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吕碧城诗词大全【100句文案】

一、吕碧城

1、她利用《大公报》这个平台,连续刊发了《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文,大力宣传女子解放和鼓励女性接受新式教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她与秋瑾在女权运动上的想法不谋而合,秋瑾投身革命,而她激扬文字,一起推动女权运动的进步,在《中国女报》上刊登了《中国女报发刊词》、《女子宜急结团体论》。在秋瑾英勇就义后,更是被并称为“女子双杰”。

2、俗话说,乐极生悲。乔迁之喜刚刚过去,吕凤歧不小心从山上跌落,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

3、这首诗是她对自己一生最好的总结。

4、吕碧城本想凭这个女官之位,一展抱负。万万没想到,三年后,袁世凯忙着称帝。

5、也是,她只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唱和的诗心而已,然,却不可得,便只能如若千年前的《诗经》一般,自顾自地流淌不止着伤悲。

6、1943年1月,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离世。她在去世前将所有资产全部捐献给佛寺,并留下遗嘱:在她死后将遗体火化,骨灰和面做成小丸,投入海中,供鱼吞食。

7、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8、三十年代因为受《印光法师嘉言录》的影响,很多人都皈依了佛教。其实最初欣赏吕碧城的英敛之是天主教徒,英敛之给她写了许多封信劝她接受天主教,她没有接受。可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她那时候是在欧洲,应一位公使夫人的“摴蒲之约”,“摴蒲”是古代的博戏,以掷骰决胜负,就是有些贵夫人约她一起打麻将,像李清照也是喜欢博戏的一个人,喜欢跟人家争强斗胜。那打麻将的时候就有人送来佛教的宣传,就是《印光法师嘉言录》。其他那些贵妇大概没有什么兴趣,吕碧城说给我,就把它拿回去了,她就好好地读了一遍,你看她这个人果然有慧根,“学佛之念油然而生”,就皈依了佛法,后来就致力于向西方世界翻译介绍佛经。

9、20岁的她身无分文,毅然离家出走,跳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只身奔赴天津求学。到了天津后,她给方夫人写信,被当时的《大公报》社长英敛之无意中看到,英敛之十分欣赏她的文采,在了解了她的窘困处境后,聘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自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10、春华去谁惜?忆帘卷红楼,处处烟影.朦胧尽是相思缬.奈絮朵吹散,白华宫怨,还凭飞燕认艳迹,拾来泪沾臆.

11、中国近代佛教是一个风云变幻、俊杰辈出的时代。对这一时期,我们谈论更多的是重树律幢的弘一法师、是才情逼人的苏曼殊,以及致力改革的太虚大师和弘扬净土的印光大师。而对曾经名震一时的吕碧城如今却很少有人再提起。

12、也许,一个人的名字冥冥中暗藏了此人的宿命。

13、她和词人李清照媲美,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14、只是,走马灯似变幻的政局着实让碧城无所适从,后袁世凯妄图复辟封建帝制,碧城自是难谐俗流,看不惯一般趋炎附势之徒的卑鄙行径,便帅性离京南下,奉母隐居上海。

15、吕碧城最引人称道的一段故事,缘于她和秋瑾的交往。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曾叹息,而在时代的长空里,何尝不是吕碧城的叹息?

17、“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的憾事,素来是颇多的。

18、原来,秋瑾也曾用“碧城”为笔名。当吕碧城在《大公报》崭露头角,连连发表诗文引人瞩目的时候,时人误以为大公报上的诗出自秋瑾之手。

19、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20、彼时,她以文词彰显于世,在清末民初的年代风雅独步、叱咤风云、横跨文学政治二界。

二、吕碧城诗词大全

1、凭待着本身的才情和父执辈的揄扬,二十岁的吕碧城在京津一带已是小有名气的闺媛才女。报刊上经常见到她发表的文章,各种艺文聚会也常常能看到她的芳踪,《大公报》创刊时,她是主要的撰稿人之一。秋瑾与吴芝瑛与她一见倾心,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发刊词就是她的手笔。

