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一个疑惑,古人没有发明羽绒服,也没有空调暖气,那么他们是如何扛过寒冬的呢?难道仅仅是靠着将衣服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吗?
其实我们还真的小瞧古人的智慧了,他们当然不是靠叠加衣服保暖,古人不但有自己的取暖法宝,并且日子过得比我们想象中要舒适的多。
说起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古人常常会穿着华丽的貂裘衣物,穿上不仅雍容华贵,看起来还很暖和。
我们知道,古人的阶级比较分明,所以古人常常分为“上、中、下”三等人,最上等的人穿的就是狐裘。
这种狐裘一般是藩属国进贡得来,穿着人群一般与皇亲国戚脱不开关系,其实裘类的大衣除了狐裘之外,还有虎裘、貂裘等等。
裘类中当属狐裘最昂贵,狐裘中又数狐白裘是上品,所以我们一般看到能穿狐白裘的人,必定都是皇亲国戚了。
在《史记·孟尝君传》中曾经记载:“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天下无双。”
古往今来都是物以稀为贵,因为白狐并不常见,所以市场上千金难求,但凡是皇帝穿的狐裘,必定一根杂毛也没有,质地轻软保暖,皮毛光泽夺人。
而其余的一些诸侯或者皇室子弟,除非皇帝赏赐狐白裘,否则他们肯定是穿不起的,那么一般就是穿狐青裘,或者其他颜色的裘,身份再低一些,就只能穿貂裘了。
清朝时期,貂裘更加广泛使用,由于东三省有很多松树林,很多貂都喜欢在树下聚集,猎民们就会去猎貂。
他们将貂剥皮卖给达官显贵,因为貂皮不但柔软光滑,还从中散发着馥郁的香气,这一度将貂皮炒到价值千金。
那么中流人士,也就是一些小官员或者富商,则只能穿羊裘,羊裘中最高级的则是羊羔裘,羊羔裘虽说不是价值千金,但也十分贵重的,并不是普通人家能买的起的。
羊裘是除了狐裘、貂裘一类最轻便保暖的衣物了,因为羊这种动物并不稀少,所以羊裘也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贵重。
除此之外,还有些比较贫穷的人家还会买来鹿裘,虽说鹿比羊要稀少,但是因为鹿皮不但沉重,还没有什么保暖性能,所以有钱人是肯定不会穿的。
最下等的百姓人家穿不起裘衣,就只能穿“袄子”,这里所说的袄子并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棉服,棉花传入中原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元朝时期。
那么在这之前,老百姓只能穿用絮制成的袄子,袄子是由麻布,里面会添加一些麻絮,不过这种衣服很难穿,又硬又刺挠。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解决人们穿衣的问题,这才下令大力种植棉花,人们终于可以穿上暖和柔软的棉衣。
那么说完了古人御寒的衣物,我们再来说说古人额取暖“设备”,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在很多清宫剧中,我们常常听到“汤婆子”这个词语,很多人不知道汤婆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所谓的“汤婆子”就是用铜制成的圆壶,里面灌上热水,捧在手中就可以取暖了,其实就是我们现代的“暖手宝”。
因为“汤”在古代就是热水的意思,“婆子”则是陪伴人们睡觉的戏称,所以有了汤婆子这个名字。
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曾在《戏咏暖足瓶》一诗中说道:“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这里说的脚婆就是指的汤婆子,宋代时期人们睡觉时将它放在脚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现在的人们还在使用,那就是火炉,古代的建筑没有泡沫工程,房屋都是冬暖夏凉,所以屋中安上一个火炉子,整个屋里都异常暖和。
另外很多人家也会使用烧炕,这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人家,都会广泛使用,冬天睡觉时可是非常幸福的。
那么皇宫中的达官贵人都怎么取暖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椒房殿”这个名字很耳熟呢?其实关于它为什么被称为“椒房殿”,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
