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登基后,就开始清算,手下的功臣先清点一遍,看看哪个有威胁,杀。刘邦的心狠是有目共睹的, 而最悲情的莫过于韩信。
不过刘邦虽然杀了很多功臣,但是还有幸免于难的,一个是张良,一个是萧何。
同样是开创汉朝的大功臣,为什么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呢?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不尽然,张良比韩信还张扬,而且是个标准的“愤青”。
张良是韩国贵族,秦国灭了韩国后,张良就走上一条复仇的道路,让他一战成名的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行动,不过行动失败了。
后来张良混在起义的队伍里,一开始遇到刘邦,就投靠他,后来遇到项羽,他认为项羽势力更大,更能帮他报仇,就投奔项羽。
当然我们知道张良最终跟了刘邦,但刘邦心里也有了“暗刺”,刘邦那么小心眼他能不介意吗?有了“暗刺”就会有防范之心。
刘邦既不信韩信,就不可能一点不疑张良,但张良比韩信通透,他知道刘邦对他的防范之心。
刘邦对张良说:“齐国的土地你随便挑吧!”
张良看穿了刘邦的心思,刘邦先将齐国许给韩信,又给张良,是想让他们两虎相斗,互相牵制,张良说:“齐国的土地我一片也不要,我与你相识于留,我对那里很难忘记,你封我做个留侯吧!”
张良大打感情牌,刘邦果然封他为“留侯”。
后来张良说他身体不好要告老还乡,专注于黄老之道,开始练气功,刘邦一看他名利心这么淡应该对他没威胁,就放过他了。
张良并非最典型的例子,最典型的是萧何。
萧何可谓是唯一的善终者,他不用像韩信一样,明明最能干,却死得最惨,也不用像张良一样放弃仕途才换来一条命,萧何只放弃了一样东西——节操,然后居然活得最好。
萧何曾经是刘邦真正信任的人。
萧何早年经常资助刘邦,刘邦是个无赖,不怎么干活,到处蹭吃蹭喝,他没少蹭萧何的酒。
萧何月下追韩信,奠定了刘邦的七分天下,又设计杀了韩信,可谓跟刘邦同穿一条裤子。
但刘邦还是怀疑过萧何,有段时间刘邦问:“萧何最近在干什么?”
萧何就知道:不好,刘邦要对付他了。
于是萧何开启了吃喝玩乐,成为地方恶霸,毫无节操的生活模式,刘邦平叛后回京城,很多百姓拦路告状,说萧相国强买强卖,把老百姓田宅都拆了当土地种,让老百姓无家可归。
刘邦想了想,就笑了,他略略责备了萧何几句,心里对萧何的戒备就少了几分。
有一次萧何对刘邦说,说长安狭窄耕地不多,我看皇家猎苑不少空地,不如让百姓进去耕种算了,不收他们官税了。
刘邦一听火冒三丈,让人将萧何拖出去打,过了一会又不让打了。
刘邦认为,萧何如此贪心,连刘邦的地都敢算计,说明这人贪的是利,而不是天下,那他没什么威胁,而且萧何也不得民心……刘邦就怕那种收买人心的主,既然喜欢钱,那好办,钱刘邦都可以给他,唯独权力……
后来萧何成了西汉的巨贪,这对他的历史名节是一种影响,但也正因为他放弃了大丈夫最重要的东西——口碑,就跟妇女放弃贞操一样,没了这种东西,也就对刘邦构不成威胁。
萧何放弃了名声,放弃了民心,才成功消除了刘邦的戒心,也留下他一条性命。
所以萧何的名声在史书上略有瑕疵,但他却是活得最好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