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100句文案】

一、苏洵六国论

1、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3、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4、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5、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9、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0、投稿qwwx001@1com

11、《前卫文学》™仅用于学习交流

1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1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14、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15、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16、苏轼《六国论》: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17、这篇政论文所讲,也未必就是真理,历史的诡谲变幻,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但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供人思考。

18、有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执着前行!

19、秦国军事实力强是一方面,但是在攻城略地之外,从谈判桌上得到了比在战场上更多的东西,诸侯为了求得片刻的安稳,付出了更甚于在战场上所损失的代价。

20、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二、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

1、良将犹(副词,还)在

2、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3、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4、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争以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6、这两个分处东西两方的超级大国,开始了争霸大业,合纵连横的戏码上演,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7、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9、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10、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11、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12、但是齐国自身的问题很大,虽然一度占据上风,但因为贪心不足,疯狂扩张,大搞沙文主义,在盟友那里很失人心。

13、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4、点击上方蓝字↑前卫文学↑即可关注我们

15、苏辙的《六国论》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1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应视为被动句.这样理解“不仅上下文意通顺”,而且有理有据,当然,把“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理解为“成为秦人积威所劫之对象”,也可以说得通;甚至连“为人所杀”也无妨理解为“成为别人杀戮的对象”

17、天下,十面埋伏:韩信

18、天下,十面埋伏:韩信

19、因此苏辙所选的角度也就缺乏现实的针对性,不可能强烈地震撼人心,迸发出思想光彩和战斗锋芒。当然,苏辙不因袭乃父,勇于提出新的见解,旧题翻新意,其独到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

20、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同

三、苏洵六国论论证结构

1、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2、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

3、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

4、但是,有些国家,要么是慑于秦国的强大,割地求和,要么置身事外,坐视秦国独大,以致秦国愈来愈强,所以,虽有一力抗秦者,终于还是被猪队友给坑死了。

5、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

6、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8、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9、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0、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11、一词多义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②秦以攻取之外凭借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⑦洎牧以谗诛因为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凭借

1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14、真的是“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5、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16、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

17、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

18、(全文约27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19、向使:以前假如。

20、至于有些受了地摊文影响的愤青,根本不考虑现实,一味挑动矛盾(中苏、中日等领土问题),没完没了的算旧账,不懂历史唯物主义就罢了,一点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没有。

四、苏洵六国论立论角度

1、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当初或有不明白的地方,理解不甚深刻,如今重读,受益之余,只感作者笔力之劲,见解之深。

4、写于公元1043年,当时苏洵34岁,《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5、当:同“倘”,如果。

6、作者:苏洵朗诵:夏青方明

7、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8、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9、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10、之: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11、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1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3、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小国基本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七国争雄的局面形成,其中最强大的国家有两个:美苏……哦不,是齐和秦。

14、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15、故事:旧事,先例。

16、古文名篇|韩愈《论佛骨表》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看一千年前韩愈如何规劝君主破除迷信!

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18、古文的论证方法: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苏洵的《六国论》第三段运用了例证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19、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0、《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五、苏洵六国论背景

1、其实一开始,秦国并非一枝独秀,它地处西方,远离中原,早期一度被认为是蛮夷之国。但它在与中原各国交手失败后,转而向西扩张,从西戎那里获得大量的土地,加上秦穆公励精图治,吸收各国人才,在其他国家你争我斗的时候,坐收渔利,逐渐强盛起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3、于是,秦国借齐国灭宋为由,合纵攻齐,乐毅打得齐国大败,几近亡国。虽然后来田单复国,并收复失地,但齐国元气大伤,再无力与秦国对抗。

4、最后,作者又总结了他的观点,六国对抗强秦不是没有机会,“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真的有可能逆转形势。

5、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6、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7、而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变不会至于此地。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1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3、(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14、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周朝分封下的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不断,强灭弱,大吞小,到战国时候就剩下了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15、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16、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1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8、北宋时期,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塞北西南皆有强敌环伺,朝廷却却不修武备,一片繁盛之下,实则是忧患重重。

19、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以: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上一篇上一篇:太常引是这首词的标题还是词牌【100句文案】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