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一段视频:一小捧白色的粉末,在把清水淋上去的时候,粉末迅速膨胀,形成了酷似雪的白色絮状物。
巧的是,今年我国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首次实现了用雪自由,所依赖的就是大量人造雪。中国的人造雪起步晚,经验少,一度曾被外国封锁技术,只能靠租借、购买外国的造雪机,吃尽了金钱上的苦头。
但是,既然人工造雪看起来那么“简单”,人在家里自己也可以做,为什么中国还需要花5年时间研究?人工造雪背后究竟还有何奥秘?
此“雪”非彼雪
其实,咱们上图看到的白色絮状物并不是雪,而是一种名叫聚丙烯酸钠的化学物质。它的吸水能力很强,吸水之后会膨胀,变成了形似雪的产物,这种材料更多时候是用在摄影棚装饰拍照用,也有商家将其做成儿童玩具。
这样的“雪”不会融化,而是要在350℃的高温下才能降解,不具有真雪的特性,自然也不能用在竞技项目当中。
冬奥会需要的是真正的雪,也就是水蒸气冷却、凝华所形成的产物。延庆赛区作为本次最主要的滑雪赛场,每年的平均降雪量却只有21厘米,而且随着气候变暖最近几年的冬天下雪越来越少,因此要在这里建设滑雪中心,肯定需要大量的人造雪。
延庆赛区的滑雪赛道
苛刻的形成条件之下,人工造雪有多难?
我们都见过雪花,它停留在指尖上,呈现出六角对称的图案,在光线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十分美丽,但这样规整的形状,正印证着它形成过程的苛刻。
雪的形成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饱和的水汽、凝结晶核、适合的环境温度。
在一定的气压下,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是固定的,就像制作一杯盐水中只能溶解一定质量的盐。于是,当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到达了这个临界值,就变成了“饱和”的状态,就不会再增加了。
这时候,如果气温比较低,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就会直接变成水滴甚至冰晶。接着,空气中吸水的固体微粒会吸引这些冰晶,使其凝聚在一起,逐渐成为肉眼可见的较大冰晶。
六角对称的雪晶
至于为何会形成六角的形状,是由于冰晶本身就是六方晶体系,具有这样的自然习性,水蒸气在凝华的时候也固定顺着六个顶角“冲”去。有的时候,凝华的速度过快,水汽来不及向前推进,顶角上就会出现一些额外的突出物和分支,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美丽的雪花。
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顶角们所接触到的水汽供应也有差异,水汽含量丰富的顶角,发育得更快;水汽含量缺乏的顶角,就几乎不会发育。最后,雪花的形状也变得千姿百态,也有说法说,世界上根本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
不对称的雪花
自然界造出来的雪都还有那么多“歪瓜裂枣”,我们的人工造雪自然就更难了。人工造雪需要契合滑雪运动的需求,对于雪的要求只会比天然雪更苛刻:
雪花不能太大,否则会形成石头一样硬的雪块,绊倒滑雪者的步伐;雪花也不能太细小,这样会导致雪堆过于松软,容易让人陷进去拔不出来。
所以,人工造雪需要在水蒸气、气候和晶核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能造出颗粒大小适宜的雪,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过去的很多年中都难住了中国人。
技术、精神的双突破,中国历时5年实现大量人工造雪
知道了天然雪的形成过程,人造雪自然也是要从这个过程来入手。而人造雪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降雪,一种是人工造雪。
人工降雪选择把碘化银微粒撒在云层里,这样一来微粒就会吸取云层中本来存在的水滴和冰晶,形成雪花。
但人工降雪必须要有条件适宜的气候和云朵,显然不能适应冬奥会的大量需求,所以,我们主要还是采用后者的人工造雪。
人工造雪不再能依赖云层,连水的来源也得自己找,北京冬奥会为了造雪预计会使用39万吨的水,为此需要向现有水库中调水、从高山上引水,必要时候还需要抽取地下水。
有了水之后,还要用机器将它打碎成极为微细的颗粒,加快蒸发的速度,使得空气尽快到达“水蒸气饱和”状态。
解决了水的问题,接下来则是雪花“晶核”的问题。好在北方的气候干燥,空气中本来就存在很多晶核微粒。如果不够,则需要在喷洒的水滴中添加成核剂,使得喷出去的水在空气中自然与晶核接触,落下来之前就变成了雪。
最后,延庆冬季提供了寒冷的天气,最幸运的是,张家口赛区还曾经在2021年11月迎来了30公分的降雪,这些雪在当时被储存了下来,作为了现在人造雪的基底,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现在,10台造雪机开足马力运转,只需20天便可以造出350000立方米的雪。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机正在进行造雪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国家从2017年开始就在着手准备,中科院和很多研究机构组成了开发团队。科研人员们在零下20℃的气候条件下奋战一线,召开设计会议、实地实验、反复改造造雪机和成核剂、对地面灌水结冰……
5年后的2022年,也就是冬奥会如约开展的今年,中国经过鲜为人知的努力,在所有的比赛场馆都覆盖了高质量的人造雪。不仅如此,组委会还根据不同比赛项目的需求,超规模制造出了9种不同型号的雪。如此一来,各国的运动健儿们能在赛道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准,维护了竞技的公平性。
中国造雪得到国外盛赞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延庆赛区)的时候还是2014年,那时候这边几乎什么都没有,但是现在我每天从山上往下看,都能看到皑皑白雪以及各种美景。”在2月5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连续为九届冬奥会设计高山滑雪项目赛道的伯恩哈德·鲁西如是说。
最后,北京冬奥会的人造雪还充分考虑到了环保的问题,原本总计划用水的39万吨,现在只用了36万吨;
并且,人工造雪符合高山的水源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两个水塘,作用分别是收集降雨和收集融水。在赛道使用完毕之后,这些水将通过天然沟道流回海拔900米的塘坝内,用于浇灌下游农业和绿化,堪称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现在,各类的冰上、雪上竞赛依然在北京三大赛区如火如荼进行着,我们在享受火热的比赛氛围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没有上场的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次冬奥会的英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