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的创始人,历来评价都是很高的,史学家认为刘秀不但很有能力,而且很仁义,其他的朝代开国之后大杀功臣的情况,基本在刘秀身上看不到。
相对而言,东汉的开端还是很好的,而且刘秀在选择继承人这个问题上相当的平顺,没有出现什么刀光血灾,要知道以前我们总结过,历朝历代的第二位君主,得位多多少少都有点不正,创始人在选接班人的时候是很难的。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是玄武门之变把自己哥哥弟弟杀了得来的位置,宋太宗赵光义呢?他又有烛影斧声之事,他似乎是把他亲哥哥杀掉才登上大位的,甚至明成祖朱棣有靖难之役,而清太宗皇太极呢?更是把他父亲最钟爱的女人逼死了。
算来算去,也就是东汉的第二代君主继位相当的顺利,没有任何问题,这其中既有刘秀出色的政治安排,也有刘秀原来的皇太子刘疆高超的政治智慧。
在历朝历代,太子这个位置都是太敏感了,按道理讲,太子作为储君是国之根本,谁都知道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那么一路大臣自然要奉迎巴结。
但是反过来讲,皇帝的其他儿子也有觊觎之心,想着有没有可能给太子找点事,给他挖个坑,然后把他废掉让我当太子,皇帝本人有时候对太子也忌惮,有没有可能太子觉得等待时间太长了,想找个机会把老父亲我做掉,然后自己上位。
所以太子这个位子实际上是很难做的,尤其是你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之后,刘秀称帝之后,立了自己的夫人郭圣通为皇后。
郭圣通是河北豪强之子,号称是带着10万人马做嫁妆,嫁给刘秀的,刘秀后来能迅速起势,也是因为他和河北的豪强结合得很紧密。
小的时候刘秀有过一个愿望,说这个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但是在做了皇帝之后,他还是不得不把皇后这个位子给郭圣通,因为相对于郭圣通,阴丽华出身太平凡了,不能给他带来加持。
那么自然皇后立了郭圣通,那么郭圣通生的嫡长子刘疆,就被刘秀很早地立为了太子,本来刘疆的位子是很稳的,一方面,刘疆这个人不像那种纨绔子弟,每天没正形,刘疆这个人还是很聪慧的。
另一方面,刘疆的母亲是正宫娘娘郭圣童,自己的舅舅家又非常有实力,对东汉王朝的开国有莫大的功劳,自己又是刘秀的嫡长子,从哪个角度上讲,他这个太子之位都是稳稳的。
然而到了刘秀晚年,他对自己身后事做了政治安排,刘秀突然把郭圣通废掉了,立自己的初恋情人阴丽华为皇后。
有人解读说,刘秀这个人真是重情重义,你看从小就是说娶妻要娶阴丽华,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立阴丽华为皇后,到了自己晚年,大势已定的情况下,还是要给阴丽华一个名分,要把皇后之位给她,刘秀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皇帝。
刘秀做这样的安排,是有这方面的考量,但这绝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皇帝,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他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在我身后,到底哪一方势力能够掌管天下。
刘秀考虑的是皇后郭圣通的娘家势力太大了,咱们知道,整个西汉外戚专权是非常严重的,从最开始刘邦死后,国家大政就归了吕后了,到最后为什么有王莽篡汉?因为王家也是太后,权力都被外戚所把控了。
终西汉一朝,至少有四五个以上大的外戚家族,这使得西汉的政治生活非常不正常,皇帝经常性的大权旁落,所以刘秀就要考虑这个事了。
虽然自己跟郭圣通夫妻多年,关系不错,生了很多子女,大儿子刘疆人品出众,自己也很喜欢,但问题在于郭家是河北豪强对东汉开国有莫大的功劳,他既是功臣又是外戚。
说实话,对于这样庞大的集团而言,刘秀一旦要某一天撒手人寰了,绝对的妥妥的朝政会被他们所把持,那么未来东汉就会走跟西汉一样的路子,又是外戚专权,说不定将来就不是王莽篡汉了,那是郭莽篡汉了,所以刘秀是非常忌惮这个事情的。
因此他也算是忍痛做出了一个决定,挑了皇后郭圣通几个毛病,说她太飞扬跋扈了,平时把自己搞得跟吕后一样,所以她不适合当皇后,把她废了,那么把郭圣通废了之后,捎带脚正好,自己的初恋情人阴丽华空着,把阴丽华立为了皇后。
