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罄竹难书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出自哪里)

  罄竹难书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归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释义: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用尽楚、越两地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来就用“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1、 西汉末年,王莽鸩杀汉平帝刘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2、王莽取得政权以后, 对内实行了一系列违背人心的复古改制。 他提出实行“王田”制度, 规定全国民间土地收归国有, 企图恢复古代井田制。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3、王莽另一个经济措施, 是实行五均、 赊贷与六筦,以控制、垄断工商业和放利取息,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4、王莽在钱币制度上曾经四次改革, 每次改革无不是以小易大、 用轻换重来搜刮人民的财富, 弄得社会更加混乱, 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5、王莽又大兴土木, 在长安城南占地万亩, 大修王家的九庙。庙殿建造都是上好木料, 用金铜雕饰,耗费无数金银。 劳累而死的工匠, 尸体堆积如山。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6、王莽又频繁发动侵略战争, 引起了四方少数民族的反抗。 几十万军队连年在边境作战, 开支负担都落在农民身上, 使很多人惨死在残酷的剥削和劳役之中。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7、王莽这些倒行逆施的内外政策,全国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西州上将军隗嚣在讨伐王莽的檄文中,列举了他的种种大罪,说即使用尽楚越两地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之一。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8、后由于广大农民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当时有“赤眉”,“绿林”二支起义军最具代表性,拥有几十万人进攻长安使得王莽政权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要说中国群雄纷争的年代,除了汉末三国以及五胡十六国之外,当属隋末农民起义了。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中国戏剧节提供“秦琼卖马”“隋唐英雄传”等优秀题材外,还诞生了很多广为流传的成语。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罄竹难书”。

我们常说的“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话说自隋文帝归天后,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开始了无休止的庞大工程,从北征高丽,到京杭大运河。公平的说,他一个人完成了几代人的工作。

  但是无休无止的浩瀚工程,让广大劳动人民实在是吃不消了。终于在大业七年(611年),老天爷降下大洪水,直接淹了四十多个郡县,山东人王薄在邹平揭竿而起,拉开了隋末大起义的浪潮。

  在这个时期,谁有力量谁就能当时代的弄潮儿。因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此起彼伏。在这一群人中,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十分强劲。虽然翟让很早就挂了,但是接任的李密却是一个十分了得的大英雄。他带着瓦岗寨一群兄弟不断扩充底盘。很快就拥有了绝对强大的实力,雄踞河南以东。

我们常说的“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这时候,李密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讨伐隋炀帝,这就是由大名鼎鼎的魏征所写的《为李密檄洛州文》,而在这篇文章里,最有气势的话就是: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隋炀帝的罪恶啊,就算把终南山的竹子用完了,也写不完。就算是用东海的海水,也洗不清。

  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罄竹难书”,这个成语。

  一个好的檄文能够带来军事上不能达到的效果,很快收到檄文的各路诸侯,如窦建德、徐元朗等等都上表给李密让他称王。就连后来的唐高祖李渊也来拍了好几下马屁。李密的声势可谓是如日中天。

我们常说的“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不过,英雄往往有着自己的弱点,虽然李密用还未攻下洛阳的借口谢绝了各路诸侯的称王请求,但是心里却日益骄纵起来。

  老谋深算的李渊说,他现在越来越骄傲了,不如我再写一份贺表给他,让他再骄傲下去。于是又命人写了一份马屁味十足的信给李密,信上说,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再也折腾不动了,小老弟,你这么牛逼,后面的大业就你来完成吧。

  从此,李密对李渊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