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生活的古诗
1、孩子们还有繁重的劳动。诗人多不爱写干活,虽然我们有理由疑心旧时儿童承受了极大的劳动负担。沈千运发愁的是“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辛弃疾家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女孩们则习学缝补刺绣:岑参“主人小女能缝衣”、白居易“小女夜缝裳”、辛弃疾“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至于丘为“稚子呼牛归”、杨万里“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崔道融“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讲的都是牧童。诗里也常写到门童、童仆,诗人多不正眼看他们,因为他们只算得上是符号。
2、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4、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5、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如果你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可以不用背诗,上学后老师教什么学什么,孩子能学什么就学什么,能学多少就算多少,这样你也舒服,孩子更舒服;
8、但孩子所有的知识,却像江水一样,像高楼地基一样,从零开始,从一到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去积累。
9、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0、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1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3、女德|梅贻琦|林奕含|女性与饭局|钱理群|畅销书|高考恢复40年|周作人|衡水中学|读书日|不想工作|人民的名义|平庸之恶|假课文|养猫|自闭症|法律与舆论|春日赏花|原生家庭|2084|婚外恋|性教育|古典诗词|刷热点|安·兰德|“爱国主义”|共享单车|胡适|国学低俗化|弟子规|2016年度好书|人生无意义|朋友圈|黄永玉|高房价|篡改历史|抑郁症|沈石溪|心灵鸡汤
14、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16、如果你想让孩子热爱土地,专心务农,可以不用背诗,让他学种庄稼好了;
17、一是学前儿童听不懂诗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白白浪费儿童此时博闻强记的黄金时段。孩子们这个时间背熟的东西,不管是诗词、歌谣、短文、顺口溜,一直到老,都会轻车熟路,张口就来。
18、如果你想让孩子十八岁以后不再上学,可以不用背诗,到年纪外出打工挣钱就是;
19、另一方面,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应变通,不能只管填,要看鸭吃不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喜欢吃什么等,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技术。教育的对象是有思维有血肉之躯,与鸭是截然不同的。
20、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二、有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1、滔滔长江是由千万条河流汇集而成,源头仅仅是一眼山泉水而已;
2、君车出行图飞鸿飞落红尘中,浮云伴我来纵横。名利场中无功德,坎坷路上尽奸佞。为福万民始操戈,莫以成败论英雄。待到神兵从天降,风卷残云破敌营。江阁远眺图*赠石重十年常怀百年忧,独自踏歌天边走。天公今霄忧似我,寒星万点漫北斗。似水流年流神韵,如歌岁月忆旧友。心中几多爱和恨?今生难得再回首。出行图风流倜傥任潇洒,不负青春好年华。三载光阴似流水,一朝伤心如乱麻。我随大军去东征,何人伴君去西伐?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我们把孩子自己找野外美食的诗句单独拎出来。不消说,孩子们酷爱采树上的果实,如陶渊明“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白居易“稚女弄庭果”。范成大诗说:“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这是讲吃茅针、蓬蘽,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人也做过一模一样的事,我们由此推想,古代孩子很可能也同样在地里偷拔过萝卜、摘过西瓜。另外还有种更加新鲜有趣的美味,郑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5、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6、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7、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9、如果你想孩子以学武为主,可以不用背诗,让他锻练身体好了;
10、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不让孩子学习,将是名副其实的“父之过”!
