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2、穷:尽。
3、诗人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4、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5、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6、鹳雀楼因王焕之的诗而有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白日:太阳。
8、白日依山尽,
9、登鹳雀楼是唐朝王之涣写的
10、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
11、写《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年)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12、[注释]
1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14、店中吃酒人里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
15、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
16、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17、是王之涣《登鹳雀楼》。
18、登鹳雀楼
19、更上一层楼。
20、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21、进院门,踏过一节石拱小桥,便来到一处宽阔广场。“阔步其上,轻拍掌,清脆悦耳的鹳雀鸟叫声便如同真声般形象地传入耳中,如果不仔细分辨,还真难听出是人造的鹳雀叫声,非常神奇。”来自东北网的陈显春如是说。
22、登鹳雀楼不是李白写的是王之涣〔唐代〕写的
23、欲穷千里目,
24、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5、鹳雀楼位于唐代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26、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27、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28、鹳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临近蒲津渡,乃用作军事瞭望之用。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加之其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此楼历唐经宋,元初毁于战火。
29、黄河入海流。
30、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3、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
34、此事迅速传开,酒店生意兴隆。
35、白日空腹尽,夜半响鸣流。欲惊君子目,更提一半肉
36、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37、《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