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的来源
1、章寿l罗满昌l刘成宏l丘廷荣
2、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3、中华神龙文轩作家l上海诗社I
4、《尚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史记》中引孔子的话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说的就是诗歌是用来调节情绪,慰藉心理这个道理的。如何理解呢?
5、写格律诗就是格律诗,历史上格律诗辉煌,后人一般不能至及。
6、脚儿斑斑,斑上梁山。梁山大斗,一石二斗。每人屈脚,一只大脚。
7、诗起源与文字形成形不成的时代,古时候人们一起劳动生活,有些重体力的活相互鼓劲的发力声音,漫长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夯歌。
8、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馀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9、我们今天看到的诗,先是口头文学,乐歌的形式。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只能保存在文字的形式里,口口相传,因此,文字的出现,就有了诗,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
10、5月17日江荣清“百年庆“律诗体会
11、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12、11月30日边义谈诗的起承转合
13、中国作家万里行l中国诗书画l
14、《诗经》以前文献中关于诗(原始歌谣)的记载
15、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16、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17、(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18、王诗睿:“硝烟”一直都在
19、新世纪来了,新时代来了。与时俱进赋予青年一代新的使命,科学发展号召青年奔赴全面小康的征途。作为青年的我们,时刻准备,奋发图强。江山多娇,牡丹尽展风流,锦锈中华,黄花迎霜斗放,壮美山河,梅香笑傲冰雪。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是一个各展其姿、各尽其才的希望时代。正值青春的我们,不要彷徨,不要虚张。看前方红霞烂漫,日正东升,希望,在东方的民族燃烧,用热血沾亳,挥洒人生豪章,把壮志煮酒,笑看今朝风流。
20、关于这方面,鲁迅先生曾经有过一段论述。他说:人类在未有文字前是先有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来,也没有法子记下来。我们的祖先原始人最初是不会说话的,为共同劳动的需要,要发表意见。假使大家共同抬木头感到累了,突然有一个人喊了一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那个人就是作家。这也是文学,他也就是文学家,是属于“杭育杭育派”。
二、关于诗经中诗歌的来源
1、比如:1)弹歌|佚名〔先秦〕
2、离开身体苦酒满杯;活在主里喜乐洋溢
3、劳动时的呼应,(为了动作的整齐、配合)形成一种调子,可以传唱出来。这里举例二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时候,我家乡来了一群浙江的凿山工,就是开凿石头的,他们在打钎凿山,然后放炸药爆破,嘴里都会唱着一种调子,我是听不懂的,但很有节奏,也不会打到另一个人的手。另外,我们家乡端午划龙船半个月后,谢彩的时候,一个老者站在船头,手拿一挂特定的绿植,唱一种我们当地的古老歌谣,其余人息桡呼应,唱完后,大家抬着上岸的龙船绕村子一周,再将龙舟安放于村子的祠堂,敲锣打鼓放鞭炮。我想,这觉得他们吟唱的句子就是古时候传下来的祭河神之诗。
4、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5、从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断竹》应当是大声喝斥,以赶早乌鸦;《击壤歌》里的歌词已经成形,应当是后人伪作。《南风歌》更是如此,明显带有知识分子的痕迹。如果《卿云歌》所载无误,那么显然在卿云歌之间就已经存在诗歌了。
6、写好了格律诗行数短,单行字少,读之又顺口。
7、后来许多选集家继刘勰的搜罗古佚的工作,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冯惟讷《诗纪》诸书都集载许多散见于古书的诗歌。不过近来疑古风气大开,经考据家的研究,周以前的历史还是疑案。至于从前人搜罗古佚诗所根据的书,如古文《尚书》、《礼记》、《尚书大传》、《列子》、《吴越春秋》之类大半是晚出之书。于是《诗经》成为最可靠的古诗集本了,也就是中国诗的来源了。
8、所谓“邪许”意思如同后代集体劳动(如抬木头、打夯)中的劳动号子,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
9、“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10、7月19日莫洪飞典为我用
11、定义是揭示事物本质和特征的短句。据此我给诗歌所下的定义是:激发而出的灵感、激情、提升为最佳的韵律、节奏和形象、精炼、艺术的短句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语言学中的诗歌,也是诗的本质。另引以下揭示诗歌本质的定义,供读者参阅:
12、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3、四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14、0迅速观察当时的现场及周边环境,扑捉相关的典型景像,以辅助揭示本质。
15、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诗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争来争去,终不得要领。如果他们先把“诗是怎样起来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16、(摘自台中市召会周讯第912期)
17、诗歌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诗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18、2)、"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汉书·艺文志》
19、6月21日灵子浅谈诗词点评
20、第三是“衬字”。“衬字”在文义上为不必要,乐调曼长而歌词简短,歌词必须加上“衬字”才能与乐调合拍,如《诗经》、《楚辞》中的“兮”字,现代歌谣中的“咦”、“呀”、“唔”等字。歌本为“长言”,“长言”就是把字音拖长。中国字独立母音字少,单音拖长最难,所以于必须拖长时“衬”上类似母音的字如“呀”()、“咦”(e)、“啊”(o)、“唔”(oo)等以凑足音节。这种“衬字”格是中国诗歌所特有的。西文诗歌在延长字音时只须拖长母音,所以无“衬字”的必要。
三、杭育杭育派认为什么是诗歌的起源
1、长江流域的《看见她》可以流行于南京的一首为例:
2、首先,我们要搞清一组问题:在远古时代,诗与歌是一体的,诗与歌都是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与表演中,那么问题来了:是诗在前,还是歌在前(这又是一个蛋与鸡的问题)?其次,歌与乐,声乐、礼乐,歌是可以传唱的,那么就是,先有音乐、乐感(劳动号子,船歌、杭育杭呦等),再有韵律的诗吗?
