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后人称赞诸葛亮的佳句 称赞诸葛亮的诗句有

李白赞颂诸葛亮的诗,看法与杜甫有何不同?

风景画

李白赞颂诸葛亮的诗,看法与杜甫有何不同?

诗词手书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诗的名字很长,先解释一下,读了诸葛亮传后,写下自己的感怀,赠给京兆府长安县尉崔叔封兄弟。

  此诗李白写了自己读《诸葛亮传》后的感慨:赞述了诸葛亮由一个布农得遇知己荐举,君臣相合,建功立业的事迹;进而联系历史上崔瑗、管、鲍的故事,赞美了知人举才的先贤;最后抒发了李白自己热切希望能得到知己荐举而施展抱负的愿望。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

  这四句是写了诸葛亮所处的历史环境,是一个乱世。为下面诸葛亮能够出山,三分天下做了铺垫。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

  赤伏:即赤伏符,迷信预卜凶吉的书。《后汉书·光武帝纪》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长安的时候,一个叫疆华的人自关中奉赤伏符来。赤伏符中预言刘秀命中注定要当皇帝。

  这四句叙述了刘备遇到诸葛亮并聘请他当军师,一起平定天下建立功业,当时诸葛亮仅仅是一个布衣百姓。这里强调诸葛亮是布衣,与目前自己的身份有相似性。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

  这四句描述了刘备诸葛亮合作之后很成功的组合,一起干事业,风生水起。烘托出明主遇到贤士最后就会成功几率高一些。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

  这四句话锋一转,前面建立功业的基础,刘备能结识诸葛亮,是因为有伯乐举荐,这个人就是崔州平,然后说了目前自己的情况,也和诸葛亮一样属于布衣,但是却有拯救苍生之志。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

  这四句是说目前自己状况,也同样遇到像崔州平这样的伯乐,希望能得到举荐。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一个期望,能够留名青史。

李白赞颂诸葛亮的诗,看法与杜甫有何不同?

古建

  李白写这首诗的初衷是以诸葛亮的经历作为一个例证,然后来请求推荐自己。

  李白当时被迫离开长安,政治上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李白并没有就此消极下去。在此诗里,李白热烈赞扬了诸葛亮,对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成就一番事业,表示衷心的向往。他羡慕诸葛亮起于陇亩而身至宰辅,受到君主的重用;景仰诸葛亮改革现实,治理社会的作为;李白赞赏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而这一切,又都是和李白自己的处境,自己改革社会的进步要求联系在一起的。李白在诗中明确表示自己同样有诸葛亮那样的胸襟和政治抱负,因而也希望像诸葛亮“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那样,得到君主的知遇,干一番经时济世的大事业。

  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崔少府能够象崔州平了解诸葛亮那样了解他,如果有机会,就象鲍叔牙推荐管仲那样推荐自己。

李白赞颂诸葛亮的诗,看法与杜甫有何不同?

风光

  这首诗李白与杜甫出发点不一样,同样赞颂诸葛亮,李白是为了举荐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杜甫纯粹是纯粹感慨,国无良相,对国家表示担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差异呢,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李白身处盛世,国家太平,没有战争,当然会激发人的入世之心。而杜甫身处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家动荡,到处飘零,看见诸葛武侯,必然想能有诸葛亮这样的治国良臣,来拨乱反正,治理国家,保证其和平。

  就情感上来讲,杜甫对诸葛亮的一生充满敬佩,不仅仅他的才华,还有他的忠心。而李白更多的是对诸葛亮才华的赞誉,和得遇明主的一种羡慕。

  二者情感有很大差别,杜甫的诗流传下来,充满遗憾和感情,更被后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