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宋八大家简介
1、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2、A.欧阳修——六一居士——《醉翁亭记》
3、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定。
4、欧阳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的文章明畅简洁,丰满生动。他的《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相当出色。
5、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师说》、《马说》。
6、话说明朝初期的朱后最初将上述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期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风靡海内。“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7、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8、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代表作《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9、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10、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11、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
12、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代散文家。
13、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14、《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
15、柳宗元:著有《柳河东集》等。
16、“唐宋八大家”以文学著称,关于他们的学术讲座、诗文赏析活动有很多,但是主题文物展此前一直没有。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博物馆有通过征集、收藏、陈列和展览文物,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职能。新时代的博物馆更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作用。‘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展之前,我们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本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举办‘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展览后,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前两次展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
17、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老子解》、《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1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9、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20、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二、唐宋八大家简介
1、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2、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6、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7、C.“韩如潮,苏如海”分别是对唐宋八大家中韩愈、苏洵散文的评价
8、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9、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欧阳修,字永叔苏洵,字明允苏轼,字子瞻王安石,字介甫曾巩,字子固苏辙,字子由
10、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11、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事思念弟弟苏辙。
12、《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1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在“文垂千载”展区里,有一片特殊的“树林”,这个区域悬垂着漂亮的透明牌子,牌子上写满唐宋诗词。观众可以在这里重温唐宋名篇,也可以拍照留念。
15、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辙
17、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18、亮点四:家国情怀,分析解读“唐宋八大家”的大忠大义大爱。
19、《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等国宝级文物均在展览中展出,再次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辽宁有国宝、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
20、B.陶渊明——五柳先生——《桃花源记》
三、唐宋八大家简介缩写
1、A.曹操,曹丕,曹植。
2、“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h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女坛以深远的影响。
3、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痞男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六国论》苏洵
4、韩琦: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曾公亮: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奸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5、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6、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唐)简介
7、苏轼(1037-1101)
8、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234796077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13、代表作:《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均为传世名作。
14、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学以先声和先行的作用推进时代发展。此次展览,一方面对唐宋文学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一方面用恰当的例子和后世的评价,深入浅出地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用展览传递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今天的启示和启迪,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文人思想气质提炼出来,挖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展览的高度。
16、“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17、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18、D.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19、⑦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累至北宋宰相。
20、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四、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1、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2、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3、“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4、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6、代表作:《权书》、《衡论》等。
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洵《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
8、唐宋八大家——韩愈(唐)
9、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10、唐宋八大家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11、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12、第三展厅是“家国情怀”。《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唐宋八大家”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对儒家道统的维护,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的坚守,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大义的维护上,始终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至今仍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13、“今天,你们依旧光芒万丈!加油,读书人!”
14、后台回复(时政)领取时政周报和时政模拟题
15、苏轼——《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勋鹿记,等。
16、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17、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18、唐宋八大家——苏洵(宋)
19、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表作品:
20、苏洵(1009—1066)
五、唐宋八大家简介50字
1、苏轼、苏辙、曾巩都是嘉祐二年的进士。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才名,当时的考官之一欧阳修早有耳闻。据说,殿试时,苏轼的策论文章得到详定官梅尧臣的赞赏,并立即被呈荐给主考官。
2、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3、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4、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6、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欲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7、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程义伟说:“‘唐宋八大家’他们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年而不朽。”
8、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刘安世: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黄庭坚:①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②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③真神仙中人。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9、在三楼走廊里是文创产品专区,这里汇集了近百个品类的文创产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国宝《瑞鹤图》为蓝本设计的文创产品是爆款。辽宁省博物馆将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也列入本次大展,以国宝《瑞鹤图》为蓝本设计的帆布包、靠垫、雨伞,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一位观众笑着对记者说:“我已经买了3个印有《瑞鹤图》的帆布包。”
10、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11、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12、《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3、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14、唐宋八大家韩愈代表作品:
15、杨艾璐介绍,《曹娥诔辞》讲述的是1000多年前曹娥投江救父的感人故事。
16、D.柳宗元——河东先生——《小石潭记》
17、欧阳修: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余尝与圣俞(梅尧臣)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18、展览展出了含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门类展品共计115件(组)。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藏品84件(组)、商借省内文博机构藏品11件(组)、商借省外文博机构18件(组)、复制品2件(组)。
19、此次展览是史上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国情怀和时代风华的主题文物展,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展览后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两年之内,辽宁省博物馆连办三场“现象级”文化大展,让全国和世界观众领悟了多元发展的辽宁,读出了这片土地的崭新形象和文化自信。
20、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