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清代随着碑学的兴起和对金石气的推崇,古拙也成为一种书者追求达到的艺术效果。书画家吴昌硕在《论画诗跋》说“且凭篆籀笔,意境颇草草。人讥品不能,我喜拙无巧。”书法中的古拙感多见于隶书、章草、小楷等书法作品中。
2、鲜于璜碑
3、《张迁碑》、《鲜于璜碑》、《建安六年残碑》、《衡方碑》、《张寿碑》、《耿勋碑》、《刘熊碑》等。这派汉碑在图式上尚保持着早期汉隶朴拙博大的气象和自然意味,是最能体现汉碑雄强一路的作品
4、古拙感
5、《鲜于璜碑》,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立于延熹八年(165)。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二部分。碑座为长方覆斗形,长1.2米,宽0.73米,高0.25米。座上有长方形榫槽。碑身为圭形,上锐下方,高2.42米,宽0.81~0.83米,厚0.12米。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碑额两侧刻青龙、白虎额下为一直径11.3厘米的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这种以“四神”图象作为碑额装饰的现象,在汉碑中较罕见。
6、《鲜于璜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十一月鲜于璜孙立。1972年5月于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二百四十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五字,有界格;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有界格。共八百二十七字。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碑额两侧刻青龙、白虎。额下为一直径十一点三厘米的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
7、金石线条中历经岁月打磨而出现的深浅明暗、层次丰富的变化,有种苍茫而又滋润的美感,可以称之为苍润感。清侯方域评《倪云林十万图记》中有“此盖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书法中的苍润感是于墨色的干(苍)湿(润)变化中追求一种苍茫而丰润的意趣。
8、《史晨碑》
9、《鲜于璜碑》。
10、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对古代碑刻与书法发展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1、孙过庭强调:“带燥方润,将浓遂枯。”黄宾虹说线条要“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正是此意。线条之中有苍润感也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
12、斑驳感是指古代的钟鼎、碑刻、壁画、玉石等文物历经岁月,或因风化剥蚀,或因埋藏环境而产生各种物理破损和化学变化,从而在形象和色彩上发生层次丰富的改变,形成一种岁月积淀下来的色彩斑斓的美感。
13、爨龙颜碑
14、金石气是书画艺术中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美学概念,从金石气中我们可以看到岁月剥蚀、色彩斑斓的斑驳感;沉稳浑厚、古意盎然的古拙感;朴茂厚重,雄健有力的浑厚感以及“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苍润感。
15、《衡方碑》
16、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碑阴为长篇四言韵文,特别的是其内容不同于一般碑刻仅记捐资人姓名钱数、列死者世系等,而是与碑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起到为碑阳注脚、勘误的作用。这种行文作碑方式,在汉代碑刻中十分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块碑,碑阳、碑阴的书法风格不甚一致的原因所在。《鲜于璜碑》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汉碑,现存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此为初拓本。
17、苍润感
18、石鼓文
19、较早提倡书法之古拙可见于明朝中后期郎瑛的《七修类稿》,他提出“字虽至晋而神变,巧媚之态极矣;其于明白古拙何有哉!”明末清初的王铎和傅山则较早的阐发了与碑学和金石气联系密切的古拙之意。王铎说:“学书不参透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傅山在《训子帖》中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20、碑身两面刻文,碑阳17行,满行35字;碑阴15行,满行25字。总计827字。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鲜于璜初举上郡孝廉后,曾为度辽右部司马、赣榆令、太尉西曹、安边节使等,终官雁门太守。卒年81岁。碑阴铭文颂扬死者功德,并记录了鲜于一家的世系。碑阴记载的世系与碑阳有所不同,可能二者并非同一人撰写。
21、行7言的古诗用哪一个隶书都行的,这个也要看纸张的大小,如果是四尺整张的,写四行最后一行落款盖印章,字体可以选择张迁碑,鲜于璜碑或石门颂一类的摩崖石刻都行,因为这一类的字容易放大,如果写曹全碑或者简帛类的,就不太容易写,还要变通一下才行。
22、清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多处以浑厚称赞北碑,“勾容有《吴葛府君碑额》为正书第一古石,浑厚质穆,亦自绝尘,真隶楷之鼻祖”,“《鲁峻碑额》浑厚中极其飘逸”。书法中的浑厚感主要体现为书法线条力透纸背,雄健有力。
23、古为有岁月沉淀的古意,拙为不讨巧,沉稳踏实。刀刻文字在刻写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刻痕的凸凹不平甚至线条的笨拙感,青铜铭文在浇铸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线条的变形,这些又经过岁月的洗礼透出沉稳浑厚、古意盎然的气息,便可称之为古拙感。
24、斑驳一词出自《离骚》“斑驳陆离其上下”,最早是形容色彩纷杂,明清时开始用来形容古物、古文。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摹刻一木本,洒火药于上,烧为斑驳,绝似古碑”,“无意得司马相如一玉印,古泽斑驳,篆法精妙”。《清代名人轶事》记载张之洞事迹,“一夕大雷雨,旦起视之,则篆籀文斑驳痕,化为乌有矣。”书法中的斑驳感多见于使用干笔、枯笔的草书等书体的作品之中,如徐渭神妙的草书作品,笔意绚烂,满纸斑驳,极尽烟云变化。
25、额首两边各刻一灵兽,青龙与白虎,碑阴有一只朱鹊
26、浑厚感
27、华山碑
28、斑驳感
29、鲜于璜碑》共141张,尺寸5.6cm×27cm,采用博物馆藏明拓本精印。
30、浑厚感是指金石线条力度、密度俱佳从而体现出来的力量感和厚重感。明朝中后期开始有人提倡与金石气相关的浑厚感,谢肇淛《五杂俎》称赞石鼓文“非独其笔画之古雅,规制之浑厚,三代遗风,宛然可挹。”明郎瑛《七修类稿》中有“此印篆文浑厚,制度精密,当是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