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叶,晋献公死后,晋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大臣们也互相倾轧,晋国发生内乱,其祸根始于晋献公宠幸骊姬,害死了太子申生,打破了古代宗法制度,所以这个故事就叫做骊姬乱晋。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史记·晋世家》
骊姬也是个苦命人,最开始她不过是晋献公讨伐骊戎的战利品,因为生的美貌,她和妹妹同时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晋献公年老对于姐妹二人十分依恋,因此对于骊姬之子奚奇也十分宠爱,在爱屋及乌下,才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宗法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
古代宗法制度,国君传位,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因为嫡长子只有一个,而群公子有多个。晋献公自己就有八个儿子,太子申生只有一个,君位由申生继承,他是嫡长子,大家公认,名分既定,诸公子没有奢望就不会发生内乱。但骊姬为让自己生的儿子奚奇继位,他要想方设法害死太子申生。诸公子中重耳、夷吾两人能干,各自有一部分大臣拥护,年龄又长,所以骊姬还要加害重耳、夷吾,这样就扩大了晋国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所以晋献公死后,围绕晋国最高权力的争斗十分激烈,晋国立即爆发了内乱。
旧时代总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女祸,把责任全部推给女人承担,说她们是红颜祸水,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对和片面的。晋国的晋献公自己宠幸骊姬,进而破坏宗法制度,对于晋国的内乱应负有主要责任。骊姬替自己儿子奚奇说话,完全可以理解,但他若堂堂正正则无可非议,而骊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千方百计的陷害他人,这是一个奸佞的女人,对于晋国的内乱也负有重要责任,从奸佞的角度,称为骊姬乱晋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外放与内治:外放诸公子,为奚奇继位做准备。
晋献公十二年的时候,骊姬为他生了儿子奚奇,晋献公准备废掉太子申生,立奚奇为太子,又怕诸公子不服,因此想把其他儿子外放出去。
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史记·晋世家》
他故意说:“曲沃是我祖先宗庙所在之地,而蒲邑有临近秦国,屈邑靠近取翟人,如果不派公子去守卫,我怕会出什么意外。”
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史记·晋世家》
于是派太子申生据守曲沃,公子重耳据守蒲邑,公子夷吾据守屈邑,晋献公与奚奇则据守京城,可见他对奚奇的偏爱,晋国人因此都知道太子申生不会继位。
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史记·晋世家》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姜很早就去世了,齐姜的同胞妹妹做了秦穆公的夫人。重耳和夷吾的母亲是姐妹,都是翟地狐氏女。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都是有才有德的人,晋献公自从有了奚奇后,就开始疏远这三个儿子。
太子失位:太子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的,而不是征伐在前的将帅之职。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史记·晋世家》
晋献公将晋国的军队分为两军,自己统领上军,太子申生则统领下军。表面上看晋献公似乎对太子很器重,这个姿态不过是看在齐桓公的面子,秦穆公的实力上,做出的一种表态罢了。申生征伐立功,晋献公给予赏赐,但用的却不是太子的标准,而是用了大臣的标准。
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史记·晋世家》
如此看来,在晋献公的心目之中,太子申生已经不是王位的继承人了。明眼人已经看出了这个问题,并提醒申生如果想避祸最好赶紧离开。但太子申生并不认为父亲会这么做,因此不予理睬。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史记·晋世家》
晋献公继续让太子申生领兵征发,大臣里克权劝谏说:“太子是未来王位的继承人,他的职责不是征伐,而是未来继承君位,让太子做将帅,不仅不合适,而且太子一旦发生不测,对于社稷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史记·晋世家》
对于里克的劝谏,晋献公不以为然,他回答说:“我有很多儿子,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让申生做继承人呢?”晋献公这种说辞,已经直接否认了申生继承人的身份。
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於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史记·晋世家》
里克没有回答晋献公的说法,而是退了出来去见太子,申生问道:“我恐怕要被废掉了吧?”里克说:“太子不要有这种想法,既然陛下让你统领军队,你就要尽职尽责,作为儿子应该关注自己是否孝顺,而不要关注自己是否会被立为继承人。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不要去责难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灾祸。”
里克这番话说的倒是道貌岸然,听上去头头是道,但他实际的做法是太子出征时,立刻托病并不跟随太子。里克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太子申生恐怕是不能跟从了,还是另谋高就吧。失去了里克的支持,太子申生在国内变得更加孤立了。
骊姬的诡计:利用申生的孝心做文章,让申生自己了结了自己。
