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 安史之乱是由谁发动的

  因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的记载,导致后人将唐王朝的盛极而衰、“安史之乱”的爆发归罪于李林甫, 对之大加挞伐。

  世谓“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果真如司马光说的那么不堪吗?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李林甫论出生根正苗红,单是论资排辈的话是唐玄宗的叔叔。然而,到了父祖辈家道中衰,开元初年, 李林甫只在太子府担任千牛直长的小职(主管宫门禁卫之责)。舅父姜皎在朝中有权有势,李林甫混仕途却没有沾到什么光, 他的成功完全靠自己的努力。

  开元十四年, 李林甫任吏部侍郎。吏部和现在的组织部一样是要害部门。但因为负责官员的提拔任命,因此也容易得罪人。李林甫担任了吏部侍郎不久,唐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就找上门来,塞给他一个十人名单,让他任命官职,。李林甫不敢拒绝,可是一次暗箱操作提拔十个官员,万一西窗事发,倒霉的只有自己。一番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后,李林甫有了主意:他先和宁王商量 “愿黜一人以示公”。在公示那天,9人入选, 李林甫特意挑出一人,当众宣布他道德品质败坏, 因此罢黜不用。如此一举两得,既可以讨好宁王, 又在公众面前赢得了“公正无私”的美誉。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李林甫为了政治上更进一步,有意和宦官宫女套近乎,揣摩玄宗心思。因此每次在朝廷上奏对, 无不称旨。手段虽下作,任用却明显, 很快李林甫升任宰辅。

  武惠妃有宠,琢磨着想动摇国本,改立自己所生的寿王李瑁为太子。 玄宗去与几个重臣商议,张九龄据理力争表示反对,李林甫在一旁却默不作声。退朝后,他私下对玄宗的亲信宦官说:“皇上的家事,难道还要外人参与不成?”

  话听上去没什么,其实却是在影射张九龄干预皇上“家事”。果然,不久张九龄就被罢相逐出了朝堂。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都因为生母失宠对父皇有怨言,李林甫点拨武惠妃,让她慌称宫中有贼召太子及二王入宫防卫。太子和二王不知就里,急匆匆赶来,落实了“着甲”入宫的罪名,玄宗本来就是依靠政变上台的,自然对这样的事情最是防范,震怒之下,做出了一日杀三子的事情。

  玄宗初即位时孜孜求治,一番努力后政治安定、吏治清明, 将唐王朝推向了鼎盛期。玄宗上了年纪后怠于政事纵情声色、拒谏饰非,将政事放心地交由李林甫负责。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李林甫一人把持朝政十余年,是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但李林甫久居相位有一个重要原因,——施政遵循法度。《旧唐书》对他的评价相对公允,尽管罗列了他的很多劣迹, 却也不得不承认: “每事过慎,调理众务, 增修纲纪,中外迁出,皆有恒度”,“自处台衡,动循格令”李林甫独相十余年,并不是依恃权力,而是一切行事遵循法度,全是照章办事。

  至于“安史之乱”的酿成,更是与李林甫没有太大干系。唐玄宗为了调动边镇将帅的积极性,改变了唐初以来的将帅不久任、不兼统的做法,使得节度使专擅民政、财赋大权;并且长期在边镇驻守重兵, 军事力量的重心逐渐由内地转移到边疆地区。在任用边将问题上,李林甫最多是迎合玄宗心意罢了。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朝堂之上,安禄山最畏惧的人就是李林甫。与安禄山交谈时, 李林甫每次都能揣测其意, 把话说在前面, 使安禄山十分惊骇。 每次见到李林甫,安禄山“虽盛冬常汗湿衣”。每当听到李林甫夸奖他了,安禄山就非常高兴;如果李林甫敲打“安夫须好检校”, 就怕得要死,大叫 :“我死矣!”。

  有李林甫在,安禄山就不敢反。真正逼反安禄山的是李林甫的继任者杨国忠,安禄山造反打出的旗号也是清君侧。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不是李林甫,不是杨国忠,而是唐玄宗

  如果说李林甫嫉贤妒能,是个权臣,这不会有错。司马光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责任归在他的头上,不过是为唐玄宗尊者讳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