2、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3、石评梅、萧红、张爱玲,无一不是响当当的人物,而吕碧城却超越她们位居首位,除了占尽年长的优势,她的文学才华之盛,她的格局之大,成就之高,远并非一个"才"字所能诠释的。

4、翠拱屏峰,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伤心麦秀,过眼沧桑,消得客车延伫。认斜阳,门巷乌衣,匆匆几番来去?输与寒鸦,占取垂杨终古。闲话南朝往事,谁钟清游,采香残步,汉宫传蜡,秦镜荧星,一例秾华无据?但江城零乱歌弦,哀人黄陵风雨。还怕说,花落新亭,鹧鸪啼苦。

5、她身单力薄,只能借力打力,凭借出众的才华,开始给父亲曾经的朋友学生,一一写信求援。

6、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

7、民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群雄并起,将军政客指点江山,文人墨客挥斥方遒,而"女子无才便是德",依旧束缚着中国亿万女性的思想。

8、不过,男欢女爱之事,本就是“当事者自不可轻率为之,旁观者更不必妄加议论”的。她碧城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之标准,未尝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9、8年后,在清末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吕碧城有意去天津“探访女学而遭到舅父严词骂阻,并训之以女子当“恪守妇道

10、回国后,吕碧城依然寄情山水,游苏州邓尉时,正值梅花盛开,一片雪海,香闻十里。吕碧城留连忘返,希望死后能埋在这个地方,“青山埋骨他年愿,好共梅花万祀把馨。”但国内似乎难有她容身的地方,中国当时很难有一处清静的地方供她静养,到处是革命运动;到处是军阀混战;到处是外国列强侵略的枪炮声。她再次前往欧洲。

11、如此英才,堪称兴办女学的不二人选呀,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遂委任翰林院出身的傅增湘,与吕碧城一起筹办北洋女子公学(后扩建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12、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13、她生于清朝,长于民国,是乱世里的芳华。

14、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

15、吕碧城(1883~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

16、吕碧城,曾任袁世凯的女秘书,创造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景观,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惊才绝艳”、“风致娟然”,是真正的人中之凤。身为民国大才女的吕碧城终生未嫁,亦是民国的一大剩女。

17、顶梁柱倒了,财产被夺了,为了生存下去,严士瑜带着吕碧城来到天津。严士瑜打算将年仅13岁的三女儿托付给自己兄弟严朗轩照看。

18、作者: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19、吕碧城性格孤傲,一般人她又看不上,一直便没有结婚。

20、此词显然受到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启发,两者都表现闺中人惜花伤别之情,而此词诚更有后来居上之处。在词意上更跌进一层,不为惜花所囿,以极有限的字面,将惜花扩大到人花互怜,赋予小词更丰富的内涵。大有“卿须怜我我怜卿”之意。

三、吕碧城民国四大才女

1、家庭的变故,能够让人识破人心。

2、因此,“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会”的碧城,选择远渡重洋到欧美游学。

3、⾦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4、公元880年,吕氏家族第八十六世祖吕从庆为躲避战乱,与弟弟吕从善从金陵迁至歙县堨田。

5、关注诗羊羊,赏读吕碧城诗词,及相关趣闻轶事。

6、那际,碧城曾有一部词集《晓珠集》闻名于世,袁二公子极为欣赏,还作词写文传于碧城。

7、在这之后,也就是人生最后阶段,吕碧城又有哪些创举?她个人的生活方式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8、吕碧城曾经在袁世凯家中做家庭教师,一直以来,袁世凯都十分欣赏她的才干,更是让她担任了自己的秘书。然而,在担任总统秘书的三年里,吕碧城逐渐发现现实并不如预想中那么顺风顺水,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野心也逐渐暴露。袁世凯准备复辟时,对政治心灰意冷的吕碧城辞职南下。