咱们以前讲过,中国古代没有一夫多妻制,我们那个制度,叫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单普通老百姓人家是这样,皇帝家也是这样。
什么叫一夫一妻多妾制呢?是一个丈夫只能娶一个老婆,这个叫正妻,你作为有钱有势的男人,你可能娶了很多小老婆,那些都叫妾。
从家庭结构来讲,妾是你和你夫人共同的仆人,他们根本就不是主子,家里只有两个主子,一个叫夫,一个叫妻,那么在皇家,正宫娘娘那就是妻了,正宫娘娘生的孩子那叫嫡子,所有的妃子,甭管你是贵妃还是什么嫔位的,你生的孩子那都是庶出的,不是嫡子。
中国古代立太子讲究的是立嫡,而不是立长子,只有正宫娘娘生的第一个孩子,那叫嫡长子,他可以被誉为皇太子,其他的,哪怕你这个孩子年龄比嫡长子大,对不起你是庶出不是嫡出,你没有资格。
但是现在有个麻烦事了,正宫娘娘是郭圣通的时候,她的大儿子刘疆那是妥妥的嫡长子,可是正宫娘娘被废了,皇后变成阴丽华了,那么嫡长子要不要变呢?也要变的。
咱们中国古代立法讲得很清楚,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你母亲是皇后,你的儿子就是嫡长子,那么你母亲不是皇后了,对不起她生的孩子就不是嫡长子。
所以马上出现一个问题,虽然刘秀没有把太子刘疆废掉,但是刘疆自己马上明白这个事了,一方面从理法上讲,他已经不是嫡长子了,皇后变成阴丽华了,阴丽华生的大儿子刘庄才是嫡长子了,他作为太子的这个法理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刘疆自己也明白,为什么要把他母后给废掉?是夫妻感情不和吗?当然不是了,刘疆都想,我父亲是不是为了把我废掉才把我妈废掉的。
为什么呢?其实前朝有这样的故事,当年汉景帝刘启,最早立的太子不是后来的武帝刘彻,是另外一个人。
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刘启想废太子,怎么废呢?人家太子又没有做出什么夸张的行为,汉景帝想了个釜底抽薪的方式,他把原来那个太子的母亲废掉了,立刘彻的母亲为皇后,然后昭告天下,对不起因为皇后换人了,所以嫡长子就得换人,所以太子就得换人。
就这样,顺顺利利地把刘彻立为了皇太子,后来变成了汉武帝,刘疆一想,五帝的事没隔多长时间,谁都清楚,不光我知道,满朝文武也知道,大家肯定清楚,刘秀为什么要废皇后?在这个状态之下,刘疆的位置就变得很尴尬了。
刘疆心想,我要还在太子这个位子上赖着,那说不准将来有多少人弹劾我,我还莫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我不提出来,人家就会挖好几个坑构陷我,然后说我有罪,把我从太子位子上拉下来。
所以刘疆马上给刘秀上了个表,说你看一方面,我母亲已经不是皇后了,我不是嫡长子了,法理上我不能再干太子了,另一方面我感觉我这人才疏学浅,胸无大志,我比我弟弟刘庄差太远了,所以我想请辞太子这个位置。
刘秀一看,儿子刘疆上了这么一个表,心里还多少有点不忍,说你看刘疆没犯什么错,干了十几年太子一直规规矩矩的,我是考虑到他舅舅家势力太大,怕这个政权有危险,我把他母亲废了,你说我再把他废了,有点太不人道了。
所以刘秀反而就没有批准刘疆的请辞,但是刘疆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刘秀的政治安排,那不是一时兴起,说我今天想立就立,明天想废就废,他是有着深入考量的,今天虽然不废我,但废我那是迟早的事。
所以在未来的两年,刘疆不断的找机会,就上表给刘秀,跟他言辞很恳切的讲,说我真是能力不行才疏学浅,不如我弟弟,我也没有什么胸怀大志,我也不想当个皇帝,我就想踏踏实实的度过这一生就算了。
最终刘秀感觉到,刘疆一切都出自于真心实意,并没有赌气的成分在,所以两年之后,刘秀正式下表,把刘疆的太子废掉,另立他为东海王,而立了阴丽华的摘子刘庄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但是由于刘疆几次三番的辞太子这个事,使得他在刘秀和刘庄心目中形象都不错,这对父子皇帝感觉到,刘疆这个人真是挺好的,不恋权位,所以两任皇帝都给了他很多赏赐,别的诸侯王可能给3个县的俸禄,直接给他6个县的俸禄。
刘疆虽然没当成皇帝,但是这一生过的也是荣华富贵,相比于被杀死的建成元吉,匡胤,允炆,以至于阿巴亥,辞任太子的刘疆,真是有大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