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100句文案】

一、望天门山古诗

1、望岳·岱宗夫如何作者: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全诗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3、关注洪恩+新媒体,更多好文,更多福利

4、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5、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6、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7、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8、天门山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9、《望天门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的情景。

10、审核|栗子、小茜、彦子

11、望天门山唐代伟大,时李白于开元十三年,赴江东屠龙行至天门山,之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此时描写诗人,周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腹泻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伟和江水,浩荡奔流气,后两句描绘中,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路区的原景全是通过对天门山景象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楚楚把手是乐观豪迈的感情,战时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精神面貌。

12、(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13、答案B解析:“青山相对出”说的是青山运动,是把行船作为参照物,看作是不动的,青山相对行船就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船是运动的.故选B.点拨: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果不相同.

14、点击阅读全文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全集

15、《望天门山》写出山的动态美的诗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出”字,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扩展资料古诗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

16、《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7、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开:劈开,断开。

18、《望天门山》表达了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全诗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19、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这一年,李白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江油,乘船一路沿长江向东,途经天门山时,看到景象壮观,不由得大发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20、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二、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

1、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2、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

3、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gūfānyīpiànrìbiānlái。

4、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小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哦!

7、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8、您好!直接从天门山索道站旁的公交站台乘坐市区到武陵源的汽车,票价12元/人,再转车1路公交车就能到黄龙洞。祝您旅途愉快望亲采纳谢谢!

9、★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

10、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11、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12、“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13、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14、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早发白帝城》,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狂喜之情的诗。诗人在流放途中,喜遇大赦,绝处逢生,途中的景色在诗人眼里都蒙上了喜庆的色彩,突出了诗人急切和喜悦的心情。(错过前面课程的同学戳这里补课啦☞小学生必备75首古诗讲解——22《早发白帝城》)

15、望天门山全诗写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楚江(浩荡奔流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17、《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1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19、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潍坊文华小学一年级8班的韩佳芮,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诗是《望天门山》。请大家跟我一起背诵哦~

20、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三、望天门山古诗的意思翻译简单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3、闪亮古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

4、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5、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6、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7、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望天门山唐朝·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8、《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9、亲你好,天门山不可以观日出,因为天门山没有客栈所以出行不方便,观日出都是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大观台观日出

10、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扩展资料:《望天门山》:

11、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13、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14、秣陵门户是天门,双峙天边紫翠屯。

15、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切断,从中间豁然断开,汹涌的江水从断口奔腾而出。浩浩荡荡的一江碧水东流至此更加激荡澎湃,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巍峨险峻的青山相对出现,仿佛是迎面扑来,我驾着一叶孤舟顺流而下,有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的感觉。

16、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17、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18、听音频,看看这些优美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19、白话文释义: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20、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四、望天门山古诗赏析

1、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麻烦好评~谢谢。

2、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3、两岸的青山隔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像从日边悠悠驶来

4、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5、《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6、创作背景: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8、▍主讲人:玉笙老师,小学语文签约老师。

9、闪亮古诗词:杜牧《清明》

10、《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注释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注释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参考资料:

12、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1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14、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5、《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16、“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即长江,因为当涂、和州古代属于楚国的地盘,因此这一段江水被诗人称为楚江。这一句的意思是,楚江冲开了天门山,将天门山冲成东西两半,分立东西两岸,形似天门。“碧水东流至此回”,另有一种版本是“碧水东流直北回”,意为:长江的大势是由西向东流,但是沿途也有很多的小曲折,进入安徽,特别是进入天门山区域的时候,江水由自西向东流转折为自南向北流。

17、武陵源到天门山现在在修路。从插旗峪绕路,或者从高速走。大概1小时左右。从天门山到凤凰可以到汽车站坐车。5小时左右。

18、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19、闪亮古诗词:孟浩然《《清明即事》》

20、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五、望天门山古诗配画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你好游玩天门山主要是看四大景点,碧野瑶台景区,天门洞开景区,天界佛国景区,览仙奇境景区。一般玩完的话要6个小时左右,晚上可以坐上六点的飞机的~

6、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7、《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8、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9、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10、今天我们读《望天门山》这首诗,想到李白与当涂的缘分,想到李白少年时代自诩大鹏,临终时依然不减大鹏气势,不由得感慨:盛唐气象在李白身上得到了一以贯之地呈现。无论在青少年时代还是晚年临终时刻,李白都充满理想的情怀,不曾放弃对远大理想的追寻。这首诗虽然很短,但诗里的内涵只有反复地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李白,更全面地了解盛唐文化的精神。

11、“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行舟的方向是由南向北,夹江两岸都是山,他在船上迎着山走,犹如山在迎接他一样。李白离开四川的时候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那是蜀地亲友在欢送他;现在是长江下游的吴楚大地在欢迎他,两岸青山都在张开双臂欢迎他。当时的李白就是一介书生、一介布衣,身上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背上的行囊、腰间的宝剑,面对未知的前途,他就敢讲这样的话,这就是自信!

12、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又作“直此”。回:回旋,打转。(译):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题解):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13、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14、今天的古诗分享就到这里啦~

1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16、《望天门山》写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李白晚年时,曾打算加入李光弼的军队,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但走到当涂一病不起,最后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去世。论资排辈,李阳冰算是李白的族叔,既是文学家,也是篆书大家。李白对他非常信任,将自己平生创作的诗文交付于他,请他代为整理编辑。李阳冰编辑的李白诗文集叫《草堂集》,已经失传。但是李阳冰所写的序保存了下来,这就是《草堂集序》,详细地描述和评价了李白的一生。

17、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18、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1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20、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上一篇上一篇:示儿古诗图片【100句文案】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