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秋节带‘月’的诗词,那简直是随口就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中秋赏月吟月,本就是最重要的主题,作诗的话,自然而然会和月形影不离,但有‘月’字的诗词那么多,反过来,有哪些没有带‘月’字,却还是能让人知道这是在写月、中秋的呢?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是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之一,她也是月亮上唯一的神仙,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人们在这一天赏月,也有希望能看到仙子身影的愿望。
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很多,李商隐这里明显是取嫦娥偷吃羿之不死药后升天的版本,对于这种窃药行为,李商隐表示嫦娥应该要有悔恨之心。
实际上,这首诗看起来也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有人认为这是李商隐在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也有认为是在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现实,总之,各家对诗人的创作契机看法不一。
不过从诗的表面来看,这首诗写得极为寂寥清冷,先是写室内烛光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的暗影,突出了主人公长夜独坐的黯然空寂心境。转至室外,则是空旷天宇上的寥落晨星和一轮孤月,没用‘月’字,却能将月光的清冷之感表现出来。
此诗其实并不是写中秋,但因有涉及到中秋的主要神话人物,姑且也可以在中秋时拿来一用,但意境过于清冷了,中秋之夜用这首的人,心情该是多么冷啊!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词是确确实实的中秋之词了,出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执着于收复中原的辛弃疾,就连在节日里也离不开“山河”之词。
据词题可知,这首词是公元1174年中秋夜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在建康。辛弃疾力主抗金,为了收复中原多次上书,但他的主张始终没有被朝廷采纳。抱负未能实现,辛弃疾便多次在诗词中抒发自己的不得志。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这首词里,一如既往地有着他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理想,但想到自己已生白发,功业无成,辛弃疾当下把酒问明月,心中无奈又凄楚。
这首词写到了嫦娥,月宫里的桂树,月亮的清辉,但却始终没有提到一个‘月’。尽管如此,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十五之月的清亮圆润,且充满浪漫色彩。
白居易:《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白居易在这首七言律诗里表现出来的忧愁是很明显的,他说月亮的光芒照出了人的种种忧思,有征人思家的,有宫中哀怨的,还有战俘怀乡的。这月光确实是美的朦胧而醉人,但却几乎引得离人断肠落泪,而明亮的圆月本身却浑然不觉,兀自散发着清辉。
这口气听上去就像是在埋怨月亮一样,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白居易的低谷期,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因主张缉拿凶手而被指越职,不久后就被贬为江州司马了。
一个人在外地恰逢中秋,看到这象征团圆的明月难免心酸愁闷,整首诗虽没有提到一个‘月’字,却有很浓的赏月画面。让人不禁想象,当时白居易应是在看着万里明亮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想着那些举头望月却不能团圆的人,该是多么的悲伤啊!所以白居易才告诫人们“万里清光不可思”。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这首词,向来被认作是他的绝笔之作。虽然同样在作品中融入了对自己际遇的感慨,但相比起前面几首,晁补之在这首词里并没有那么浓烈的忧愁情绪,全篇也重在写赏月。
中秋这天晚上,晁补之先后在室内、室外仰望皓月,看到明月被云影遮住,而夜空如茫茫碧海,最终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悬挂在碧空,光辉普照。
月夜终究还是带着点冷意的,有秋蝉在凌乱地嘶鸣,透入室内的光辉似乎都带着股丝丝凉意。作者以月色入杯,一边啜饮金樽清酒,一边欣赏这流倾人间的月色。
这一年晁补之去官回家,自号“归来子”,怀着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自己修筑了一座‘归来园’。对于仕途,在这首词中,他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只是稍微怅然而已。
而全篇的主调仍在赏月,月满人间,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但作者赏月的兴致却没减分毫,反而更加珍惜眷恋这美妙的月色。全词以月起,以月结,却不用一个‘月’字,而将月的光、形、神娓娓道来,气象万千,浑然天成,一幅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就这样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
中秋赏月谈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文人才子更是喜欢在这一天作首赏月诗词,赏月而不说月,在你看来是难或不难呢?你能写出不带月字的中秋诗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