3、同样的情形还有白居易。我们了解的范进,经历了30多年科举之路的艰难跋涉后,54岁的时候,也就中了个举人,还喜极而疯。白居易在29岁就中了进士,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大唐王朝,中进士的人都要在西安的大雁塔上题下自己的姓名。这时候,白居易就作诗了,他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以此,来表达自己快意的心情,纪念生命的高光时刻。
4、汉代产生的“乐府”,也是合于乐可以唱歌的诗。最初它并不是诗歌,而是由汉武帝开始创立的音乐机关。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汉武帝建立这样专司音乐的官府,制定乐谱、搜集歌词。
5、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神的子民经历这样一位是爱的神,这样一位有智慧、经纶的神,这样一位在我们身上有旨意的神,他们愈经历就愈产生经历中的赞叹,赞叹到高峰就只有诗词歌赋能将这个赞叹表达得淋漓尽致,且精粹、流传并洋溢。所以,在旧约中从创世记到以斯帖记都属于神与人联结的历史。在这些历史中,从约伯记开始,就有五卷书是专专的说到在这一大段的历史中他们经历了神自己而产生的赞叹,洋溢到最高处而成为诗词歌赋。这五卷已经反映了神与人联合的历史整个过程中对神的珍赏。
6、(附2016年至今的演讲、讲座题目)
7、时代在发展,信息在飞速传播。今天,网络上的诗人、写手、创作者众多,这是历史上诗歌最繁盛的时期。我们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流派共存的局面,怎样从诗歌的源头汲取营养,值得当代诗人思考。我们的诗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诗歌的主旨与诗歌传统不能丢,《诗经》中对自由、天真、美好的向往,对社会的批判、刺讽的功能不能丢,我们通过诗学的传承,将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特色发扬光大。
8、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他的意思是说,“诗”字最早见于《虞书》,所以,诗大抵起源于虞。这种推理显然很牵强。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便不以郑说为然:
9、朱熹在《诗序》里引申这一段话,也说得很好:
10、1月4日火焱(马燕)浅看宗教与诗词
11、到诗的最后,推出一个高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自己要实现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志向就跃然纸上了。
12、11月9日周海燕元人小令的艺术性
13、踢踢脚背,跳过南山。南山扳倒,水龙甩甩。新官上任,旧官请出。木椟汤罐,弗知烂脱落里一只小拇指头。
14、神造了声音穹苍满了歌唱赞美
15、这话比较合理,虽也是捕风捉影,仍不失多闻阙疑的精神。从郑序出发,许多学者想在古书中搜罗实例,证明虞舜以前已有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根据《吕氏春秋》、《周礼》、《尚书大传》诸书所引古诗说:
16、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
17、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18、4月19日周拥军诗词中的“碍理”说
19、1月11日于洋律诗的写作技法
20、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四、诗经的介绍资料和诗歌的起源
1、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伦,神人以和。’
2、这首为人们广泛传诵的诗中,用白日、青山、黄河、碧海等这些在大自然壮观的景物启示下,开拓了诗人的思想境界,而这种思想境界,又只有同这些景物融合起来,才显的更为阔大、高远,诗意浓雾,含义深刻,而情愈深 。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3、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丈人丈母没在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价。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隔着竹帘望见她:白白儿手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去说与我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
4、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5、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6、但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喝酒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而作诗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7、2月1日刘成宏文心养江山
8、回答:写诗其实说白了就是用短小的篇幅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但必须在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加一些自己想象和幻想来开拓意境,从而是反映的生活,更生动、更突出。
9、诗歌虽已独立,在形式方面,仍保存若干与音乐、舞蹈未分家时的痕迹。最明显的是“重叠”。重叠有限于句的,例如:
10、当语言出现的时候,歌自然也有丰富的语言发音做为填充。而部落的首领在祭祀,战争期间,自然也需要这种充满情感的表达方式。
11、0诗(poetry)可说是以内容极强烈意义的语句为情绪的淋漓尽致的表白。原来Poet(诗人)是Maker(创造者•笔者译)的意义,在于神是天地的造物主,自然也是诗人(Poet)。
12、“诗歌”这个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能配乐的韵文叫做“歌”,不能配乐的韵文称为“诗”。“诗”和“歌”从开始产生时,就象孪生兄弟一样亲密无间。
13、东边来了一个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淀粉擦,雪白手,银指甲;梳了个元宝头,戴了一头好翠花;大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她;洋钻手圈就是她!
