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幼年时期,汉武帝表现的是对皇权极度憧憬和向往,从此皇权的重要性扎根于他的心里;少年时期的汉武帝经历了大权旁落的压抑心理,原因就是窦太后专权对他处处掣肘;成年时期汉武帝在大权独揽后表现出的多欲、残忍、刚愎自用和喜怒无常等性格;到了老年时期表现出力图保住权力的强烈权力欲和对长生不老的极度渴望。
汉武帝个人可以总结为具有雄才大略,胸怀宽阔,多情重感,猜疑自私,冷酷残忍,贪于享乐,好色迷信等心理品质;同时还具有远大的抱负,极富战略眼光,深谋远虑的军事品质。但是,很多人说,汉武帝就是也给矛盾的集合体,他是多情重义的,但又表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年轻的汉武帝任性天成但又处处体现出老谋深算的一面;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又挥霍无度,致使国库空虚。
汉武帝性格可以总结为,生性多欲,好奇喜功,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择言纳谏,洞彻明察,爱才若渴,用人唯能,纵横捭阖,无拘无碍;汉武帝也有其温情细腻的一面,也有体恤之心,对同母异父的姐姐,乌孙公主,自己钟爱的李夫人都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但是汉武帝,愈到晚年愈刚愎自用,变得喜怒无常,严酷暴烈,残忍好杀,显露出内心阴暗的一面。
罗义俊曾在《汉武帝评传》中这样评价汉武帝“刘彻继承了祖父汉文帝刘恒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继承了父亲汉景帝刘启的临机应变、刚毅果决,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天子。”
汉武帝继承了刘邦的大略,刘恒的城府,刘启的果断。汉武帝既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普通人。那么汉武帝主要具备哪些矛盾性格呢?
首先汉武帝是雄才大略:
《汉书》记载“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孝武初立,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畴咨海内,举其俊茂。后嗣得洪业,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
班固在《汉书》中用“雄才大略”概况了汉武帝的一生,赞扬其目光远大,才华横溢,又指他有统揽全局的才能,对天下大势有着准确的宏观把控能力。在政治方面,汉武帝视野开阔、目光远大,他始终是一个倡导变法图强的帝王,他所关注的都是宏观方面的大问题,他所探讨和思考的都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绝不是应付一时的权宜之计。
《资治通鉴》记载晚年的汉武帝对卫青说“汉诸事草创,受四夷侵凌,朕不变更改制,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朕不得不劳民,但后世又如朕所为,亡秦之迹也。”
晚年的汉武帝向卫青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但是改制图新,不征战四夷,让边疆安定,就不能有一个稳定的国家,为此不得不劳民,但是汉武帝并不希望后世子孙也像他一样这样扰民。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还体现在,他在继位之初,就拥有世界性的眼光,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南海和西域,于是制定了远大的外交战略,通过努力让大汉成为东方帝国。
军事方面:卓越的军事统帅和指挥家
汉武帝在位54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北拒匈奴,南平百越,东征朝鲜,西臣夷羌。在这些战争中,汉武帝都能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在诸多的战争中,汉武帝始终把打击匈奴作为重点,因为匈奴对大汉威胁最大,打败匈奴不仅能稳定边疆,更能向西打通西域,所以说汉武帝这个策略凸显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谋略。
在具体军事战争上,汉武帝能够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在每次重大的战役中,汉武帝都会进行统一部署,无论是将领的选择,行军路线,出发时间,后勤供应等等,汉武帝都是亲力亲为。面对匈奴,汉武帝意识到只有建立强大的骑兵集团,并且对其持续打击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当韩安国和李广这样的老将已经不适合新的作战方式时,汉武帝又培养了适合长途突袭作战的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卫青和霍去病这样帝国双壁的出现,才让汉武帝取得中华民族史上对外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
任由天性又富有心计:汉武帝刚继位时,朝中大权仍有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政方针都遵循前朝旧制,汉武帝本来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但处处都窦太掣肘,偶尔反抗一次,还差点丢掉皇位。年轻的汉武帝索性借着年轻好动贪玩的理由,常常溜出宫外,纵情于山水游猎。
《汉书》记载“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常用饮酎已。”“驰射鹿豕狐兔,且手格熊,驰骛禾稼稻粳地。民皆呼骂。”“乃使寿王与待诏二人,提封顷亩,欲为上林苑。”
