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开创汉朝以来,他死后无论如何也不知道,其创立的江山210年后,竟被后宫外戚王莽篡夺。后人对王莽大加鞭挞,认为王莽篡位大逆不道,其实江山并不只是姓刘,历史上很多皇帝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帝位,为何偏偏骂王莽?另外,王莽真正篡位表面上是其姑姑王政君所为,但真正源头,还有一个太后。
一帝三后妃
汉朝到了汉元帝之时,西汉的历史实际上已经走下坡路,而且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首先汉元帝迎娶王政君。按常理说,王政君是一个两次嫁人的女人了,汉元帝难道一点不知?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政君还是有很大魅力,赢得汉元帝的喜欢。
后来王政君当皇后,并生下太子刘骛。其实汉元帝不只是有一个儿子,而且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定陶王刘康,生母是元帝妃傅瑶,另一个叫信都王刘兴,是妃子冯媛所生。这两个儿子虽小,但却为后来后宫之乱埋下伏笔,暂且不表。
在汉元帝这三个有儿子的妃子中,傅瑶长相貌美,深得元帝宠爱,其次是冯媛,最后才是王政君。但王政君是皇后,而傅瑶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她想独霸龙床,把王政君、冯媛踩在脚下,但并没有实现她的目标,也说明王政君与冯媛在元帝心里还占有一定地位。
汉元帝驾崩后,太子刘骛继位,也就是史上的汉成帝。王政君被封为皇太后,而傅瑶、冯媛二人只得随儿子到封国生活。
汉朝历史到这里就有趣了。汉成帝居然在位26年,没生出一个儿子,不知道是后宫佳丽原因,还是汉成帝原因。汉成帝驾崩后,没有儿子,但总要找一个刘氏子嗣继位。而此时汉元帝另两个儿子刘康、刘兴也早亡,但他们却留下儿子,刘康子刘欣,刘兴子刘箕子。王政君此时执政,她力主让刘康的儿子刘欣为皇帝,也就是汉哀帝。
按理说王政君让刘康儿子当了皇帝,刘康生母及妃子应该感谢王政君,没成想却引来了祸乱。
并立四太后
汉哀帝他的祖母傅瑶还活着,而生母为丁姬。汉哀帝继位后,按照汉朝的祖制,依旧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皇太后。但他的祖母与生母并没有尊号。这与礼法并不冲突。
王政君当了太皇太后以后,心还算善良,考虑到汉哀帝年龄小,她允许傅瑶和丁姬每10天宫里来探望哀帝。汉哀帝毕竟年龄小,在祖母傅瑶唆使下,他认为自己现在是皇帝了,而祖母和生母地位也应该提高,应该分享他当皇帝带来的荣耀。此时也有人劝哀帝立丁姬为帝太后,但遭到王莽的阻止。面对来自王莽的势力,汉哀帝一时没有办法。
傅瑶本是有心计的女人,她怎么能甘于没有名分。傅瑶就以奶奶的名义,让汉哀帝给她上尊号,汉哀帝知道这是违背规制的,王政君必然不同意,但他还是去找了王政君。被王政君拒绝后,汉哀帝就把老爹刘康追封为定陶恭皇,虽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尊号,但至少与皇帝贴边了,而傅瑶就成了定陶恭皇太后。
汉哀帝也读过书,他为自己的给爷爷和奶奶的尊号找到依据,他认为“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他当皇帝,当然要让祖上也要跟着风光,汉哀帝不顾大臣反对执意下诏封刘康为恭皇,祖母傅瑶为帝太太后,生母就成帝太后。但没过多久,汉哀帝再次封奶奶为皇太太后,这样汉朝就出现了四个太后并存的局面,这在汉朝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既奇怪又令人不解。
汉哀帝也给四个太后规定了称呼,王政君叫“长信宫”,皇太后赵飞燕叫“中宫”,傅瑶叫“永信宫”,他的生母丁姬叫“中安宫”。
终致宫闱乱
历朝历代,皇帝后宫就是很复杂的地方,勾心斗角,争风吃醋,无所不能。并不是女人多了斗争就多,主要还是围绕权力而斗。虽然王政君和傅瑶作为汉元帝的后妃,年龄已经很老了,但斗争并未减退。
傅瑶不是一个简单女人,她封为女人后,多年被王政君压的那口气就发泄出来了。虽然他的尊号还不如王政君,但毕竟是汉哀帝的奶奶,因此,有尊号后,傅瑶就不把王政君放在眼里,还叫王政君为“老妪”,其实她也是老太婆了。
在傅瑶眼里,孙子当皇帝,那么就该轮到刘康一脉了。因此,傅瑶处处排挤王氏家族势力,把王氏家族的官员排挤出朝廷,再换上傅家的人。
王政君最初不服气,与傅瑶对着干,但汉哀帝当然维护亲奶奶的利益。王政君后悔当初把当哀帝选上来。随着王氏家族的衰弱,汉哀帝也逐渐掌握了大权,王政君虽然生气,但她没有实力与傅家对着干了,于是王政君只得默认傅氏掌权,如果王政君再一味对抗下去,恐怕她的命都难保,因此隐忍或许是等待机会也是保全性命的最好方法。
但没成想,傅瑶没有活过王政君,于公元前2年病死了。傅瑶死后也享受到荣耀,能与汉元帝合葬了。汉哀帝命也不长,公元前1年驾崩了。此时汉朝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王政君作为元老级太后,再次出手掌权。她立即封冯媛的儿子刘衎为皇帝。这次王政君吸取教训,绝对不能再让冯媛上尊号了,而且迅速启用侄子王莽,掌握朝中大权。
王莽掌权后,把傅家势力清除的一干二净,并要求王政君把傅瑶的尊号降下来。可怜傅瑶被贬为定陶恭王姬,丁太后继续称“姬”。
可见如果没有傅瑶在宫廷内斗打压王政君,安心当个普通的后宫女人,或许王莽的掌权的可能性不大,与其说汉朝命运就葬送在王政君、傅瑶两个老女人手里,还怪汉成帝没生育能力,也怪女人寿命太长,皇帝寿命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