1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在往昔的文章中,周作人也提到一些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瑞士心理学家查理波都安写就的《心的发生》。这本书“以科学家的手与诗人的心写出儿童时代的回忆”,在周作人翻译的《访问》及零星片断中,波都安认为儿童的心灵存着“神秘与苦痛”、“锐敏而活泼”的情感,是“一种研究心,一种好奇心,略有点不健全,或者性质上还带点残酷及他害狂的”。
13、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14、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15、可以说是所有孩子最快乐的一天。
16、三是诗背多了,随着年纪增长,理解能力也大大增强。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会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
17、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8、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19、更早时,周作人已在《童话略论》中提到安徒生,而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到《随感录二十四》,他渐渐从戈斯(Gosse)对安徒生的评传中提炼出“小野蛮”这个重要概念:“他能用诗人的观察,小儿的言语,写出原人——文明国的小儿,便是系统发生上的小野蛮——的思想。”
20、诗,当有意欲为外人道的情
三、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3、就算孩子侥幸存活下来,也可能遇到亲人去世的情况。有孩子的父亲去世,诗人朋友满怀嗟叹的,如陶渊明“娇儿索父啼”,沈佺期“幼子路人悲”,张籍“幼子见生才满月”,张祜“扶床稚齿已能啼”。还有诗人的爱妻去世,诗人心里忧愁,看着孩子伤心而一发悲不可抑的,如白居易“稚女未胜哀”,孩子没人照看,白居易只好“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元稹“娇痴稚女绕床行”“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吴伟业“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4、如果“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让孩子天生为神童,只怕是望着“天上掉馅饼”。
5、既为“杂事诗”,当不能脱离周作人杂诗的体系。他在《杂诗题记》中论述了自己杂诗的一大特点是杂,“文字杂,思想杂”,可说是极新的部分;而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旧的,中国诗人最古的那一路思想——忧生悯乱。张中行评价苦雨斋杂诗,说“杂,底里有个一以贯之,是想了解‘人’。”而周作人又将忧惧视作古今无拘牵的情感通路,略有不同的是古人是“事后的哀伤”,我们是“将来的忧虑”,所谓“人情”并无二致。“嘉孺子”的情感就以“无间高下人同此心”的思路取代或置换了前期贯彻的“小野蛮”的思路。在丙戌杂诗中有一首《童话》,更确切地宣布了这种转换,诗中说道:“人情爱弱小,牛马任所为。非不知烦恼,乐此不为疲。”
6、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7、赏析: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诗人笔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代:杜牧《秋夕》
9、这完全取决于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
10、父亲与子女间的互动,自然十分温情。王维“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李白“儿女嬉笑牵人衣”,杜甫“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权德舆“儿孙嬉笑挽衣裳”,白居易“娇痴弄我助欢情”“小女戏床头”,薛逢“山妻稚女悉迎到”,王建“娇儿弄白髯”,高翥“夜归儿女笑灯前”“醉也从他儿女手,争把菊,满头簪”,陈著“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宫天挺“妻娇子幼,倚门而望”,李洞“儿孙闲弄雪霜髯”。
1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2、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最真挚、最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13、一首诗就是一剂强心壮骨针,能刺激人壮志凌云;
14、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15、选择《唐诗三百首》给小孩入门的原因
16、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儿童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再如写学堂生活的《甲十一带得茶壶》“带得茶壶上学堂,生书未熟水精光。后园往复无停趾,底事今朝小便长。”背书背不出就拼命喝水,喝水就要去后园解手,儿童的狡猾和淘气与略带嘲笑的尾句,都是小孩子的自然属性。儿童的“怕”也是不能为逻辑所解释,如丙编写鬼的两首,前首还胆小地害怕于状如小儿的河水鬼,下一首就说“小鬼鬼王都看厌,赏心只有活无常”,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活无常一登场,“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这种矛盾却也是儿童独有的趣味与眼光。
19、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0、合作QQ1511332864
四、儿童生活的古诗一年级
1、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2、《周作人自编集·木片集》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8月
3、赏析:老年杜甫在成都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十五岁还是一股孩子气,身体健壮得象一头小牛犊,整天跑来跑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庭院前梨枣成熟时,他每天都要无数次地爬树去摘取品尝。
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5、我们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6、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7、周作人和丰子恺为《儿童杂事诗》所配插画。