这是汉书对汉武帝热衷游玩狩猎的记载,大汉朝皇帝,全然不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出门在外,任性胡为,驰马践踏耕地,驰射鹿猪狐兔,与熊搏斗,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号呼痛骂,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让汉武帝收回玩乐之心,汉武帝索性广圈民地,毁坏民家冢墓室庐还要筹划建造上林苑,面积方圆数百里,种植名果异卉千余种,饲养百兽,专供汉武帝秋冬狩猎,这就是一个任由天性的汉武帝。
《资治通鉴》记载“投逆旅宿,就主人求浆,翁曰:“无浆,正有溺耳!”疑上为奸盗,欲攻之;主人妪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明日,上归,召妪,赐金千斤,拜其夫为羽林郎。”
汉武帝有一次夜宿逆旅,向逆旅老板讨碗水喝,老板说没有水只有尿,一个汉朝皇帝遭遇如此大辱后,还赏赐老板娘黄金千两,封老板为羽林郎。这又表现出汉武帝广阔的胸襟。
以上资料都显示出汉武帝任性天成,胸襟广阔的一面,但是你要是认为汉武帝毫无心计,那就大错特错。汉武帝的心计绝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汉武帝将刘弗陵立为太子时,就立下了残忍的“立子弑母”制,将其母亲钩弋夫人赐死,为得是防止子幼母壮,出现吕后那样外戚干政的危机。
纳言从谏又刚愎自用:汉武帝知人善任,他用人从不讲出身,只看重才能,马奴出身的卫青具有军事才能,屡建奇功后,被任命为大将军;与卓文君私奔的司马相如,匈奴的王子金日碑都被汉武帝重用;汉武帝用人不看门派,虽然他独尊儒术,但法家的酷吏张汤,赵禹;阴阳家严安;黄老学派的黯、郑当时;纵横家的主父偃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汉武帝用人不看年龄更不看出身和资历;13岁的桑弘羊,18岁的霍去病,年仅七十的公孙弘都被汉武帝提拔到要职,由此可见,汉武帝以非凡的魄力和气概,使得大汉成人才盛世。
汉武帝纳言从谏,汉武帝不仅能广开门路选能臣,还能从谏如流,例如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培养人才,董仲舒在向汉武帝进谏时,常常直言不讳,多次冒犯皇上尊严,但是汉武帝多能虚心接受,并不于之计较。
再如,汉武帝决定攻打匈奴时,汲黯极力反对;当打败匈奴后,浑邪王率众来汉朝投降时,汉武帝要派人去迎接,并且做好妥善安排,然而汲黯就反对汉武帝,说不必铺张浪费;刚直不阿的汲黯备受后世称赞。汉武帝仍称汲黯为治世能臣,由此可见汉武帝的容人之量。
刚愎自用,从谏如流的汉武帝,又表现出了刚愎自用的一面,李陵攻打匈奴时,兵败被围,以五千骑兵对战匈奴八万骑兵,最终寡不敌众,不得不诈降,以图寻找时机逃回汉庭;汉武帝震怒,此时,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平的话,汉武帝刚愎自用,非但没听从司马迁建议,还将司马迁施以腐刑,诛杀李陵全家。
《报安任书》记载“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多情的帝王与冷酷无情的暴君,汉武帝无论是登上皇位还是建功立业与身边的女人有很大关系,汉武帝是靠“金屋藏娇”娶的陈阿娇,在馆陶长公主的运作下,才被立为太子成为皇帝的;汉武帝开疆拓土,征战匈奴靠的是卫子夫带来的卫青、霍去病这帮外戚势力,才举得不世之功,而卫子夫掌管后宫38年,一直是汉武帝的贤内助,将后宫打理的有理有条,汉武帝才能抽出精力处理朝政和军国大事;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帝国接班人,也深受汉武帝宠爱;汉武帝在这些女人多情的同时,又展示出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我们来看看,汉武帝曾经对他深爱的女子都做了什么?陈阿娇由于未能生育子女,骄横擅宠,争风吃醋,最后被汉武帝借巫蛊之祸给废掉;陈阿娇为了挽回汉武帝之心,曾千金买赋《长门赋》最终也没有感动汉武帝,对汉武帝有大恩的陈皇后最后幽死在长门宫。
汉武帝对卫子夫一家更为绝情,受小人江充的蛊惑,造成巫蛊之乱,汉武帝竟然诛杀了太子刘据一族;对其一往情深具有几十年夫妻情义的卫子夫被逼自缢而死,多年后,汉武帝对儿子太子刘据表现出了深深的悔意,但是对自己的妻子卫子夫却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示。
如果说,卫子夫的死是因受小人蛊惑,不得已起兵勤王,犯了谋逆之罪,被汉武帝诛杀;但钩弋夫人没有大过,却因为儿子被立为太子,而被汉武帝赐死,这都表现出了汉武帝极为绝情的一面。
但是,如果看看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深情厚谊,李夫人死后,汉武帝甚至上演人鬼情未了,建祭祀台追思李夫人,在其死后多年,汉武帝还重用和赏赐李家外戚,由此可见汉武帝又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
我们在看看汉武帝怎样对待大臣的?自刘邦立萧何为丞相以来,一直到汉景帝时期,丞相的待遇极高,这个时期共有13位丞相,无一一人在职被杀;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共用了丞相也是13人,这些丞相中,李蔡,严青翟畏罪自杀;赵周,公孙贺,刘屈氂下狱而死;公孙贺更为悲惨,被汉武帝抄家诛灭,由此可见, 汉武帝极为冷酷无情的一面。
然而,当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亲自为其举行国葬,为他建造像祁连山一样形状的冢墓,并且将他的陵墓安葬在自己陵墓附近,对其后代封官进爵,此时的汉武帝又表现出恩深义重的性格。
汉武帝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矛盾结合体呢?他任由天性还是富有心计,他是多情的帝王还是冷酷无情的暴君,他纳言从谏还是刚愎自用,他是雄才大略还是多欲心理?
