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2、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3、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4、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窰沟。
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7、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8、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9、——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0、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1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3、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摸鱼儿·午日雨眺纳兰性德〔清代〕
16、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
17、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8、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唐代·李隆基《端午》
20、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二、端午节的诗有哪些
1、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5、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7、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9、——宋 文天祥《端午》
10、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1、端午节源于中国,本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2、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1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4、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5、俗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在古代,端午这一天大人常饮雄黄酒,而小孩则用雄黄酒点涂于额头、手心等处,用以除虫辟邪。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7、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1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9、——宋 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20、翻译: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三、关于端午诗句 古诗大全
1、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
2、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3、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8、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9、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0、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以端午节为背景,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全词运用对比手法:上阕以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以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同时上阕的“处处忙”与下阕的“无人解”又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淡忘了端午节浓厚的历史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
13、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4、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5、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6、泰一扶皇运,真人感赤精。更逢端午节,君德万方明。
17、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1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9、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2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四、搜索端午节的古诗
1、——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2、五月榴花**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如下:
4、——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5、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6、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7、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8、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9、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10、《端午》诗人: 丘葵朝代: 宋代
11、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14、——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15、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6、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17、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18、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9、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20、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五、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2、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
3、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4、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
7、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8、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9、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10、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11、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12、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3、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4、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15、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6、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17、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宋代·欧阳修《渔家傲》
18、铁幕欲破川普狂,堵炎黄,扼友邦。贸易苛求,万亿凌华商。为争国运严死守。天欲堕,待儿郎。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20、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