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儒家学派中,被尊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后人更是把他和孔子的学术观念,放在一起来讲,称之为“孔孟之道”。
孟子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其实离不开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
孟子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时孟子家住的地方,就在一处坟园的旁边,经常会有人来葬送亲人,或者过年过节前来祭拜。
孟子见了,竟然和小伙伴们一起,也像大人一样,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又是跪拜,又是哭嚎的。
孟母一见,心里就想:
“此非所以居子也。”
这里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因为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等他长大了以后,顶多也就给人主持个黑白喜事什么的。
于是,孟母便决定搬家。搬到哪儿去呢?搬到了一座市场旁边。
结果这样一来,孟子果然不再学办丧事的那一套了,却开始看着那些小商小贩,学起了迎来送往,还有讨价还价。更厉害的是,居然还模仿屠夫,学起了宰杀的营生。
孟母发现之后,更加觉得不妥:
“亦非所以居子也。”
这里也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因为学会了这些,等到长大以后,充其量也就是个贩夫屠户。
于是孟母决定,再一次搬家。这次搬到哪里了呢?搬到了学宫旁边。
那时候的“学宫”,就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只不过不是面向全民开放的,而是只有像公卿大夫这样的贵族子弟,才可以进里面去学习。
可即便这样,孟子还是学起了鞠躬行礼,以及谦让进退的礼节。
孟母看见了,心里很是安慰:
“此真可以居子也。”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从此以后,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出自东汉经学家赵岐的《孟子题词》。
实际上,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在此之前就已经广为流传了。比如汉文帝时期的博士韩婴,在文章中就对孟母有记录。后来人们更是认为,孟子之所以能学会“六艺”,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乃至被尊称为“亚圣”,就是因为孟母善于教化的原因。
这个观点其实到现在,依旧是比较科学的。
周围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即便是成年人也不可忽略,何况是对于一个孩子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就是从他接触到的,周围的环境开始的。
从这一点来讲,给孩子营造一个有益的生活环境,远比报几个什么班强得多。
因为一个是言传身教的教化,一个却只是知识的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