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蹉,玉曰琢,石曰磨;切蹉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满招损,谦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功夫未至难寻奥。
君子为学贵博不贵杂。
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孔子韦编三绝图
古往今来,许多著名文人先贤对读书都做过定义和评价,见解独到,乃至成为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至理名言,品起来有滋有味。
这些名言,有说与书为伴,丰富精神生活的。比如,清代学者纪晓岚自拟“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对联,把灯下读书看成是“红豆相思”般的迷恋。而张潮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之论,则把不同年龄段的读书妙处看成是赏月之趣。文学家蒲松龄的“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之言,又把读书成“痴”归纳为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读书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一说,则把读书上升到信仰层面,书卷的清香与精神生活相伴相生,足以丰盈读者的精神世界。
也有讲潜心读书,成就人生辉煌的。唐朝诗人颜真卿劝诫年轻人要及早立志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谆谆教导之情,溢于言表。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也是劝诫立志苦读的名句。苏轼的一则趣事很是发人深省:苏轼年轻时读了一些书,就在门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而一位老者拿他一本书,他却多字不识,窘得满脸通红,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此自勉,终成大业。难怪近代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讲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讲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讲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三种境界之谈,被后人视为读书治学的重要经验。
还有教读书方法,获取显著效果的。苏轼有言:“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是“每次作一意求之”的读书方法。朱熹也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他还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的这些浅显的话,可谓是经验之谈,如能做到,肯定获益匪浅。鲁迅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读书也是这样,功到自然成。
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有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哲人的名句熠熠生辉,总是给人醍醐灌顶的智慧。让我们以书为伴,忧乐相亲,物我两忘,邀明月,沐清风,快意人生,岂不乐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