14、原野l池朝兴l朱荣兴l黄山松
15、6)、“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诗礼传家,诗书载道。
16、个人意识愈发达,社会愈分化,民众艺术也就愈趋衰落,民歌在野蛮社会中最发达,中国边疆诸民族以及澳非二洲土著都是明证。在开化社会中,歌谣的传播推广者大半是无知识的婴儿、村妇、农夫、樵子之流。人到成年后便逐渐忘去儿时的歌,种族到开化后也逐渐忘去原始时代的歌。所以有人说,文化是民歌的仇敌。近代学者怕歌谣散亡了,费尽心力把它们搜集写定,印行。这种工作对于研究歌谣者固有极大贡献,对于歌谣本身的发展却不尽是有利的。歌谣都“活在口头上”,它的生命就在流动生展之中。给它一个写定的形式,就是替它钉棺材盖。每个人都可以更改流行的歌谣,但是没有人有权更改“国风”或汉魏《乐府》。写定的形式就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威。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诗歌起源于劳动,生活。上古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种有韵律。在人类社会出现文字之前,就已经有了口头创作的歌谣了。鲁迅先生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原因有二:其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其原始民族对于神明由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皆出现于先秦时期,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18、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
19、先民的创作是自己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体现,今天的诗人需要走进乡野与农村,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只有自己深入了一线,那样的诗歌才有感染力。
20、麟之趾,振振公子,吁嗟麟兮!
五、俄罗斯诗歌的起源
1、《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已经脱离了歌的范畴,明显是民谣,而用是“谣占”,演变成诗了。
2、诗歌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主恢复中的诗歌更是仅次于圣经的经典,绝大部分的聚会,都会唱诗歌,藉着唱歌挑旺我们的灵,也藉着诗歌为信息的负担、主的说话铺路,它也是生活中与主亲近最好的凭藉。但是少有人真了解每首诗歌的背景,作诗者的负担、经历和它要给我们的启示。为了拔高聚会中的唱诗,生活中的爱诗,在一切环境中的经历诗,自本周起,特辟一专栏介绍诗歌,以帮助圣徒。此次先以台中全时间追求的一篇关于诗歌的信息为起头,盼能引起您的共鸣。
3、那么,人类唱歌的时候为什么要作诗呢?
4、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皆出现于先秦时期,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5、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此外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加上道家的、佛家的相互融合,诗学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与美学品格:哲学思辨上的得意忘象、越名任心的精神追求、象外求象的审美转换、诗外之旨的笔情意趣,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继承自《诗经》以来的光辉传统,必将指导与促进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的诗歌发展,这既是源也是流,渊源流传,经久不息。
7、这种折衷说以美国基特里奇(Kittredge)教授在查尔德的《英苏民歌集绪论》中所解释的最透辟,现移译其要语如下:
8、我自己在四川北部也听到一首:
9、同样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还有曹操,我们可以拿他的《短歌行》来理解。诗的开始他就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看意思是有点郁闷,感叹人生苦短。
10、(每周一晚8点同步转发讲稿)
11、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就有大量的精美的民歌出现了,大部分都与劳动生产男女爱情有关。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了解民间的风土人情主动收集这些民歌汇编成集,就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2、你有否发现,一个人一离开身体,一下沉,最显明的就是没有歌了,脸上、口上都没有歌了,如果有的话就是苦酒满杯。唉呀!我觉得这个词真好,非常表达传道书上的人生,但是对我们来说,没有这个东西,我虽然有喜乐的酒,但还不敢说满杯,至少也有一小滴。我们的命不是苦酒满杯;我们的命注定喜乐洋溢。这就是诗歌的由来。作为一个神国的子民,我们要会唱歌,我不是说一定要会五音齐全的唱歌,你只要会唱就行了,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要作一个爱唱诗的人。(请唱一八九首)。
13、先民创作诗歌的意义
14、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
15、少卿l彭彪l梦飞l山越夫
16、12月21日孙忠凯谈当代诗词创作
17、到了使徒时代,在书信里,我们看见保罗也是一个会赞叹的人,譬如在罗马书第十一章,当保罗写完了九~十一章,写到耶稣如何一下子临到犹太人,又一下子临到外邦人,一会儿又回到犹大。唉呀!这是何等的智慧,写到这里,他就没有办法再写下去了,就在三十三节那里赞叹起来。那一段也是诗歌的体裁,他说:“深哉,神的丰富、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道路何其难寻!谁曾知道祂的心思,谁曾作过祂的策士?谁曾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因为万有都本于祂、藉着祂、并归于祂。”一讲到这,谁都没有办法控制。
18、2022年5月28日17:14:03
19、这是一首庆贺打猎的凯旋歌,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欢欣鼓舞的神情。其他舞歌多类此。题材总是原始生活中一片段,简单而狂热的情绪表现于简单而狂热的节奏。
20、中外文艺名家l中华网络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