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重阳节的诗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3、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4、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5、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6、好工作、早结婚、早生子,这是父母真心期望的吗?
7、看我把菊花酒泡好,茱萸别在落雪的发髻。
8、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9、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10、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11、风吹过远方的山顶想念的人头插黄菊这辈子不要再去想登高的事如你们所见九月九日,这阵冷风从山顶吹下来后背着凉人间越来越低
1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1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14、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其由来大致有三:一是登高避灾的传说,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三是在秋日草木开始凋零之际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唐代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登高所到之处,没有一致的规定,一般登高山、高塔都可。
15、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6、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17、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18、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九日齐山登高》
19、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20、“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二、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
1、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2、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3、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6、备薄酒两份,小雏菊儿成双
7、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8、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9、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最有名的一首关于重阳的诗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今朝我一人把盏江山变色青色三春消耗了我九九这个数字如今又要轮回我的血脉远处一俯一仰的山峰赤裸着跳入我怀中我将只有毫无用处地享受艳阳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中国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院
14、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15、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16、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7、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9、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20、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三、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1、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2、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在古代,菊花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古人对其评价极高。在街道两侧点菊灯、搭菊花山,在灯下赏菊等都是古代流行的重阳习俗。
3、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8、读了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1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李白《九日寄岑参》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李白《九日登花马池城》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李白《一寸金·秋感》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李白《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1、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
12、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1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4、主办: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15、《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16、近代重阳有以上诸多方式庆祝,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度过重阳佳节的呢?一起来看看!
17、(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18、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19、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20、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四、写出学过的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
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3、修剪过几根矮牵牛的藤蔓,再扫梧桐叶,杨树叶。
4、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有一风俗就是凡有出嫁女儿者,都备名酒、糕点、水果,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谓之“归宁父母”。其时食花糕,并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一边搭一边还祝福女儿:“愿儿百事俱高。”这个风俗至今在一些地方仍一直流传。
5、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6、今日不登高,我怀念早饭
7、重阳节与菊花的联系较为密切。重阳节首先是一个关于菊花的节日,过去又叫“菊花节”。据传,赏菊和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后人效仿之,遂有重阳赏菊宴饮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8、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9、河南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
10、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1、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12、到了魏晋南北朝,重阳已为民间普遍重视。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又《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朝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
13、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4、在江北以远是无数美人男人们登高都想得到她们尽管千年之内哺乳动物和人类倒一直保持着生态平衡
15、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16、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7、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18、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19、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20、凹形锅里正熬煮一个人的老年
五、一年级关于重阳节的诗
1、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2、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3、关于重阳节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5、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又称重九日。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已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髙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数文人雅士中流行。近年,许多地方把重阳节称作老人节,节间慰问老人,组织老年人举行文体活动和旅游活动。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这一天,我有腐朽的念头插茱萸品菊花遇见的女人如同仕女遇见的男人一脸高古这一天,我有古怪的念头也许有古人等我在登山的路上我们不谈昨是今非只是饮酒在幽州台上有人独自
10、思亲问题友爱问题一切问题中最动人的全都是登高的问题都是会当临绝顶时把盏的问题
11、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2、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4、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15、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6、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7、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18、2017年第28期(总第28期)2017年10月24
19、有关重阳节的诗句: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20、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