笔者认为,应该用这几个字来概括汉武帝,以皇权为中心,具有崇武精神和多欲心理。汉武帝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维护皇权,维护刘氏江山为中心。
汉武帝崇武精神:汉朝是刘邦在马上征战打来的,所以汉朝之初就有崇武精神,刘邦在位时,无论是对于诸侯王叛乱还是征打匈奴,他都亲自上阵,历经“白登之围”后,刘邦更加注重对皇子不惧生死的尚武精神培养。
刘邦死后,无论是吕后,还是文景二帝,面对威胁汉朝边疆的四夷,他们都采取了一种毫不妥协的态度,汉文帝也继承崇武精神,汉文帝几次要亲自征伐匈奴,最后在母后多次劝阻下才不了了之。汉景帝时期,更是秣马厉兵,一刻不曾忘记要战争。
《汉书·文帝纪》记载“匈奴寇边,上亲劳军,欲亲征,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止,乃止。”
到了汉武帝这一代,骨子里更是继承了刘家人崇武精神思想,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几乎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南正百越,北战匈奴,东征朝鲜,西伐大万,东南西北四周邻国都被他臣服,这也极大地拓展了生存汉民族生存空间。
汉武帝一生都痴迷于战争,他不仅为帝国培养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战神,在多数重大战役中,汉武帝统筹谋划,展现了极高的军事谋略,无论是在将领的选拔,行军路线,出发时间,后期保障,汉武帝都在掌握之中,他通过卫青、霍去病取得对匈奴战争的完胜,解除西部和北部边患,这还不过瘾,汉武帝还几次亲率大军出征作战,他曾率几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匈奴单于见了,后退千里,不敢与之对战。
如果说匈奴等游牧民族经常犯边,影响大汉安全,汉武帝不得不出兵,然而,对大宛的灭国,却因为一批宝马,汉武帝喜欢马,派使者铸造一个跟真马一样大的金马去大宛买马,然而大宛却拒绝卖给汉朝良马,并杀其汉使,致使汉武帝龙颜大怒,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十余万兵马连续四年攻击大宛,直到大宛国王被斩,并献马3000匹,汉武帝才善罢甘休。由此可见,汉初的崇武精神造就了汉武帝一生从崇武情节。
汉武帝的多欲心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变现出了强烈的多欲心理,他是一位极其好色的君主,除了大家熟悉的陈皇后,卫子夫,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这些美女外,汉武帝私生活十分荒淫,其后宫美女竟然有七八千之多。
《汉武故事》记载“上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时无妇人。”
汉武帝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没有女人,可见汉武帝是一个极为好色的君主。
汉武帝的享乐欲还表现在,不惜大兴土木,建造离宫别馆供自己享乐;生前享乐,死后更要享尽荣华富贵,在汉武帝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修建豪华陵墓,这与秦始皇如出一辙。
汉武帝以维护皇权为中心:汉武帝无论是多欲心理还是崇武精神,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以维护皇权为中心这个主轴。他“金屋藏娇”为的是皇位;他宠爱卫子夫为的是外戚势力;他赐死狗夜夫人也是为了皇权,防止外戚干政大权旁落;甚至他在晚年想求仙长寿,也是为了永远保护自己的皇权。笔者举一个例子,来看看,汉武帝是怎样应用帝王之术,保护皇权的。
汉武帝通过扶植外戚势力维护皇权。汉武帝重用外戚与其生平有关,汉武帝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他是汉景帝是十位儿子,本来皇帝的位置与他无关,但是年幼刘彻一句“金屋藏娇”答应长大后娶陈阿娇为妻定下联姻,而陈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是汉景帝亲妹妹,也是当时掌权的窦太后最宠爱的女儿;对于窦太后太来说让外孙女嫁给孙子那是亲上加亲最好不过了,于是在馆陶长公主的运作下,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汉景帝废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就这样陈阿娇以皇位为嫁妆嫁给恶劣汉武帝。
