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注释)之任蜀川:到蜀地去上任。城阙:城墙与宫阙,这里指长安。辅:拱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风烟:风尘烟雾,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以五津泛指蜀川。津:渡口。宦游:出外做官。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无为:不要。歧路:岔路。沾巾:泪水沾湿手巾。
3、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州。宦游:出外做官。
4、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
5、sònɡdùshàofǔzhīrènshǔzhōu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hénɡquèfǔsānqín,fēnɡyānwànɡwǔjīn。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yǔjūnlíbiéyì,tónɡshìhuànyóurén。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hǎinèicúnzhījǐ,tiānyáruòbǐ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wúwéizàiqílù,érnǚɡònɡzhānjīn。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http://baike.baidu.com/view/1626html?wtp=tt#1
7、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
8、两句诗的境界非常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9、(1)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他好在哪里?
10、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1、你好,最重要的是节奏要掌握。划分好节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再是带有一种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朗读。(诚心回答,如果觉得满意,望给“好评”,谢谢你的采纳.)
12、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3、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1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15、诗人描写了离别,从更宏大的角度写着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人在秦一人在蜀又算得什么呢。
16、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但是你要去往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在离别的时候,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和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在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便是远在天涯,也就像是在身边一样。不要在离别的时候徘徊忧伤,就好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凭泪水打湿了衣裳。
1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18、不是。这个应该算是“送别诗”作者在长安写的,因为朋友要离开长安远行去赴任,并不是陪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同去四川。
19、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20、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翻译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2、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3、yǔ jūn lí bié yì ,tóng shì huàn yóu rén 。
4、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5、这两句也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名句流传。
6、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7、③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8、城阙辅三秦:蜀州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对三秦有着辅助之功。风烟望五津:作者遥望蜀州的风景。上句是作者安慰杜少府说你不是到一个边荒的地方做官而是到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地方做官,下句从送行者的立场上说,你走,我只能遥望蜀州的风景)
9、该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何特点?从哪句话可理解到作者这种感情?答: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它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告诉人们: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还概括出了人们共同的普遍的感受。
10、答:“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11、此诗中既表现作者旷达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5、(古诗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6、·诗句意思是,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彼此)像邻居一样。
1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18、(主题)本诗是首送别诗,全诗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惜别、留恋和慰勉之情,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趣、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19、(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0、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配图
1、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2、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宕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3、·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故为后人传诵。
4、今天的问题是:你体验过和朋友分别的情景吗?你有什么感想?
5、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9、⒊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合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与 君 离 别 意 , 同 是 宦 游 人 。
13、海内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邻⑺。
14、诗人王勃写这首诗慰勉朋友不要在离别时伤心,至今广泛流传,让我们来看看诗人写下了怎样的诗句吧?
1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16、作为首句,诗人从送别的地点落笔,用地名来工整地对上两句诗。
17、八年级地理课程知识精讲
18、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19、从2010年起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十子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睡前故事》等20多套《小雨姐姐讲故事》系列光盘。由她编著的《怎样给孩子讲故事》(接力出版社)、《青春闪耀美丽坚,我在美国上高中》(三联书店)、《小雨姐姐的快乐配音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图书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202015和2016年被聘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亲子阅读推广大使。
20、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鉴赏
1、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2、chénɡ què fǔ sān qín , fēnɡ yān wànɡ wǔ jīn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到,往。本是虚词在这里用作动词。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4、本首诗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家长在给孩子讲完了之后,还可以提问孩子,进行互动哦。
6、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7、起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8、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9、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0、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就随着地方的刻画自在其中了。
11、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2、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抑扬顿挫,壮阔谨严,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该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1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带拼音版
15、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
16、wú wéi zài qí lù ,ér nǚ gòng zhān jīn 。
17、·字里行间体现作者昂扬向上、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赏析表现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不必伤感。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带拼音
1、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2、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的旷达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4、(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赏析“三秦”点明送别之地,“五津”点明友人赴任之地。运用借代的修辞,勾勒两处的地理环境。“三秦”“五津”给读者以雄浑磅礴视野开阔的感受,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了全诗旷达的基调。“望”,写诗人的想象,意境开阔,气势雄浑,使全诗基调高昂。“风烟”,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杜少府任所的荒凉偏远,上任路途的漫长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闭塞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八年级历史课程知识精讲
8、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9、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0、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1、chénɡquèfǔsānqín,fēnɡyānwànɡwǔjīn。
12、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13、每年不定期地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中国儿童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北京剧院、首都体育馆等剧场和学校演出《小雨姐姐音乐动画故事会》。
14、sònɡ dù shào fǔ zhī rèn shǔ zhōu
15、 ( 唐 ) 王勃
16、(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破题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7、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18、wú wéi zài qí lù , ér nǚ ɡònɡ zhān jīn 。
19、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0、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的京城长安,遥望蜀中风尘烟雾迷茫的五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