9、到了纽约,吕碧城凭借个人魅力很快进入美国上流社会,结识了大量政要、富商、明星、名媛。

10、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

11、年少即寄居于塘沽舅舅家读书的吕碧城,因不甘束缚和委曲,不到二十岁就只身来到天津。《大公报》总理英敛之偶然读到她的一封长信,对其文采备加称许,见到吕碧城后,更为赞赏其才华胆识,当即聘为《大公报》见习编辑。这是吕碧城人生的重大转折,此后,她在《大公报》发表了大量诗词及政论文章,在京津文化圈中迅速走红。

12、1943年,60岁的她在香港孤独离世,她一生未曾婚嫁,更没能留下一儿半女,同时也不曾给后人留下祭拜她的机会。

13、她穿着大胆,在那个清一色穿旗袍的年代,她却敢穿露背装,更是以一袭孔雀纱裙,头插三根羽毛,惊艳人们的眼球。舞会、马场的焦点也永远在她身上。

14、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诗笔随秋老,浮生共墨磨。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愁山怨水一身遥。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

15、庸庸尘俗中多一个平凡女子不算多,激荡时代少一个非凡才女却成可惜。

16、剩一腔豪兴,写入丹青闲寄。

17、写下这首《梦中所得诗》半个月后,也就是1943年1月24日,一代才女吕碧城,含笑离开人世。

18、所有内容全部由北京日报出版社整理制作

19、1904年9月,吕碧城任北洋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两年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成为中国史上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

20、便化名花也断肠,脸红消尽自清凉。露零瑶草秋如水,帘卷西风月似霜。

四、吕碧城的一生

1、吕碧城,身上的光环很多,是民国四大才女之首,也是近代杰出的女词人,被称为“近300年来最后一个女词人”。

2、似乎不打算结婚的女性,尽管在工作上豪气干云,但工作完成后,特别是一个人独处居室时,总会有浓重的落寞与萧索之感。为了寻求心灵的归属,十有八九都必然地皈依宗教,吕碧城也不例外。在北京工作期间,她经常与一代高僧谛闲和尚谈禅,谛闲和尚对她说:“欠债当还,还了便没事了;但既知还债的辛苦,切记不可再借。”这里所说的债,当指尘世间的一切孽债。佛说人生八苦,除了生、老、病、死外,还有就是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蕴盛苦,求不得苦。所谓怨憎会苦,说的是不愿聚会的却偏聚在一起。吕碧城与袁世凯的关系便使吕碧城隐在深深的怨憎会苦中。

3、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按时歌弦。不是一声孤雁,秋声哪到人间。

4、生命的最后岁月,她远归故里,于1940年初抵达香港。国破山河在,烽火未停息,感时伤世,她禁不住掩袂泪下。

5、家庭破败,遭遇退婚,吕碧城和其母只能投奔舅父严凤笙,在之后,时代风云变幻,吕碧城受西方民主思想输入,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张女权,兴女学”,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和女子受教育权利,为当时妇女解放运动潮流的影响,逃出家门,奔赴天津,探访女子学校,自此以后,她开始登上文坛,与各界名人开始交往。

6、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

7、却有一位才女高调彩衣大触世目,

8、自费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美术、进修英语并兼任《上海时报》特约记者的碧城,住进了纽约最豪华的旅店。

9、若干年之后,当吕碧城回想起年少时期的坎坷沧桑,她写下两首《感怀》诗:

10、眼看沧海竟成尘,寂锁荒陬百感频。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

11、在她的女权言论受到很多知名人士的迎合后,她还开始积极筹办北洋女子公学,而很多社会名流也钦佩于她的才华,纷纷为其奔走建校事宜。

12、人在落难时,往往屋漏偏逢连夜雨。吕碧城在出嫁之前遭此变故,由小康之家一下子陷入困顿,她9岁那年定下的一门亲事这时候派人来解除婚约。

13、吕碧城的两个姐姐同样工诗词,是典型的闺阁才女。姐妹三人并称“淮南三吕”。

14、下面一首《浣溪沙》,据研究吕碧城词集的李保民先生考证,以为这是1929年吕碧城已经住到瑞士的雪山之中所写的,当时她已经去国离家,而且抱定了独身主义,所以一个人跑到瑞士的雪山里边去了。这首词把吕碧城那种遗世独立的精神写得很好:

15、吕碧城不仅在教育上为女子争得一席之地,在政治上,她也曾一展宏图,将女子的"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16、山重重,水重重,水复山重恨不通,梦魂飞绕中.