《汉书·外戚传》记载“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娶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
因此汉武帝深知外戚在朝中的重要性,汉武帝一登上皇位,就开始大力扶植属于自己势力的外戚势力,来巩固皇位,在这种情况下,卫氏外戚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汉武帝在培养自己外戚势力的同时,也深知外戚势力过大的危险性,汉初外戚干政事件,血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吕后专权差点葬送刘氏江山,窦太后掌权不仅处处牵制汉武帝皇权,之前还差点让汉景帝将皇位传给窦太后的儿子刘武,这些事件对让汉武帝铭记在心。
所以汉武帝在培植新得外戚势力的同时,又要注意对外戚势力的裁抑,他用新外戚打击旧外戚,用亲近外戚打击关系疏远的外戚,或者让这几派外戚相互制衡,以防止外戚势力过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例如,汉武帝即位之初,以窦婴为首的窦氏外戚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政治集团,而窦太后掌权,当时朝廷大权都掌握在窦氏外戚手中,汉武帝在朝廷上处处受到掣肘。但是汉武帝知道,如果此时余窦氏直接对抗,那么就是不自量力,自己的皇位能否保住还是很难意料的。因此,汉武帝对窦氏外戚集团采取了隐忍不发的态度,并且开始暗自寻找忠于自己的新外戚,以期将来在朝廷中占据有利位置。
而这个时候,卫子夫出现了,卫子夫只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姬,被汉武帝宠幸后有喜,遂带入宫中,虽然窦氏和陈阿娇对此反应极其强烈,还差点派人杀掉卫青,但是陈阿娇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能生育子女,对于需要继承人的帝国来说,这个是不被正统思想所容忍的,最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被立为皇后,而卫青凭着期出色的军事天赋得到汉武帝的重用。
汉武帝此时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用出身低微的卫氏家族,在朝廷毫无背景,培养成一个只忠于自己的外戚集团与窦氏外戚集团抗衡。很快,当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亲征,决定除去窦氏外戚势力,而此时卫氏外戚势力还不够强大,汉武帝有意扶植母族田氏外戚势力,利用舅父田蚡的力量去抗衡窦婴,并逐渐削弱窦氏势力。窦氏集团在多种打击下,逐渐失势最后退出政治舞台。
当窦氏外戚势力基本被除掉后,母族田氏外戚势力开始膨胀起来,田蚡仗着是皇太后的弟弟,皇帝的亲舅父,仁丞相后,越来越骄横专权,生活骄奢淫逸。汉武帝当然不能忍,但碍于母亲的情面,不敢治舅舅田蚡的罪,但是汉武帝心中已经决定剥夺田氏外戚势力,当田蚡病死后,其儿子也因罪被免了官爵,由于田氏在朝廷时间不长,根基不深,所以在田蚡死后,田氏外戚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就这样,汉武帝轻松除去了窦氏外戚和田氏外戚,而卫氏家族也因卫青和霍去病战功显赫,在汉武帝的扶植下,迅速显贵,又成了新的外戚势力登上了历史舞台。
综述,汉武帝的崇武精神一生都在征战之中度过的,而这些战争无一例外都是为其巩固皇权,开疆拓土,建立大一统帝国而服务的;汉武帝的多欲心理,无论是对其钟爱的女人,陈阿娇、卫子夫、还是钩弋夫人,只要对皇权有侵犯有障碍,那么结果不是被幽禁就是被赐死,汉武帝是绝不手软的;对于他所倚重的大臣卫青、霍去病也是因为对皇权有力,才被其青睐和宠信,而那些丞相当其对皇权有利时,汉武帝将他们视为座上宾,当其对皇权不利是,非死即残。无论是女人、男人、大臣、外戚,汉武帝对其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对巩固皇权有利。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