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之所以叫关中,是因为关中平原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有四大关,即函谷关(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四关之中,尤以函谷关名气最盛。有句话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来形容某处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实际上,这句话最初是用来形容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函谷关的。
历史上的函谷关并非只有一处,一共有三座,分别为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秦函谷关为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约15公里处的函谷关镇王垛村;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位于今洛阳市新安县以东;魏函谷关是曹魏时弘农太守孟康为方便运粮而在黄河河滩处所建,位于秦函谷关北5公里处的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境内,亦称为“大崤关”、“金陡关”,因后世建三门峡黄河大坝水位上涨已被淹没。三处函谷关所处时代不同,则其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也不一样,最重要的非秦时函谷关莫属,本文将主要讲一讲秦函谷关。
大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函谷关在秦横扫六合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也因此而享誉盛名。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设置函谷关。古代沟通古都西安和洛阳的崤函古道东起崤山,西至潼关,多在涧谷之中。从函谷关至潼关的崤函古道西段深险如函,古称函谷道,函谷关扼守函谷道最险要之处,因此而得名。
“塬”(原),是一种台状高地,顶部平坦,四周因为河流冲刷而峭壁陡立,往往有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之高,这种黄土高原上的独特地貌我们都不陌生,如著名的白鹿原。在今灵宝市北部,就有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原叫稠桑原,横亘在黄河和秦岭之间,阻断东西之间的通道。从其名字就可以知道,古代稠桑原上应该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桑树等各类林木,想要通过稠桑原绝非易事。
古时稠桑原北面就是黄河,没有河滩可走。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稠桑原上也有一条雨水冲刷而成的裂缝(或称峡谷)可供通行,这个裂缝长约7.5公里,深50米~70米,谷底宽约10米,最狭窄的地方仅两三米宽,史称“车不分轨,马不并鞍”。函谷关城就位于裂缝东边的入口处,函谷关号称“丸泥可塞”,意思是用颗泥巴蛋子就能将函谷通道封了,虽然是有点儿夸张的说法,足见其险要。更绝的是关口东边还有一条大河---宏农涧河(也称涧河)向北流入黄河,现在的涧河水量远比古代要小得多。要想去关中,得先过函谷关,要过函谷关,得先过了这条河再说。这样的形胜之地,除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实在想不出别的更好的词了。
秦国正是有了函谷关这样的险关,才能在关东六国的联合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时机成熟时东出而横扫天下。公元前318年,楚怀王携六国之精兵强将攻秦,被秦军堵在函谷关外不得入,史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前21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秦,在函谷关大败而归。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齐、韩、魏三国连横攻秦,在齐将匡章率领下函谷关外苦战3年,才最终攻破函谷关。一关在手,可挡十万雄兵,这么狭窄的空间里,再多的兵都难以展开。难怪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函谷关虽险,毕竟只是一座关城,并非不可破。牛人吴起曾说过“在德不在险”,在一个王朝堕落至极时,再险固的关塞也是不管用的。同样的函谷关,秦国能靠它抵住六国攻击,而秦朝时却没能顶住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刘邦自知函谷关难攻,避而南走武关灭秦,虽得函谷关,但因在关中立足未稳,照样也没能抵住项羽部将英布的暴力破关。
函谷关不仅是军事上的重关,而且也颇有人文意义。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是老子留给我们的的宝贵财富,但是可能不知道《道德经》就是老子在归隐之前,路过函谷关时守将尹喜向他请教时写下的,可以说函谷关也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汉唐时期,因黄河下切,水位逐渐下降,稠桑原北边黄河滩地显现,逐渐可通车马行人。有了更方便的道路,谁还去走难走的路啊,魏函谷关就是曹操命许褚在河滩处建的新关。函谷关的军事作用也就慢慢失去,逐渐被西边的潼关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