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2、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众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3、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4、元宵节和中秋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这一天大家喜欢吃元宵,晚上热热闹闹观花灯,或看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完了。而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月饼,晚上可以邀上朋友去赏月。
5、不是的,元宵节是元宵节,中秋节是中秋节!元宵节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代表过年已经过完了!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团圆节,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吃团圆饭,然后晚上就一起赏月!元宵节和中秋节都是一年中的大型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6、中秋节按照我们中国的农历是在8月15日。
7、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8、中秋节顾名思义就是秋天最中间的那一天。
9、两年里有两个中秋。
10、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元宵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传统,在这一天晚上,人们要点起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家人团聚吃元宵或汤圆。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等。
11、“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12、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13、中秋时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秋高气爽,人们告别了炎炎夏日,还没到寒风凛冽的严冬,而且秋天又是硕果累累丰收的时节,人们享受着收获的快乐,心情就像天气一样风轻云淡,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
14、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15、中秋节,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有些地方是八月十六。
16、中秋节的由来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17、中秋节的由来
1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19、中秋节是唐朝初年开始的。
20、中秋节又被称之为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顾名思义就是需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圆赏月的节日。关于中秋佳节的起源与由来说法众多,有的是起源于古代君王将相的祭祀活动;有的是起源于农作物的耕种与生产,代表着秋天的收获;也有的史学家声称中秋佳节起源于军事战争等等。古时,月亮曾被认为是“邪恶”之星,民间称为“月魂”,道家则称之为“阴魂”。于是,就有了祭月仪式,意在消灾祈福。
21、不是的。中秋节包含在中秋时期里,中秋时期是对中秋前后笼统的说法。
22、“中秋”起源于上古时代,后来一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23、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稻子成熟的时间,每家每户都会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24、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2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6、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27、闰八月是中等频率的闰月,出现频率仅次于闰四、六、七月,一般相隔19年(如1957年、1976年)出现一次,有时相隔8年(如2454年、2462年)或11年(如1851年、1862年)出现一次,还有时相隔38年(如1680年、1718年)。
28、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把八月十五这天叫做中秋节了,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29、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30、中秋节的由来,说法有三种:
31、中秋节的由来和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32、中秋节是由古老的“祭月节”演变而来的,“祭月节”是我国古代的祭礼之一,“祭月节”最先在秦朝开始,接着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节日。
3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中秋节这天,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34、中秋节的由来用(圆)字来代表比较和适“”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35、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6、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到:“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37、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
38、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39、秋天有三个月:七月、八月和九月。八月份刚好在这三个月的中间。而15号又刚好在一个月的最中间。
40、世纪的1957年(丁酉年)、1976年(丙辰年)、1995年(乙亥年)闰八月,21世纪的2052年(壬申年)、2071年(辛卯年)、2090年(庚戌年)也各有一个闰八月。
41、因为1995年闰八月,所以有1995年9月9号,10月9号两个中秋。
42、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43、闰八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一共有13个月的某年中八月后出现第二个八月,中秋节最早、重阳节最晚的年份通常闰八月。
44、中秋节由来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5、是秋季中间时期,天气凉爽,到晚上往往晴空万里,皓月千里。旧历8月15日是我国一个美好的传统佳节,花好月圆饼圆人团圆,在那天,全家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观看月亮,非常愉快,其乐无穷。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墨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留下名流千古的壮丽诗文。
46、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47、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48、中秋节是特指中国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而中秋时期并不特指中秋节,而是指中秋节前后几天这一段时间。
49、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50、不对
51、后来,这个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了中秋拜月习俗,至北宋时,中秋拜月被正式确定为“中秋节”。
52、其实在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便形成了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