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了一场伤亡超过100多万、持续时间长达8年、军费开支超过2000亿美元的绞肉机之战,史称两伊战争。
这场历时8年的鏖战,堪称一场两败俱伤的经典“教材”,双方的边界线基本没有变动,却凭空付出了大量的军民伤亡、经济损失,两大地区强国白白消耗了过去积攒起来的国力,纷纷陷入到战后漫漫重建的经济泥潭当中。
有人忧虑有人欢喜。这场战争固然造成了交战双方惨重的损失,却也有两个国家成了意想不到的大赢家——中国、美国。
在两伊战场上,大量中式武器交相辉映,简直成了中国武器的“展览会”,从天上的歼-7、蚕式导弹、到地上的69式坦克、63式装甲车以及手中的56式冲锋枪,各类国产武器简直应有尽有。
作为这场战争的中立方,中美两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双方都各自利用了什么手段以最大化攫取自己的利益呢?为什么说中美才是两伊战争的大赢家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何爆发说起。
(一)萨达姆轻敌冒进 两伊战争陷入僵局
伊朗和伊拉克所在的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远古的两河文明到波斯人与奥斯曼帝国的争锋,这块孕育璀璨文明的土地一直以来都饱受战火。
二战结束的一段时间,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彼此相安无事,维持着和平的关系。
直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什叶派出身的霍梅尼建立了宗教色彩浓厚的伊斯兰共和国,向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在全世界建立什叶派革命政权成了这个国家的最主要目标。
伊朗的输出革命行动很快与隔壁主张政教分离的世俗政权——伊拉克发生了最直接的冲突,加上伊朗多次支持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武装斗争、两国存在已久的阿拉伯河边境问题,使得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越发得不可调和。
战争的最后一根导火索来自于一份情报,时任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从本国情报人员获悉,陷入革命的伊朗处于各自为政的散沙状态,只要外国军队发动进攻,伊朗政权很快将会分崩离析。
于是在1980年9月,萨达姆正式发起了对伊朗的大规模攻势。
约5万名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地面部队,驾驶着1200余辆坦克,在数百架飞机的配合下,浩浩荡荡地越过两伊边境,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准备不充分的伊朗人吃了败仗,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大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落入到了敌人手中。
尽管伊拉克旗开得胜,但是现代战争主要比拼的是综合国力。领土数倍于伊拉克的伊朗具有更强大的战争潜力,当霍梅尼举国动员、激发所有伊朗人的爱国热情之时,战争的天平就开始倒向了伊朗。
深入敌境的伊拉克军队面临着补给不足、后勤乏力的困难,已然是强弩之末,而伊朗当地民众也并未如想象中那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久在伊朗的全线反击之下,后继乏力的伊拉克军队节节败退。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所有伊拉克军队被全部赶出了伊朗国土,萨达姆不得不提出全面停火的协议。
伊拉克的接连失利,令伊朗产生了一种“我能反杀”的幻觉,于是便急急忙忙地组织起部队越过两伊边境,准备夺取更大的胜利果实,可未曾想到伊拉克早已布置好了一个口袋阵,10万伊朗军队陷入包围圈中,血战19天,换来了2万余人伤亡和大批武器装备丢失。
至此,两伊战争陷入到了数年的漫长拉锯战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伊战场上,美国人扮演的角色格外显眼,凭借几次外交政策转变,让自己在其中获取了足够多的利益。
(二)两伊相争 美国得利 左右摇摆的美国人
表面上看,美国人严守中立,声称“为维护美国在波斯湾的切身利益,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但事实上却暗中帮助战争弱势一方,以实现地区均势为实际目标。
起初战局有利于伊拉克时,美国人担心伊拉克会就此在中东做大,竟偷偷帮助作为死敌的伊朗人。包括默许伊朗通过第三国获得美国武器及零配件,支持以色列向伊朗出售价值 2.5 亿美元的武器。
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则直接发表萨达姆是入侵者的讲话,反对任何肢解伊朗的企图。
戏剧性的是,当战局急转直下,朝着向伊朗有利方向发展的时候,美国人又转而与伊拉克合作,双方关系迅速升温。
伊朗开始反攻后,美国时任国防部长温伯格公开对媒体说说“: 如果伊朗在战争中获胜,那肯定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的。”
萨达姆也抓住这个契机和美国人改善关系,一改过去激进的反美姿态。
从提供军事情报、经济援助以及包括售卖军备在内的各种作战物资,美国人对伊拉克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其中在82年和83年,美国政府先后批准向伊拉克出售 60 架洛克希德 L—100 式飞机的许可证、60 架民用直升机,为伊拉克空中作战不断输血。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人甚至容忍了伊拉克对伊朗使用包括芥子气在内的多种神经毒气来打退伊朗的进攻,对伊朗造成了惨重的伤害打击。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人虽然站台萨达姆,但是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它也不排斥与伊朗这个“邪恶政权”进行交涉,即使是冒着丢失美国的脸面也在所不惜。
