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宋)苏轼
2、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七夕,它是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而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3、【唐】王建
4、七夕:
5、【宋】梅尧臣
6、春节
7、《二月二日即事》
8、清·夏仁虎
9、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2、牧童遥指杏花村
13、南宋·辛弃疾
14、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15、寒食东风御柳斜。
16、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7、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18、《望月怀远》
19、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20、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2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2、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3、《除夜作》
24、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离居,久不见丈夫,愁绪难抒,适逢七夕佳节,她写下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25、宋·方岳
2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2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9、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30、《七夕》
31、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2、唐·张九龄
33、【唐】王维
34、除夕之夜,诗人还在旅馆中,还在外漂泊。
35、迢迢牵牛星
3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7、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8、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39、《元夕》
4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1、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2、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43、《除夜》
44、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4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6、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47、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9、重阳:
5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51、宋·苏轼
52、清明时节雨纷纷,
5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54、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55、【唐】罗隐
5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5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58、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5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60、重九正是入秋时候,草木摇落,北雁南飞,一片衰飒之气,容易唤起人的愁思。这首小令渲染了冷清的秋天氛围,寄托了悲凉的秋思,情调有些哀伤。
61、寒食:
6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3、中秋节多是思念与惆怅不能与亲友相聚。八月十五日夜,白居易望月感慨物是人非,颇为神伤。
6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5、生查子·元夕
6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6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0、【唐】卢照邻
71、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
72、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73、宋-张耒
74、有关除夕的:
75、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76、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77、元日
78、(宋)欧阳修
79、《中元夜》
8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2、醉花阴·重阳宋*李清照
83、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84、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8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6、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87、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3)(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8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91、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9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3、关于春节的古诗: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94、《青玉案·元夕》
95、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96、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97、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9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9、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00、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101、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03、八、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04、元·卢挚
105、《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06、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107、唐·来鹄
108、《上元夜》
109、【唐】韩翃
110、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111、张九龄:望月怀远
112、二、元宵节、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
113、中秋:
114、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全唐诗》中与寒食节相关的诗至少有400多首,韩翃的这首独占鳌头。
11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16、宋·李清照
1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18、清·洪升
119、【宋】王安石
120、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12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22、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123、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124、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2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26、重阳
12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8、“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因为诗人已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
129、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130、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31、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132、.
133、端午:
134、唐·令孤楚
13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36、清明是古人出游踏青的日子,“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真实再现了唐代人清明时出游的情景。
137、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138、【唐】张九龄
139、宋·王安石
140、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141、唐·王维
142、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3、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144、王安石《元日》
145、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146、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47、《二月二日》
148、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149、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150、宋·辛弃疾
151、有关中秋节的:
152、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53、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154、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155、唐·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56、唐-黄巢
157、端午
158、宋·欧阳修
159、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60、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161、除日(农历年尾最后一天)
162、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63、独在异乡为异客
164、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165、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166、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67、《借八危家饷粥有感》
168、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16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70、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71、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7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73、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174、有关端午节的:
175、《鹊桥仙·七夕》
176、《生查子元夕》
177、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178、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179、千门万户曈曈日,
180、元夕(正月十五)
181、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182、唐·戴叔伦
183、七夕
184、端午,五月初五,是我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节日之一。最初源于先秦古人的“五月初五是恶日恶月”的观念,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纪念屈原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日子。
185、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86、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8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88、总把新桃换旧符
18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0、《和端午》
191、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92、唐·白居易
193、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作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四十岁左右,罢官回到家乡,对于赋闲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对现实世界感到激愤不满,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东山再起。
19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95、中秋
196、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19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8、【唐】宋之问
199、@小蟹的生活
200、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20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202、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203、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204、【唐】刘禹锡
205、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206、唐·崔液《上元夜》
207、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208、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209、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2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11、七夕(唐)权德舆
212、【宋】苏轼
21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14、《寒食》
215、“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216、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在古代九为大吉之数,二九相逢,是吉祥的象征,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健康长寿、平安喜乐的美好向往。
217、端午(唐)文秀
218、唐-白居易
21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20、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221、清-丘逢甲
22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2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24、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225、杜牧《清明》
226、有关重阳节的:
