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物言志的古诗
1、苔藓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2、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3、译文: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5、《画菊》是宋元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6、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志指的是: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9、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
10、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11、《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
12、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13、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14、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6、《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7、《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18、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1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0、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二、托物言志的古诗
1、托物言志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拼音为tuōwùyánzhì,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2、"托物言志"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方法.《竹石》一诗中,诗人(郑燮)咏诵了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的高尚节操。其中“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坚定顽强的精神)的特点。
3、托物言志这一类诗词的创作,常常源于诗人对某一特定事物内在意义的直觉顿悟,之后再将这种直觉的顿悟进行提炼并完善,最终形成单一而明显的主旨。因此诗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4、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5、《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7、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8、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9、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
10、《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后两句是托物言志的典型,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权贵献媚的高尚品质。
11、译文:多少大河流贯中国,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12、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13、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14、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15、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16、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17、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18、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9、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0、但是小小的山沟怎么可能留的住他呢,他最终会流入大海化成汹涌的波涛。
三、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
1、诗⼈笔下的蝉是⼈格化了的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洁者,不需借助外⼒,⾃能声名远播。
2、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壮志。
3、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抵御外族入侵,最后却被诬陷含冤而死。
4、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5、赏析: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6、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8、《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点睛之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借以秋风,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10、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去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漫天悲秋秋风送爽蟹肥菊黄丹桂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1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2、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13、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1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5、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6、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1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8、有些诗,很简单,就算是千百年前的古文,也不用字字去查是何意,一看便能明白。
19、墨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就是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20、重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等知识点
四、托物言志的古诗四句
1、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将一位历经磨难、出身卑微、不怕牺牲和志趣高洁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
2、优秀的古典诗词作者在创作托物言志这一类作品时,总是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进而准确地寻觅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观对象,即找准言“志”之“物”。
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4、溪流不辞辛苦,穿过千岩万壑来到山崖前,从远处看去,可以发现这溪流的源头在很高出;
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6、《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
7、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的清白留在人世间。
8、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9、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1、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12、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13、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4、不只是游侠们见了十分珍爱,英难豪杰亦曾格外钟情。
15、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16、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17、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8、诗写得很妙,说是咏菊,却不见一个“菊”字,而且一反自陶渊明起菊花作为孤高绝俗的隐士象征之常态,表达出其全新的境界。
19、赏析: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不禁自伤老大,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诗人运用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诚之心。
20、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五、托物言志的古诗并赏析
1、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青松》这首短诗,是陈毅借物咏怀组诗《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7、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冲天”,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3、·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
14、托物言志的古诗名句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5、你难道没有看到昆吾的宝石被炼成宝剑,通红的炉火,剑锋上射出紫色的光焰?
16、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17、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18、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9、像琉璃玉匣里吐出一朵白莲,剑柄上的金环是日月的光辉镀染。
20、本诗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写出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