椒房殿一般是皇后的居所,而妃嫔们是没有资格居住的,那是因为椒房殿中的“椒”是真的花椒。
古代的工匠将花椒捣碎后跟泥土混合,然后加入一些特殊的花草植物,放在墙壁的夹层中制成保温层。
椒房殿的墙壁上会铺一层藩属国进贡的珍贵毛毯,一来可以保暖,二来还能驱逐寒气,保持室内清香。
当然了,用花椒制作保温层仅仅只是为了保暖,真正的王炸级的取暖,还要当属“火墙”。
最早的火墙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也只有宫廷中可以使用,那时候的火墙还没有发展完善,一般是在屋中间挖个坑,用水烧火取暖。
后来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紫禁城设计的时候,也早就特意设计了火道,所谓的火道就是在房间的地下提前留出一条通道,通道口一般就在殿外的屋檐下。
每年的10月份,紫禁城中会开始“供暖”了,这些火道四通八达,接连各个房间,等供暖以后,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墙壁就会开始变热。
这时候再加以保温隔层辅助,整个宫殿就会非常温暖。
为了使热力循环,火道的尽头有排气孔,而因为特殊的设计,产生的烟气则是在台基下的气孔排出。
整个设计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紫禁城中因为住的不是皇上就是妃子,因为身份尊贵,所以供暖使用的都是上品木炭,一整个冬天下来,所花费的经费很难想象。
除此之外,有些妃子的屋子不是这么暖和,她们也会在房间里用碳盆生火,古人讲究“聚气”,他们认为房间大了不聚气,所以古人的房间都很小。
放一个小碳盆,很快就能让整个房间都变暖和。
那么除了这些外在的取暖方式之外,吃穿住行自然是一样也不能少的。
大家都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据说冬至这天不吃饺子,冬天就会冻耳朵,那么这个习俗是谁发明的呢?
其实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生张仲景。
东汉时期,张仲景曾经是长沙的太守,在他返乡之时,偶然遇见了路边的很多乡亲,只见这些乡亲全都面黄肌瘦,个个耳朵都生了烂疮。
看到这一幕的张仲景悲从中来,当即停留起来,在附近支起了一口大锅。
他将羊肉以及一些驱寒的药材全部捣碎,然后用面团将这些药物包成“娇耳”的形状煮熟,每人分发两个“娇耳”。
人们吃下以后,就开始浑身发热,两个耳朵也开始痒痒,冻伤的耳朵竟然慢慢痊愈了。
在这之后,人们对于张仲景的“娇耳”十分感激,于是学着张仲景的样子,将食物包在面团中煮熟吃下。
自此以后,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代代相传。
除了冬至吃饺子外,刚刚我们说,张仲景给乡亲制作的“娇耳”中,还有羊肉。
其实羊肉是一味中药,羊肉是公认的益气之物,很多人身子中有寒气,吃羊肉就可以驱除。在记载中:羊肉主治脾胃虚寒、寒疝、虚劳羸瘦、气血不足等症状。
由此可见,羊肉的确是大补之物。
羊肉不光有驱寒的好处,它还非常好吃,北京人吃羊肉的方式非常多:有炒羊肉、羊杂汤、羊蝎子、烤羊肉、或是制作水饺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朝时期,还慢慢发展出一些小摊贩,他们主要贩卖羊肉汤,这种小店在冬季非常受欢迎。
当然了,来这里吃羊肉汤的人都是老百姓,人们从这里路过,来一碗热热的羊肉汤,顿时就会将身上的寒气驱散得一干二净。
又或者很多人家自己也会在家制作羊肉汤喝,叫来一些好友,围着火炉喝完肉汤,说说笑笑,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没有羽绒服,也没有暖气,但是其实古人生活得比我们认为的惬意很多,虽说也有很多冻死的人,但是往往都是因为贫穷导致的。
所以说,不管任何时候,穷苦的百姓都是那些受苦的人,他们没有条件去建造那些精巧的房屋来取暖,实在冷到不行的时候,也只能去砍点柴烧一下。
其实综合来看,古人的确有自己的取暖法宝,尤其是达官显贵,皇帝妃子,看起来冬季生活得十分幸福,但是还是不如生活在现代的我们。
如今我们有暖气、地暖、中央空调等等,即使是湿冷的南方,也有电暖气等取暖器具可以使用,这无疑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