就在1986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伊朗门”事件,美国总统里根被爆出与伊朗进行了一笔涉及2000 枚陶式反坦克导弹交易丑闻。同时,将伊拉克军队的情报提供给伊朗,以换取美国在黎巴嫩人质的安全。这让不少盟友对美国大失所望。
当然,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最大的收获绝不仅仅只是这些军火利益,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美国人成功地让两大地区强权倾尽全力互殴,无形之中将他们对自己的威胁最小化。
开战前,伊拉克是中东地区数一数二的石油福利国,79年时人均GDP便达到了3000美元的高位。
结果一场大战打下来,从债权国沦落为债务国,拖欠科威特、阿联酋等国近800亿美元债务。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五分之一,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美元,从而令伊拉克经济发展滞后至少20年。
伊朗的损失同样惊人。据统计,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石油日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曾经繁华的边境城市被空战毁坏成一片废墟,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积攒下来的精兵强将损失殆尽,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的理想则被无情地打碎。
可以说,通过维持两伊双方不胜不败的均势,美国人顺利地实现削弱这两个国家的目的,让伊朗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孤儿”,让伊拉克背上天量债务,并且通过战争后期为海湾国家石油船队护航的行动,而增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扩大了美国的势力范围。
除了美国外,中国人也从这场战争里面受益匪浅,尤其是军火业得到了雪片般的订单,使得我国一跃成为了80年代全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
(三)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两伊战争期间,高强度的战斗对双方各自的军火后勤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偏偏这两个国家本身军火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为了维持各自的作战能力,每年都要花费100亿美元的高额代价来从国外添置军火,这笔开支几乎占了世界整个军火贸易的四分之一。
那么,国际军火市场上哪个卖家才最能赢得两伊的青睐呢?
表面上看,欧美发达国家武器、苏联武器应该是两伊争相抢夺的对象,但是抛开高昂的价格不谈,光光是复杂深奥的操作系统就令两伊军队十分头疼,花费大量时间培训如何操作这些武器相当不划算。
而中国武器却克服了上述缺点。首先,中国武器物美价廉,性能优越。以歼-7战机为例:
伊拉克空军在市场上购得80架歼-7飞机之后,与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一起装备军队,结果意外发现这批战机性能比不逊于苏联战机,但价格低于苏联。
其次,作为和苏联武器有着深厚渊源的旁支,中国武器和苏式武器在不少地方同出一脉,在培训使用维修上,能在相当程度上跟以苏式武器为主的伊拉克军队进行无缝对接,所以伊拉克人非常热衷于购买中国武器。
这点在69式坦克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而59式又是源自上世纪50年代苏联人装备的t-54系列坦克。
由于操作简单,维修保养便捷,使得伊拉克人几乎第一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这种坦克的使用方法。
尽管中国武器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在消耗战上,数量往往比质量更为重要,正如二战苏德战场上更先进的德国虎式坦克最终敌不过产量更高的苏联t-34坦克一样。
再好的欧美坦克在这种消耗战上性价比并不算高,所以伊拉克便一口气从中国采购了以69坦克为主的2000多辆中国坦克,这足足占到了伊拉克鼎盛时期坦克数量的四成左右。
再者,中国军售坚决不加政治条件。与欧美国家时常以“人权”为借口进行军售制裁相比,中国在符合相关国际法规的前提,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尽可能向客户出售优廉的武器。
因此,在两伊战场上,中国武器的身影格外亮眼。伊朗这一边,从中国购买了不少63式装甲车和63式107MM火箭炮、歼-7BI和歼-7N飞机 ;伊拉克方面则购买了中国的坦克和飞机、火炮、冲锋枪等武器。
有趣的是,伊朗之所以大规模购买中国武器,原因是在战场上吃过了伊拉克所装备的中式武器的苦头。
伊朗人发现,战场上敌军伊拉克装备的中式飞机坦克十分实用,于是便希望从中国订购同款武器。
毕竟“来者都是客”,但考虑到我国向伊朗出售武器可能会伤及伊拉克的面子。于是,我国和伊朗的交易主要以第三国中介为主,例如69式坦克就是通过朝鲜这个中间商进行交易。
根据生产坦克的617厂厂史记载,80年代短短几年间,617厂靠出口外贸坦克就创汇10多亿美元。
要知道,80年代财政收入一年差不多几百亿美元,这笔收入对于当时节衣缩食、服从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军工业来说,实实在在是一笔雪中送炭的巨款。
凭借这场战争,中国在80年代中期成为了继苏联、美国、法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占据了全世界武器出口市场总份额的12%,这一记录甚至直到今天都没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