晋献公看自己的年岁一天天大了,便私下里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申生,让你和我的儿子奚奇来做继承人,你看怎么样?”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史记·晋世家》
面对晋献公的这种说辞,骊姬不知道晋献公是在试探自己,还是确有此意,但她回答晋献公的话说的却是冠冕堂皇。
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史记·晋世家》
骊姬没有答应晋献公,而是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太子申生有外部诸侯齐桓公和秦穆公的支持;第二,申生据守曲沃统领兵马,且百姓也大都依附于他;第三,废长立幼这种事,违背了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四,自己是个外来户,在晋国没有什么根基,如果立奚奇为继承人,恐怕要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因此骊姬表面上是在称赞太子申生,实际上是在告诉晋献公,想让奚奇做太子,就要解决上面的问题。
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史记·晋世家》
骊姬是个主动的人,她并没有被动等晋献公想办法,而是自己主动采取措措施,寻找机会铲除太子申生。骊姬利用了太子申生最大的弱点,也是他最大的优点来做文章,就是申生的孝心。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於君。”太子於是祭其母齐姜於曲沃,上其荐胙於献公。——《史记·晋世家》
骊姬对太子申生说:“你父亲梦见了你的母亲齐姜,你赶紧去祭拜母亲,然后把祭肉拿回来寄献给国君。”于是申生便在曲沃祭奠自己的母亲,并把祭肉拿回来,献给了父亲晋献公。
献公时出猎,置胙於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史记·晋世家》
骊姬趁晋献公不在,在祭肉中下毒,晋献公回来之后本来想直接吃祭肉,骊姬当然不会让他直接吃掉祭肉,那样国君暴毙,继位的自然是太子申生,自己的一切计划就全都落空了。他要利用晋献公除掉申生,她故意让晋献公发现祭肉有毒,而后诬陷申生想弑君夺位。
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原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史记·晋世家》
接下来骊姬的演技堪称完美,她一方面说申生迫不及待地想试君夺位,另一方面又把罪责揽到自己的身上,说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让申生和父亲晋献公之间产生了隔膜。
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史记·晋世家》
太子申生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解释,而是选择直接逃,晋献公因此认定太子确实有弑君夺位的企图,于是便把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杀死。
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史记·晋世家》
面对骊姬的陷害,申生百口莫辩,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这样一来骊姬就除掉了奚奇的第一潜在对手。
出逃:面对骊姬的迫害,重耳、夷吾选择了出逃。
骊姬除掉太子申生以后,便诽谤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造谣说太子杀父亲的阴谋,他们也是参与,于是晋献公便派人到蒲城去杀重耳。蒲城的人都感到重耳是蒙冤的,因此便愿意协助他抵抗。重耳说:“既然这是君父的命令,就不能抵抗,谁要是抵抗,就是我的仇人。”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史记·晋世家》
这时候晋献公派来的人已经来到了蒲城,重耳措手不及,只好爬上围墙出逃,结果被来人一刀砍来,砍断了他的一只袖口。重耳于是便逃到狄国去了,晋献公后来派兵攻打狄国,重耳被迫出走于列国,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史记·晋世家》
夷吾在屈城遭到晋献公的攻击,就逃到梁国避难,这里靠近秦国,得到秦国的保护,骊姬因此也无可奈何。
晋国内乱:骊姬没有成为赢家,晋国陷入了长年的动乱之中。
晋献公临死的时候,把骊姬之子奚奇托付给了晋大夫荀息,要荀息誓死保卫奚奇,荀息答应了晋献公。晋献公死后,荀息拥立奚奇为晋君。
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史记·晋世家》
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党徒怀恨奚奇,在晋大夫里克率领下杀死奚奇,这时晋献公还没有安葬,荀息又拥立悼子为晋君,然后发丧安葬晋献公。
荀息将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献公。十一月,里克弑悼子于朝,荀息死之。——《史记·晋世家》
不久之后,里克又杀死悼子,荀息因为自己没有完成晋献公的托付而自杀,里克请夷吾回国立为进晋君,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死后,立太子圉为晋君,这就是晋怀公。此时重耳在外流亡已经十九年,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到晋国,支持重耳的势力杀死怀公立重耳为晋君,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长期流亡国外,备尝艰难险阻,他励精图治,晋国富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直到这个时候,动乱了多年的晋国才安定下来。
不过史书只记载了奚奇被杀,关于他母亲骊姬的结局却没有记录,就好像她凭空消失了一样,不过既然骊姬最为看重的儿子晋君奚奇都被杀了,在哪个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局面下,她的结局可想而知。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