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的发端
第四节 民乐发展
向阳光
一、古琴溯源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的甲骨卜辞中,便有“乐”字的存在,有人认为它“从丝附木”,本义应是“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编定的《诗经》中记载着许多吟咏它的诗句,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鸡鸣》)等等,反映了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很早就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汉族文化中的瑰宝。关于古琴的创制者,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能看出古琴历史源远流长。
伏羲作琴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学讲坛,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古琴,在历史上一直称作“琴”。
孔子弹琴
古琴的称谓,是在唐代出现的。它的形制,琴身长约1.2米,宽约20厘米,为狭长木质音箱,一般琴面用桐木做成,琴面外侧还有十三个圆形标志,称作琴徽,是用金、玉石或蚌壳等镶嵌而成,琴上用13个徽位标明泛音位置,同时也指出左手按指的弦位。 琴头下面有七个小轴,叫做轸,用以调弦。琴腰下有两个系弦之足,谓之雁足。琴底则有两个出音孔,右面称作“龙池”,左面叫做“凤沼”。琴背用梓木,上加厚漆。一共有七根弦,由外侧向内依次名一弦、二弦……七弦。定弦外侧弦音最低,内侧则弦音最高。琴上既无品,也无码。古琴音域宽广,超过4个八度。
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身长不过数尺,却胸襟博大,涵养天地。古琴,弦不过七根,却行云流水,演绎乾坤。古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音韵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还叠映出秦砖汉瓦,唐风宋韵。正因为如此,古琴就被炎黄子孙世代传承,传承出一种生生不息的跋涉和坚韧,传承成一种自强不息的魂魄和精神。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古琴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手法多达50余种。每种技法大多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通过左手的演奏技法,达到古琴以韵补声的效果。古琴的音色十分丰富,以古朴、深沉为特色,比较内敛、含蓄。在古琴音乐中,音色大体分为三类,分别为散音、泛音和按音。散音:有如大地般空阔、坚实,音色深沉、浑厚;泛音:犹如天空般高远、空灵,音色轻盈、飘逸;按音:好似人的腔调,如泣如诉,细腻感人。古琴既可以模仿出优美、淡雅、空灵的山谷回声,又可以表现奔腾的流水声,因此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
历代古琴曲流传至今有100余种琴曲谱集,载有六百多种、三千多首不同版本的乐曲,它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音乐遗产。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酒狂》《潇湘水云》等就是其中的古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