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是什么?

  《世说新语》记载,东汉名士孔融四岁时与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挑最小的拿,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后汉书》里亦有同样记载,《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实在太家喻户晓,以至于很多人对孔融的印象停留于此,并不十分清楚他后来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结局。

  世人皆知孔融4岁给哥哥让梨,却鲜有人知孔融15岁替哥哥争死。

毁童年:4岁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被处死,反差背后真相如何?

  (孔融让梨)

  东汉末年,宦官掌权,政治腐败。有个叫张俭的官员因得罪当权宦官侯览反遭诬陷,被朝廷通缉。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危难之际张俭逃到孔家寻求庇护。正巧当时孔褒不在家,接待他的是年仅15岁的孔融。

  张俭见孔融年少,便没有说明来意。孔融见张俭神色紧张,猜到他必定有难处,就主动说:“兄长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我作为弟弟理应替他收容你。”就这样,张俭在孔家躲了几日后寻了个机会安全逃走了。

  但是,孔家却遭人告发,招致杀身之祸,孔褒与孔融兄弟双双被逮捕。审讯之中,孔融为保全哥哥性命,主动争死,说道:“收容张俭的是我,放走张俭的也是我,犯罪受死的自然也应该是我,与哥哥无干。”

  孔褒也不是个怂包,他赶忙制止孔融,说道:“张俭是我的朋友,来孔家也是投奔我的,弟弟年少,并不知情。”

  最终,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将其处死。孔融没能救成哥哥,但兄弟争死的感人事迹却传为佳话。

毁童年:4岁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被处死,反差背后真相如何?

  (孔融剧照)

  4岁让梨,15岁争死,由此可见孔融十分注重亲情,同时不难猜想孔府家教优良,注重孝悌之道,毕竟是孔子后裔,家学渊源深厚也是必然的。所以很难想象,孔融最终被曹操下令诛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罪名竟然是“不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孔融恃才傲物,刚正耿直,经常出言偏激,触怒曹操。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记载,曹操灭袁绍,将袁绍的儿媳甄宓赐予曹丕为妻。孔融上书云:“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博览群书,却不知有此等事,问其典出何处,孔融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素来以周公自居,孔融此言显然是在暗讽曹操。曹操与儿媳甄宓的绯闻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毁童年:4岁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被处死,反差背后真相如何?

  (甄宓剧照)

  这只是其中典型一例,孔融触犯曹操,远不止这一次,曹操北伐乌桓,孔融大肆嘲弄,曹操禁酒,孔融出言阻止,总之无论曹操干什么,孔融总是要跟他对着干,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令曹操如鲠在喉。

  孔融是东汉名士,在当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极大,曹操以爱惜人才闻名于世,他最终也是忍无可忍,才对孔融痛下杀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借郗虑诬陷之机,下令将56岁的孔融处死,株连全家。但是,曹操即便是权臣,杀人也是需要罪名的。那么,孔融的罪名又是什么呢?对此,史料中也是有明确记载的。

毁童年:4岁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被处死,反差背后真相如何?

  (孔融画像)

  除了“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孔融最罪不容诛的罪名就是“不孝”。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记载,论及孝道,孔融曾口出狂言,原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个话翻译过来就比较难听了。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父亲对孩子有什么大恩大德呢?他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罢了。同样的,孩子对母亲又有什么好感恩的?她的肚皮不过是个容器,没听说过喝完茶还要感谢茶壶的。

  平心而论,孔融的这番言论,莫说是在讲究三纲五常的古代,即便放在当下,也是要引起公愤的。那么问题来了,曾经那个重孝悌、尊礼法的孔融,为什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呢?

  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孔融的私德是不容置疑的,他曾经的孝悌不是装的,他后来的不孝,则是别有深意。

毁童年:4岁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被处死,反差背后真相如何?

  中华传统,最推崇的便是“忠孝”二字,所谓“忠”,即忠于君国,所谓“孝”,即孝顺父母。曹操有篡汉之心,必须弱化“忠”的影响,所以大讲孝道,提高“孝”的地位,以求用“孝”代替“忠”,成为人们心中的最高道德评判标准。如此一来,朝野民间,对他的反对之声便会少一些。

  也就是说,孔融公然发表“不孝”言论,是有缘由的,他口诛笔伐的对象,表面上看是孝道,实则是推崇孝道以求私利的曹操。孔融要揭穿曹操的伪道学,为了达成目的,他不惜背上不孝的骂名,做一个大逆不道之徒。

  毫无疑问,孔融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个人殒命,全家受诛,甚至传出了“孔融弑母”的谣言。值得吗?或许吧。

  参考资料:《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