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为什么说刘备是伪君子(刘备是假仁假义还是真君子)

  史书上的刘备,誉之者称其仁义宽宏,是少有的仁义之君,而作为《三国演义》小说的第一主人公,在很多民间评论中却并不讨喜,「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哭出来的江山」,甚至被 贬之者斥其虚伪做作,假仁假义之徒。

  这样巨大的评价反差,除了 《三国演义》小说,如鲁迅先生所言: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并在衍生的相关戏曲、影视剧中,让一个有些窝囊、爱哭鼻子、没多大本事、只会拖麾下良将后腿的君主形象,竟得以深入人心,关键还在于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前后半生的行为作风,确实反差太大。

  从公元196年,被吕布偷袭徐州,到公元201年,去荆州投奔刘表。这四年,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的刘备,确实是真心真意以拯救万民为己任,行的是堂堂正正的王道。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担任平原相时,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剿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受命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不忍刺,语之而去。”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而刘备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大军屠戮的百姓,更是一次无畏抗暴的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信任,糜竺、陈登等当地官员的拥护,徐州百姓的爱戴。

  颇有自知之明的陶谦,不准备让两个儿子涉足仕途,而将刘备作为了自己的接班人,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这一过程并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

  从此,喧嚣的汉末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力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的苍生。

  可惜的是一切理想主义,都随着吕布的到来成了泡影。出于对间接解徐州之围的感激,刘备收留了当时如惶惶之犬的吕布集团、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刘备与袁术苦战之时,徐州又被吕布袭取,一时间主客逆转,刘备陷入“饥饿困淑、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窘境,连家小也被吕布夺走,不知道当时的他作何感想,是在嘲笑自己的养虎为患,还是在感叹乱世的无情?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吕布以冷酷现身说法,给刘备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乱世中容不下情义,对敌人的仁慈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残忍。此后,刘备向吕布投降了,却又暗中连接曹操,几经反复交战,终于因为他的一句话,送掉了这位穷途末路的“飞将军”的性命。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可叹此刻的吕布,竟还自以为对刘备有不害妻子之德,辕门退兵之恩,把活命的期望寄托在这位“仁厚长者”身上,却不知今时不同往日,此刻的刘备,早不是君子可欺以其方了。

  当吕布如妇人般被溢死的时候,刘备的处境也未见得多好,因为它面对的是权谋机断都在三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曹操。在无时无刻的怀疑、猜忌、监视中度日,当然是痛苦的,何况还有一群曹营谋士,在不停提醒曹操“切勿纵虎归山”。

  此时的刘备,大概真有一种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霜剑寒相逼的痛楚,一代人杰,竟不得不以种菜来为自己的雄心遮掩。

  曹操是知道刘备的才具的,所以才会对他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的狂言,但曹操的大气和傲气,又是他放过了斩杀这个命中宿敌的时机。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此时的刘备,在屈辱偷生中,亦未放弃心中的梦想,就是重振汉室。所以当董承等为了自身利益进行毫无胜算的政变时,他竟也义无返顾的也参加这场“衣带诏”,但恐怕想想又后悔了,毕竟经历了太多风雨的他,早已不再单纯,所以才会主动请缨,攻击落魄中的袁术,用“以进为退”的方式,不止是逃脱了许都这个囚笼,也避免了成为没落的外戚集团殉葬品的命运,又博得了一个攻灭篡逆国贼的好名声。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在不知不觉中,此时的刘备,虽然依旧兼有匡扶汉室、平定天下、安抚万民的理想,但在不知不觉中,已逐渐转型为凡事皆以利益为先的乱世诸侯。

  徐州百姓对旧主的回归是欢迎的,但刘备带给他们的却是一场新的浩劫。他又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所部全部溃散了,他自己也如孤家寡人般的投靠了袁绍。

  但“所失亡部卒渐渐来集”和“关羽亡归”之后,他的雄心再度燃起。刘备脱离了对也还算不错的袁绍,到汝南和刘辟等贼寇为伍,重新举起了反曹大旗。乌合之众怎堪曹操百战之师一击?这次的冒险再次以失败告终,紧接着,刘备投到了同宗刘表的手下,开始了他此生最为悠闲的数年时光。

  此时的刘备,已经在残酷的现实中和屡次失败中惊醒,原来自己追求的那种“外圣内王”,以仁义取得天下,完全是一种美妙的空想,表面的仁义道德,成为了他打造自身形象、争竞天下的工具。

  对“直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的刘表,刘备表面上韬光养晦,发发“骳里肉生,功业不建”的感慨,干的却是到处结交荆州士族和士人,收买人心的勾当,竟到了“荆州豪杰归先主日益多”的地步。

  荆州士人对不思进取的刘表反感甚多,这样一个有雄心的“仁君”实在适合他们的胃口,可曹操大军的南下打破了刘备“和平夺权”的步骤,而刘表的猝死和蔡氏的夺权,使得刘备的处境变得更为凶险。

  没有听诸葛亮的进言,不立刻攻取襄阳,倒不是因为不忍,而是在前有坚城,后有曹操大军的情况下,自觉没有胜算。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之后,联东吴、战赤壁、夺荆南、借南郡、取西川,夺汉中,刘备将天下枭雄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度将刘璋与孙权这样的“盟友”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终于开创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基业。只是早年那个事事以仁德为先、以苍生为重,以信义为本的作风,在蜀汉章武皇帝身上,亦不知还剩下了多少。

刘备是三国最仁义的皇帝,为何被骂伪君子?吕布改变了他一生

  看历史应当用发展辩证的眼光,随着时间推移,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性格作风发生变化,所作所为当然也不尽相同。

  终究,躺在永安宫龙榻上,让后人熟读《商君书》《韩非子》 的帝王,早已不是那个在涿郡慷慨任侠的仁者。

  陈寿《三国志·先主传》将刘备的一生事迹都叙述得很详细,唯独少了论述刘备前后半生大不相同的行事作风,是如何转变的,为什么会转变,才造成了后世论者对刘备观感的大相径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