17、她追求者很多,却最终孑然一身。

18、后来母女二人寄住于舅舅家中,因与舅舅发生矛盾,20岁的吕碧城离家出走,这在当时又是创举。正是因为这次出走,她遇到了贵人,时任《大公报》总经理的英敛。两人虽然年两差距很大,但是相谈甚欢。吕碧城当时被称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为了宣扬女权主义,吕碧城写了首《满江红》,让英敛大呼: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于是她开始在《大公报》担任编辑。也正是因为词写得好,自己惯用文言文,不用白话文,所以知名度不高。

19、移居上海后,吕碧城与外商做生意又赚了一大笔钱。虽然其中细节已经不可考,可那样一个年代,吕碧城这么一个独身女子居然能在两三年内取得如此成就,却也颇具传奇色彩。

20、再美好的过往,也只是过往。她和他终还是落入了那俗气的窠臼。

五、吕碧城的《浣溪沙》

1、1943年,吕碧城在香港九龙去世。

2、年方双十之际,碧城即已凭着一身才情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名气的闺媛才女。

3、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

4、言由心生,非同寻常女子的胸襟,从这样的文字可窥一斑。

5、吕碧城此时可以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她漂亮的字体,飘逸的才情,让英敛之心生爱怜,对这个小姑娘产生好奇之心。

6、晚年的吕碧城周游欧洲,她加入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宣扬保护动物的理念,在游历的过程中,她以良好的形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女子的风采。1930年,在滚滚红尘里走过大半生的她,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十三年后,她长阖双眸,骨灰撒向南海,她这一生随海水逐流而去了。

7、民国时期,张爱玲、林徽因、苏雪林、陆小曼等才女极多,但吕碧城的才华比她们还高。她还是民国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秋瑾的闺蜜。这还不算完,吕碧城不仅有才华,经商头脑太可怕!跟别人合作从事贸易,两三年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在上海静安寺附近买了一套豪华别墅,生活极其奢侈。这样的条件几乎没有人配得上。

8、过了几年,她直接放话:“年光荏苒所遇迄无惬意者,独立之志遂以坚决焉。”这就是她无愧于心的选择。

9、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来岁柳飞绵,楼空谁卷帘?

10、佛经故事中说,如来佛所在的灵山前有一条弱水。有人问佛:“弱水三千,如何明一瓢而渡?”佛说:“本来无弱水,何必有沉浮。”

11、她不仅才华出众,文采斐然,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她还是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12、当时吕碧城听说了消息之后,深感痛惜,悲从中来,派人冒着风险替秋瑾收了尸,并葬在了西湖边。

13、入社后,她先后发表了《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持之志》等文章,抨击男权压迫、提倡兴办女学、鼓励妇女自强自立。

14、吕碧城最让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不将就,尤其是在爱情方面。素有民国黄金剩女之称的吕碧城,才华出众,长得漂亮还有钱,自然不缺乏追求者,但是她都看不上眼。不是因为眼光高,而是没有一个能够匹配到她有趣的灵魂和文学地位。她熟练掌握六国语言,单凭这一点现在能比得过她的女生就不多。而且被称为是“民国第一才女”,这是何等殊荣?

15、据记载:“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

16、吕碧城安徽旌德人,又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之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词人。在民国那么多的名媛才女中,吕碧城的才情和美貌,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17、流水去何急,孤云招未回。秋心虽易感,秋气亦佳哉。——吕碧城诗词

18、即便人生真的删繁就简了,

19、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20、吕碧城小小年纪却已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不仅让她学习杨深秀的绘画技巧,更希望她受到这位仁人志士高洁胸怀的熏陶。

上一篇上一篇:富强福的表白qq空间说说(我的爱陪你每时每刻,我愿做你)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