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3、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4、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5、“分享到朋友圈”可自动收藏,“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可自动加入收听。
6、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7、整首诗虽然是一首悟道诗,却没有悟道诗那种索然无味、枯燥的感觉,一个“嗅”字将整首诗都显得生动起来,更是将尼姑的形象具体化:她不是一个常伴青灯、刻板、不食人间烟火的尼姑,她是一个心中有花、活泼、自在又有生活情趣的少女。
8、这让我想起《空谷幽兰》一书,这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记录他在中国寻找隐士的书籍。在作品中,比尔波特提到寻访隐士之前,以为他们的处所“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然而现实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他们有的隐于闹市,有的隐于寺庙,有的隐于深山过着原始的生活。这也说明道法在于心,无关乎场所。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唐代大诗人李白,性格洒脱,喜欢四处游历,每到一处名山胜水,他就会诗兴大发,留下佳作。李白去过庐山、华山、终南山、蜀山、敬亭山等处,可谓多不胜数。
13、我们无论是否意识到,其实自己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种精神的极致,却总是失之交臂而茫然无所得。只有在偶然回首之间,才看到窗前绿意满枝。
1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16、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17、而且出处也不是我们常听说的《全唐诗》《全宋词》《宋诗选》等书,
18、《望洞庭》(唐)刘禹锡
19、这首禅诗,没有直接下禅语、说禅理,而是不落言筌,绕路说禅,以鲜明的形象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二、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很多
1、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2、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5、身世百年真一肋,夜深起舞不胜情。
6、第日落的过程完整,从夕阳还在天边,到夕阳露个头,最后夕阳完全落下了。
7、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8、一首悟道诗写得如此富有感情,实在难能可贵,能得以千古流传,幸哉!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9、外求不得,于是反思内省。为什么是在“归来”后才发现了枝头的春色而不是出门之前就发现了呢?
10、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1、真正的敬亭山在大家面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李白的喟叹。他把自己的人生际遇、感情经历彻底地投入进去,才有“不厌”的感慨。
12、《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唐代:李白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7、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18、诗词中的中国·声音合辑
19、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2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小学
1、西方人说“上帝在你心中”;中国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道不远人”;孟子也说“道在迩而求诸远”。自己才是灵魂的主宰,越是外求离正路越远。
2、《望岳》唐代:杜甫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登大伾山》·王守仁(明)
6、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7、人的佛性只是偶然地显露,刹那间若有所悟,随即悄然,仿佛它从来都没有来过。
8、迤逦堆阜属,萧条茆叶黄。
9、《竹窗随笔》载某古德诗:“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
10、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1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2、《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13、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1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5、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李冰,黄绪明(副会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宋高玉)更新中……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7、唐代写山水诗的文人很多。有写塞外山水的,有写隐居山水的,还有写太平盛世游山玩水的。和这些诗人相比,李白的山水诗更有气势。
18、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0、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四、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还有哪些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4、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6、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7、关于春天的30句古诗,哪一句醉了你的心?
8、喜欢就请喝一杯咖啡吧!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1、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
12、等他们一旦归乡,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苦苦寻觅的,其实本身早已具备。归乡后的生活,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13、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14、——《归嵩山作》·王维(唐)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6、淘诗词是以北京几所名校大学生为基础的一个年轻、公益性质的诗词平台。舍号情真,只待您的美丽参与!
17、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18、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19、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0、神照本如的:“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五、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1、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2、中国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一些优秀诗人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一起来看看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3、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4、《关山月》唐代:李白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5、持续关注每天不一样的精彩
6、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一座孤峰冲云宵》:梵净山金顶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金顶海拔2500多米,从峰脚到峰顶垂直高差94米。目前,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8、李白鼓励大家向困难发起挑战,攀登蜀地的名山大川,体会无所畏惧的英雄豪情。蜀道不是让人畏惧的险境,而是激发人生远大志向的征途。
9、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10、《饱览山川秀色》:中华山位于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与碧江区马岩乡九龙洞一山之岭。盛唐时期公元868年9月19日中国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到江南巡视路过此地,见其山直插云霄,风光独特奇丽。故此,武皇便钦此山为中华山。
1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对于此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已经皈依佛门的尼姑趁着春季到来离开寺院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却一无所获,当归途中遇到一棵梅花树时,
16、世人求法往往求诸于心外,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1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作者):王之涣 (解释):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8、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1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鲁山山行》·梅尧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