包拯(999—1062)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进士出身。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明察秋毫,破案无数,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关于她的故事在书籍、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对她在执政期间,功过是非的评价,我们却知之甚少。至古到今对武则天的评价很多,但都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对于她在历史中的作用难以定论。为了更好的深入了解武则天其人以及她对历史的贡献,让我们借助于历史资料和史学家们的各种评价进行分析,以做出客观的判断。
武则天,名曌,山西文水人,公元六二四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出生于长安(今西安)。贞观十一年(638年)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所纳,永徽六年(655年)封为皇后,由于高宗身体的原因,武则天开始参与朝事。光宅三年(684年),武则天先后废掉她的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改唐为周(史称“武周”),亲登大宝,自己做了“大周”皇帝,直到神龙元年(705年),被迫退位。
图1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位历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自然是后人关注的焦点,评论颇多。许多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不同的看法,各执一词,褒贬并至,众说纷纭,毁誉不一。历史上对武则天是如何评价的?我们又应该怎样重新认识武则天,从而对她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对于武则天的身后之事,历史上多有议论,从两宋开始热议,至明朝更甚。随着“宋明理学”的扩大发展,男尊女卑思潮逐渐泛滥,对武则天的评价如江河日下,越来越低。大部分书籍和文章说武则天是“牝鸡司晨,秽亵皇后”、“残忍暴戾,阴鸷好杀”、“任用酷吏,荒淫无道”等等,只有极少数认为她“从宜称制,仗义当责”,出现了几乎“一边倒”的倾向。到解放前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通史》、《隋唐史》等书刊还有“武韦之祸”、“武后之乱”的大量章节出现,把武则天同韦后之乱联系起来,一并批判。尽管有些文刊为武则天说几句公道话,也总是被受到指责甚至攻击。总之,对武则天的评价,没有根本的改变,结论仍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历史罪人”。
图2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近几十年史学家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看其是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为重要依据,来重新评价武则天的历史地位。这样人们对武则天就有了新的认识,对她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肯定者居多,褒奖占了主流。认为她“在历史上 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个刚强机智的女政治家”,在郭沫若、范文澜、吴晗、翦伯赞、尚钺等著名史学家的书、文中,都明显地反映出了这种观点。
我们盘点一下,纵观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大致分为否定和肯定两种。
第一种观点为否定。认为: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取信任,当上皇后,掌握朝政大权,又培植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用两面派的手法扩大权势,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崇信宗教,愚弄人民;失掉安西四镇,危害国家统一等等,总之,说她的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全面倒退”,使“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比两汉、明清等朝都要推迟三、五十年”。结论是:武则天有过无功,是一个被否定的历史人物。
第二种观点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武则天继承了唐初“贞观之治”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治国基本方针,实行重文轻武,休养生息的政治策略;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薄赋轻徭,体恤民情,使社会经济大幅度上升,人口增长迅速。同时认为,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边防,改善唐朝边疆民族关系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工作;她还保持了太宗时期的纳谏作风,对缓和当朝的阶级矛盾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总之,武则天在当任期间,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以来的社会经济,并有所发展提高,为全唐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图3 武则天手迹《升仙太子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历史上对武则天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对她的评价,现在虽然趋于统一,但对于有些问题仍存在颇多的分歧和争议,争论至今仍在进行。笔者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对像武则天这样的历史名人,我们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及政治背景,一分为二的进行公正评判。最重要的是,把是否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来衡量其一生的作为。使用这样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才是科学公正的。持这种的观点,从近代发现的资料,和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评价来看,她的功要大于过,是一个被肯定的历史人物。得出这个结论,对武则天来说是比较合理而不失公允的。
在肯定武则天的同时,必须指出,她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专治君主,是人民的统治者和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表。对于她任用酷吏,大肆杀人,崇尚佛教,愚弄国人等行径必须给予深刻地批判。
图4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近代,虽然对武则天持肯定态度者颇多,但是还有一些史学家存有不同观点,这也无可厚非,历史的真相就是在不断挖掘,不断研究,不断探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对于武则天在执掌朝政五十年的时间里,究竟使唐朝社会是发展还是倒退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仍然还在探索和争论之中。我们相信,在史学家和广大史学爱好者的不断的努力探索、研究之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正是:
千古历史人物中 忠奸善恶后世评。
功过是非怎定论?为国利民才英雄。
俗话说千里马还的有个好伯乐,谁是包拯的伯乐呢?笔者认为是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为什么说宋仁宗是包拯的伯乐呢,因为纵观包拯的一生,以他的秉性为人和脾气,是宋仁宗这样的仁君成就了“包青天”。
我们来剖析一下包拯的一生。
包拯出身在名门望族之家,没有传说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宠爱备至,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然而包拯却有着严重的恋家情节,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改任为和州(马鞍山市和县)监税,等于在离家不远的和县管税收,就这,包拯和父母还是觉得不满意索性把官给辞了,当起了啃老族,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包拯任性的一面。
这“宅男”一当就是十来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在别人劝说下到安徽的天长县当了“县委书记”。包拯在家待业了十几年,这在现代人眼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却是寻常之事,宋朝重孝道,包拯的为了孝顺父母官都不要了,这是孝子!3年后,42岁的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一把手”。
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文人雅士眼里的珍品,也是朝廷的贡品。这里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上加征几十倍的数额,私下贿赂权臣,可包拯破除了这个多年的潜规则,只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谁也不准私自加码 ,违者重罚。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决不要一块端砚。这对于刚正不阿又不谙于人情世故的包拯来说,这样做是太正常的事了,殊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不懂为官之道、不懂潜规则,与同僚格格不入的另类官员包拯,却因“端砚事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调到中央,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这让包拯更加自信了,我就得这样做才能备受重、才能找到了我的人生价值。
包拯根据当时的朝政时局,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对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监察权,就要弹劾。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时为了一个人、一个案件往往反复上奏,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
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 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他弹劾宰相宋痒,其人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却弹劾他身为重臣却毫无建树......
包拯这股子劲让大臣见了就怕,甚至仁宗皇帝都有点畏惧三分。作为监察御史,包拯有时还要和皇帝当面理论,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义愤填膺滔滔不绝的包拯,将唾沫星子溅仁宗一脸,让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据史书记载“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按照常理,一个人被人把唾沫喷到脸上后,地位再低的人都会反抗的,可是宋仁宗不但没有发火,而是到了后宫,来到张贵妃面前,才“举袖拭面”。仁宗皇帝的大度,想来是为了国家考虑。可这在包拯看来,却以为连皇帝都怕了自己,就越来越认真和执着了,以至后来仁宗皇帝甚至到了一见包拯就躲起来的地步。
包拯这样的确有点过分了,俗话说君威难测、伴君如伴虎,要是换成其他皇帝,包拯早就死了几百回了,宋仁宗的确太仁慈了,是他成就了包拯,也就有了名传千古的“包青天”。
包拯病逝后,老百姓莫不伤感,宋仁宗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曾说,包拯一辈子“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但我们也包拯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男人----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