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马字的来历(马字的来历和演变)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楷,是古代汉字形体的自然演变,到了近代,人们对汉字字形有意识的进行改革,以利于书写和辩识。下面以“马"字为例,看看汉字由繁至简的历程。

  1、甲骨文的"马"字

  马的名色之多,恐怕要以我国为最。打开《康熙字典》,找到“马”部,可以看见代表马的许许多多的字,诸如骅骝骏骓之类,举不胜举。

马的名称的由来

  这表明我国的先辈对于马的研究实在是又博又精。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叫做“八骏”。究竟是哪八骏,其说不一,而以志怪书《拾遗记》中的记载最为形象:“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马的名称的由来

  这八个名称,其实是八种形状,简而言之,不过形容了马的三个特点:跑得快,腾得高,姿态美。对马来说,还有比这更突出的特征吗?

马的名称的由来

  虽然柳宗元在他的《观八骏图说》中,表示不相信这些超乎寻常的形容,但他相信世上有骏马,就像他相信世上有圣人一样,如此抬举骏马,可见他对马是何等的看重。马的确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动物。

马的名称的由来

  在古代利器尚未出现的时候,马既是役使工具,又是交通工具,还是作战工具,一身而充三用,除马外,还有什么能同它相比!而且马还能表演。我国自西汉以来就有“百兽马戏”的记载(语出桓宽《盐铁论》),直至于清,屡见于典籍。世界各地几乎也都有马戏。

马的名称的由来

  这是甲骨文上的几个"马“宇,乍一看,以为是绘画,因为甲骨文是象形文字。

  甲骨文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发现120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据称甲骨文总共有四千多个字,目前尚有三分之二的字无人能识。

  从上图“马“字可以看出,左边的"马"字,马鬃和马尾表现得很清楚,右边的字已经大大简化。

  2、金文的“马"字

  金文是一种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朝灭亡以后,人们几乎完全停止使用甲骨占卜,改为浇铸青铜器祭祖。铭文中出现过近二千个与今天汉字相对应的字,在漫长的岁月里,金文的形式也在简化,到周朝后期,明显的古老形象早已消失殆尽。

  从上图几个金文的“马"字来看,前两个字仍能看出马的口、鼻及眼晴等细微之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一个马字更象是一个符号了。

  3、小篆的“马"字

以“马

  由于小篆的局限性,西汉末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加自由的字体一一隶书,它成为另一种新字体楷书的起点。从汉末到现在楷书一直是中国标准的字体。

  以上的马字,字体方正,横平竖直,缺点是笔划较多,不便书写。之后出现了化繁为简的行书和草书,使汉字在书写上更加方便。

  5、简化后的"马“字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几亿文盲,为让他们更快的学会读书识字,政府推行文字了改革,这是自秦始皇以来的第一次。

  当时简化了二千二百个汉字,有许多是过去几百年常用的约定俗成的简体字,但从未被官方认可;有的是根据行草字的结构简化而来,有较大的合理性,简化字被迅速推广开来。

  七十年代末还进行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改革,但这一次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终。

  汉字从古老的甲骨文沿化而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象形、会意等为一体的方块字,自身带有强大的文化密码,不能说越简越好。

  以简化后的"马”来看,笔画只有三画,书写极其方便。但同甲骨文中那匹画马相比,想无师自通的认识这个字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