8、四季的歌校园里有我们的歌,森林里有小鸟的歌,草地上有蟋蟀的歌,天空中有风儿的歌,四季也有自己的歌。春天的嫩绿在唱歌,在唱一首希望的歌。它们唱呀唱,唱得大地换新衣,唱得燕子满天飞。夏天的碧绿在唱歌,在唱一首成长的歌。它们唱呀唱,唱得花香到处飘,唱得世界生命旺。秋天的金黄在唱歌,在唱一首收获的歌。它们唱呀唱,唱得苹果脸红红,唱得圆月亮堂堂。冬天的洁白在唱歌,在唱一首幸福的歌。它们唱呀唱,唱得动物睡懒觉,唱得雪人笑呵呵。春天的嫩绿在唱歌,夏天的碧绿在唱歌,秋天的金黄在唱歌,冬天的洁白在唱歌,编织成四季美妙的长歌。
9、更进一步丰满这一概念是在对安徒生和王尔德的比较中。他说王尔德的童话轻松、漂亮、机警又愉快,但略有些苦的回味,是在一层薄幕中观察成人的世界;童话最高明当然是复造出一个儿童的世界,然而安徒生也未能达到,仅能创造一个“第三的世界”,融合或超过成人与儿童的世界。这也成为彼时周作人论述童话、儿童剧、儿童诗的一大标准,具体而言,“第三的世界”是指“虽以现实的事物为材而全体的情调应为非现实的”,荒唐的、怪异的、虚幻的,脱离现实的虚构性文学。这个空想的世界为儿童安放路途中得到的见闻,替成人慰藉忧患而寂寞的童年。鲁迅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都可视作在文学中搭建的“第三的世界”。
10、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1、周作人作《儿童杂事诗》,以“儿童生活诗”最丰,有1947年夏日写得甲编二十四首和1948年三月补得丙编二十四首,时隔半年补写仍是“日写数章”,可以说是意犹未尽。《甲编附记》中谈到,“儿童生活诗”因着文体上是竹枝词的一种,内容迁就文体,便有了“岁时”、“地方”的材料,丙编更纳入“名物”。
1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3、兴许,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你会有意外收获,也将成为一个咬文嚼字、视野开阔、知书达理的后起之秀,让亲朋好友交口称赞:
1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5、孩子们有孩子的情态:杜甫的孩子睡相不好,“娇儿恶卧踏里裂”,只有他这样的大诗人才敢写在诗里头。毛铉讲孩子“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一副小女儿态度。小孩子的误会通常极为有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杨万里“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崔道融“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像小小的独幕剧,有场景,有故事情节。
1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到底是“虎父无犬子”!
17、人生自古一场梦,梦到天涯睡狮醒。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下笔千言皆武略,字里行间有雷霆。天兵天将千百万,个个为我显神勇。
18、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9、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五、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小学
1、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3、乙编的二十四首“儿童故事诗”大约有两种情志,其一是以《老子》、《晋惠帝》、《赵伯公》为代表的“趣味”故事诗,重点“通过人物来说故事”,本身没有高深的含义;其二则是隐于趣味之下的诗中诗,多是以历代著名的诗人和他们诗歌中关于儿童的题材敷衍而成的杂事诗,可以纳入周作人“嘉孺子”观念这一脉中,《乙之四陶渊明一》是代表。周作人围绕陶渊明《责子》一诗的理解展开自己的论述,诗眼落在“慈祥”两字,又在自注中引黄庭坚的评论“慈祥戏谑可观也”作为肯定。
4、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5、《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6、建高楼必须要打牢根基,这些根基在居家生活中,毫无作用,但没有这些根基作支撑,再美再好再高的大厦,都会像空中楼阁,倾刻倒塌。
7、出口成章,出口成诗,简单明了,逻辑严明,一听就懂,好听好记,思维敏捷,给人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满腹经伦的形象,岂不是为父母大张脸面?
8、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超过爹妈,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写会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9、《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池上幼女词白居易(唐)施肩吾(唐)幼女才六岁,小娃撑小艇,未知巧与拙。偷采白莲回。向夜在堂前,不解藏踪迹,学人拜新月。浮萍一道开。
1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1、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12、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13、这确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如《甲十二立夏》中描写的立夏日秤人、吃健脚笋等,是民间防止蛀夏疾病活泼泼的写照;风土志与儿童结合的更妙的是《丙之十吹嘟嘟》这样的诗,掺杂迎神赛会的地方属性,“耍货”这样的方言词汇,纸鸡、蟠龙斗老虎的玩具描写,达成了一种以儿童见民俗的求知效果。
1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1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6、我们再来看几个诗人与儿童的交流的场景。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皇甫冉“童稚解方言”,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很好看,也像是一个小独幕剧。最后让我们认识三个“闲人”,杨万里“闲看儿童捉柳花”,陆游“闲看村童谢晚晴”,徐渭“闲看儿童断线时”,杨万里质朴和善,陆游细腻慈祥,徐渭风趣活泼,共有一颗对孩子的同情心同理心。
17、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就该坚定不移树立从零开始、从娃娃抓起的教育观念。
1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9、赏析: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20、观游鱼 唐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