227、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228、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229、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230、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231、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32、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233、三、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234、《五月五日》
235、《清明》
236、清明(公历4月5日前后)
237、《清明日与友人游》
238、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39、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240、《十五夜望月》
24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42、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提问容易,码字不易,且看且珍惜。我是
24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44、晏殊:中秋月
245、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246、遍插茱萸少一人
24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248、《浣溪沙》
249、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50、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251、《八月十五夜玩月》
252、【宋】欧阳修
253、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254、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255、汉·佚名
256、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5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258、.杜甫:月夜忆舍弟
25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260、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261、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26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6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26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6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66、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26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268、《正月十五夜》
269、有关清明节的:
270、《沉醉东风·重九》
271、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27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73、元宵节(正月十五)
274、刘禹锡这首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275、【唐】文秀
276、《端午》
277、春节:
278、,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或者启发,期待你的关注,也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279、六、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28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281、唐·李商隐
282、唐·苏味道
28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84、【唐】杜牧
285、唐代·杜牧
286、《元日》
28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8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28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290、十、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291、《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292、《途中寒食》
293、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294、唐-韩翃(音红)
295、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296、日暮汉宫传蜡烛,
297、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9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99、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30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01、“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30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03、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30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0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306、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307、轻烟散入五侯家。
308、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309、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10、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311、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31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13、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31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15、路上行人欲断魂。
316、【宋】吴惟信
317、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318、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319、众里寻他千百度,
320、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此天清地明之时遥祭先祖,又何尝不会生出一些慨然之意呢?
32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22、清明
323、《秋夕》
324、《元夕无月》
325、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32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327、北宋·秦观
328、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329、腊八年味愈浓,然而南宋开禧二年的襄阳城或许感受不到”过了腊八就是年“这热闹的节日气氛了,战乱中,不是有人馈赠腊八粥,作者哪能想起来是过节。
330、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331、南宋·赵万年
332、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33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34、宋-王安石
335、唐·杜牧
336、腊八,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泡腊八蒜,而年味也从腊八开始日渐浓郁。
33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3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39、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40、(汉)佚名
341、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34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想起那相隔遥远的亲人,都会暗自神伤吧。
343、爆竹声中一岁除,
344、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34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346、宋·陆游
347、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348、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349、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35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51、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52、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353、有关七夕节的:
354、五月五日梅尧臣
355、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晨。
356、唐·张说
357、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35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5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60、【宋】文天祥
361、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36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363、《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364、遥知兄弟登高处
365、和端午张耒
366、望月怀古
367、寒食(清明前一两日)
36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36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70、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371、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372、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37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74、李白
375、清明:
376、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377、元夕(正月十五)
378、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79、北宋·苏轼
380、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38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82、唐·李郢
383、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84、.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85、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386、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387、《不第后赋菊》
388、(唐)韩翃
389、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又叫“拜月节”、“团圆节”。逢此佳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赏月聊天,给孩子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
390、元宵:
39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尽了少男少女之间爱情的甜蜜与美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言尽了这世间爱情的真谛。
3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93、唐·韩翃
394、唐-杜牧
395、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396、《竞渡曲》唐·刘禹锡
397、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98、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399、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400、《苏堤清明即事》
40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0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03、东风送暖入屠苏。
404、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405、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406、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407、《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408、《九日齐山登高》
409、唐-崔液
410、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4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1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13、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2.《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3.《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4.《九日齐安登高》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5.《八月十五夜玩月》唐代:栖白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414、宝马雕车香满路。
4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416、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417、(五代?后唐)杨璞
418、唐·文秀
41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20、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421、有关元宵节的:
422、中元日赠张尊师
423、有关春节的:
424、唐·高适
425、《拜年》明代: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426、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427、唐代·王维
42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29、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可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
430、腊八
431、《中元作》
432、《岳州观竞渡》
433、《除夜宿石头驿》
434、借问酒家何处有,
435、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436、《行香子·七夕》
437、每逢佳节倍思亲
438、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3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40、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441、春城无处不飞花,
442、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443、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444、古诗十九首之一
445、正如张说诗中所言,“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逢至端午,又怎能不想起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