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 时拾史事 今天 手机阅读
百转千回,于妈的新剧《皓镧传》终于大结局了,令妃娘娘即使逃到了两千年前的战国,还是没能躲开大猪蹄子。
一直以来清宫剧在古装剧中一家独大,不过最近几年,由于观众历史水平的提高,编剧们不太好发挥了。
退一万步就算李定国将军想要潜入清廷内部,能不能换个金钱鼠尾
所以古装剧为了不受掣肘,就得往前追溯,时间越早、时代越乱、知道的人越少,越便于随心所欲创作。宋明这样的,留存史料太多。拜《三国演义》所赐,三国虽然乱但是脍炙人口,这些都不太好改编。
大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使得人口暴涨到一亿
▽
董太师可知道奉先是立了什么大功被封的温侯啊?
▽
再往前就是春秋战国,两千年下来保存下来的史书就那么几本。史书上除了大事,基本没什么生活细节,这样编剧就能放心安排。
这次的《皓镧传》第一男主是秦始皇的亲爸爸庄襄王异人,虽然说战国剧一直在拍,但是为了怕电视剧受众不熟悉主角而弃剧,所以这类剧的主要角色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位先秦超高人气者。
战国剧霸F4(宣太后、吕不韦、秦始皇、荆轲)
▽
因而异人这次成为主角这很难得,难得就难得在异人这个人本身也没啥好说的。
异人虽然后来当上了秦国大王,但是前有大魔王爷爷昭襄王,后有千古一帝的儿子秦始皇,相比之下就使得他本人比较逊色。
贾谊曾在《过秦论》中说秦能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在这六世(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之中,异人也就比他在位三天的老爹孝文王突出那么一点点,真的也就是一点点。
不过说到异人,我就想起他在赵国做人质的那几年。
1.人质问题
人质又称“质子”是进入春秋战国之后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始于周平王将太子狐送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亦将太子忽留在周王室做人质,即“周郑交质”。实际上是一国为了取信于另一国的一种做法。
在春秋时期交换人质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看上去平等的双方互换人质,也有看上去不平等的一国单独向另一国出质 ;小国向大国出质,小国与小国出质,乃至大国向小国出质,凡此种种五花八门。
进入战国时代,人质的交换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到战国后期,人质交换只有两种,一是山东六国之间互换人质,二是六国向出质。
战国时期部分人质一览(时间不一定准确)
▽
秦国
前328公子质于魏;前307公子稷质于燕;前301泾阳君质于齐 ;悼太子质于魏;异人质于赵;前259嬴政质于赵;前243质子于赵
齐国
前321大夫张丑质于燕 ;前274公子顺子质于赵
楚国
前303楚景悝质于秦;前303太子横质于秦、太子横质于齐;前299楚怀王质于秦;前272左徒黄歇与太子完质于秦
魏国
前335太子鸣质于齐、公子高质于楚、大夫庞葱与太子质于赵;前333大夫董庆质于齐;前307太子质于楚;前248太子增质于秦 。
赵国
前270赵公子质于秦;前265长安君质于齐;前243太子春平君质于秦、平都侯质于秦
韩国
前315太子苍质于秦;前301韩太子质于楚;前256投质于赵 。
燕国
前300襄安君质于齐;太子丹质于赵;前245太子丹质于秦 。
2. 异人质于赵
战国时期各国的人质一般以太子为多,太子是储君,他们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以太子为人质显示出质一方的重视,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出质相当于向他国派遣的外交大使。
战国后期由于秦国国力急剧膨胀,使得秦国不需要向他国派遣人质,即使送人质一般也不送太子,然而有趣的是从前306年到前221年,秦国最后四位秦王当中有三位(昭襄王、庄襄王、秦始皇)是人质出身,反而唯一当过人质的悼太子没能继位。在这三位人质中又以异人最具代表。
关于异人质赵的时间史书上没有说,不过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 :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於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以后,这之后吕不韦想开始烧异人这个冷灶,异人质赵应当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之前。虽然赵武灵王改革之后赵国日臻强大起来,但以秦国的性格来说,不可能无缘无故给赵国送人质,必定有什么样的事件发生令秦昭襄王对赵国释放善意。
异人生于前281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是前265年,在这16年间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攻城略地无数,除了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赵国的大将赵奢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大败秦军,因此很有可能异人就是在这之后被送到赵国做人质。
异人人质生涯的悲惨首先与其身份有关,异人是秦昭襄王的次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不是太子,异人又是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的一个,生母也不受宠,因此这样一个普通王孙对于赵国来讲没有任何意义,顶多暂时达成了跟秦国的表面和谐。
《皓镧传》赵王
其次与当时秦国的战略有关,阏与之战的同年,范雎被昭襄王任命为客卿,四年之后又进为丞相,范雎对秦王提出的策略就是“远交近攻”,其后秦国也一直在认真执行,楚、齐、燕是远交盟友, 那么三晋就是攻击对象,魏韩两国伊阙之战后基本已残,秦国当时的主攻就是赵国,因此从异人出质的那天起,赵会无礼就已经是注定的。
3. 立异人为嗣
按照《史记》记载好像在吕不韦跟异人说明自己的计划后,就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之后就成功了,安国君听了华阳夫人的话刻下玉符,决定立异人为继承人,并且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赐送厚礼给异人,并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异人在诸侯中名声也越来越大。
然而很奇怪,那个时候的异人还在赵国为人质,此时按照道理来说异人已经是大秦国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了。虽然安国君还不是大王但他是太子,异人相当于秦国的王太孙了,将秦国未来的君主放在敌对的赵国,而且之后几年就爆发了长平之战,要不是吕不韦机智,异人就要死在赵国了,这样看来秦国丝毫不在乎这个未来大王的死活。
尽管从国家利益来说,储君的死活也不算什么,譬如魏国人就曾经很有觉悟的说“国与还者也,败秦而利魏,魏必负之,负秦之日,太子为粪矣。”但从秦国当时的国力来说,并不需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只要它想,完全可以在战争之前把异人弄回来。
因而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吕不韦去了秦国,也说服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确实因为无子嗣想要为自己的将来考量,但是异人也只是备胎之一。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华阳夫人在多个公子身上都进行了投资,只要其中有人能当上大王,自己下半辈子就有了依靠了,异人也是其中之一,对于华阳夫人来说谁做大王都可以,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权势。
正因为对华阳夫人来说有很多选择,异人又远在他国,虽然被吕不韦说动,但也不需要在异人身上用功过深,比如费劲巴拉将其从赵国捞回来。从异人更名子楚“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战国策·秦策)等事件来看,异人能当上太子,主要还是在于回到秦国后几年努力的结果。
4. 在赵国的人质生活
质子的生活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在国的态度如何,一般来说为了显示对人质的礼遇都会比照人质在本国时候的身份,有些甚至会有特殊待遇,比如晋怀公为太子时在秦国当人质,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他。
当然到了异人这里,由于他本身身份普通,加之秦国赵国经常开战,所以生活比较困顿“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史记·吕不韦列传)
住的地方来讲,不是和所在国的诸公子住在一起。但是可能和别国的质子住处相邻。例如秦始皇自小与燕太子丹在邯郸相识,从当时礼法来说,二人住处如果不靠的很近的话,两个小孩是没什么机会认识的。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通过“质子”现象看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张胡玲)、《两周人质问题研究》(许鸿洋)、《试论战国时期人质的几个特点》(孙瑞)、《春秋战国质子制度考论》(杨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