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

  “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后传入楚国,成为一种上流社会传唱的高雅乐曲,现在泛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出处典故,大多人不知道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翻译: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出处典故,大多人不知道

  "阳春白雪"最早只是和歌名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下面几类辞曲被人们所传唱:

  歌名为《阳春白雪》的这首宫廷歌曲,曲调高亢且韵律复杂 是由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音乐鼻祖师旷所作。

  而广为流行的《下里巴人》这首歌,则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间被百姓传唱的一种通俗小曲儿。 。

  另外还有名为《阳阿》和《薤露》的歌曲,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流传比较广,在唱法上属中等难度的楚辞乐律。

  "阳春白雪"作为成语被人们引用则是和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有关。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是屈原的弟子,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由于楚襄王经常听到大臣们在自己面前说一些贬低宋玉的话,他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阳春白雪》的典故

  宋玉答道:“我先给大王讲一个唱歌艺人的故事吧。我们楚国国都就有有一位唱歌唱的特别好听的歌者,他开场的时候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好几千人跟着唱; 后来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3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狡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阳春白雪》的典故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从《楚辞》中这段君臣对话流传下来的。“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曲高和寡”连用,多用来比喻脱离普通人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用来比喻通俗浅近,容易被人理解的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