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诗句

1、在这条连接东西方商贸的大动脉上,大食人、波斯人、中亚粟特人非常活跃。他们把西方的物品、思想、文化等带入中国,又从中国带走了需要的东西,传到西方,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2、由于沿途所经,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古国林立,战争、掠夺连续不断,因此“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笔直的大道,而是一条由若干条道路东西相连,南北交错构成的交通网络。其主要的路径有北路、中路、南路三条。

3、“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的诗句真正写出了“丝绸之路”在古代繁荣兴旺的景象。

4、进入浩门川(今大通河谷),北行至永登古城(古令居),自此至门源,经俄堡走扁都口(古焉支山大斗拔谷)至张掖,经酒泉到敦煌,从此出阳关至西域各地,然后西逾葱岭(帕米尔高原)、大月氏(阿姆河中游)、安息,到达北非、欧洲。

5、译文:看到了浑身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6、《蚕妇》——宋代张俞

7、古代这里店铺相接,商贾往来云集,驼铃声声不断,茶马互市,商品荟萃,各族同胞和睦相处,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广河承继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辉煌,正在谱写着商贸流通兴县富民的新篇章。

8、罗马的富翁、贵族以穿着中国丝绸来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北非的埃及成为中国丝绸的集散地之一。丝绸运到西方后,由于利润非常丰厚,吸引了大批商人结成庞大的商队,穿过死亡之海——沙漠,将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香料、宝石、药材等也被运到中国。

9、《蚕妇》宋·张俞

10、与“丝绸之路”东段的河西道相平行的,还有一条通西域的道路,即汉时的“羌中道”,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路”。这条经由临洮、康乐、广河、临夏,进入青海通向西域的道路,曾经相当繁荣,对沟通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每当河西交通被阻绝的时候,它的作用显得尤为明显。

11、《长安寒食》——唐代邵谒

12、“丝绸之路”的北路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泾河流域的泾川、平凉过六盘山,沿祖厉河而下,在靖远附近渡黄河,再经景泰、大靖至武威,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西行。

13、强大的唐王朝在进入中期以后,开始慢慢衰落。这时的河西交通被吐蕃阻断,经由河州(其中过广河)、青海或入西域,或入西藏的这条古老丝路,又一次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往来的商客多走此路。

14、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15、丝绸作为一种装饰品,不仅被中国人所喜爱,也为中西亚和欧洲人所青睐。自丝绸生产以来,西方商人想方设法把中国的丝绸运往中亚、欧洲和非洲。

16、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大军由长安出发,越陇山到陇西,再由临洮经广河抵河州。又从临津(积石山黄河渡口)渡河进入青海,再越扁都口进入河西,在张掖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会见各国使节的朝会。隋炀帝西征的路线,又一次显示了广河在古代陇湟交通史上的重要位置。

17、位于河州东南门户的广河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唐蕃古道必经之地,曾有辉煌灿烂的过去。历史上,宋云、惠生等西域取经,隋炀帝杨广西游,唐刘元鼎会盟吐蕃都是沿着丝绸之路南道经广河西去的。

18、岐山:物资补给服务便利市场繁荣

19、《盛泽》——明代周灿

20、西出长安,扶风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之一,发挥了驿站的作用。

21、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22、元朝时期,一群“斡脱”商人(即西域贾),曾一度活跃于此,后来这些人留居广河一带,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和发展,成了广河回族、东乡族先民的一部分。

23、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24、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25、《金史·地理志》记载:益店镇原名驿店,是历代官方传递公文的驿站。明末,因“驿”与“益”同音,演变为“益店”。

26、《蚕妇》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27、译文:春天的太阳照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春天的暖风吹拂着绫罗绸缎的衣服。许多骑马者都到了都门外面,聚集着春游者身上所带的香气和扬起的尘土。

28、其中的青唐道约相当于汉唐以来的陇西古道,它大致渡过洮河以后,过康乐寨、当川堡至定羌城(即今广河县城),经西越南阳坡入牛清谷到河州,再由河州经北塬至安乡城(旧永靖县城),由炳灵寺渡河,然后循湟水到青海的青唐城(西宁市),再往西至西域。由于北宋政权势微力弱,后来河西走廊被西夏政权所隔绝。

29、经过广河县的是“丝绸之路”南路。这条道路从长安开始,经天水、秦安、陇西到临洮(古狄道)渡洮河,至康乐县虎关、流川到广河县城,渡过广通河(古大夏水)至阿里麻土(古大夏城),登上分水梁,经和政县陈家集,出牛津河口,渡过大夏河(古漓水)至临夏市(古枹罕城),再经北塬至炳灵寺峡渡黄河,经永靖至青海民和马营,继续北行经古鄯北古城至上川口东,过湟水,

30、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31、译文:缭绫缭绫,跟什么相似?既不似罗、绡,也不似纨、绮。该是像那天台山上,明月之前,流下了四十五尺的瀑布清泉。织在上面的图案美得令人叫绝,底上铺了一层白烟,花儿攒成一丛白雪。织它的是什么人?穿它的又是谁?越溪的贫女,宫中的艳姬。

32、于是青唐城就成了西来的贡使、商人到宋朝的中转站。而当时无论是由西来东,还是由东往西,定羌(广河)都是必经之地。这条经过广河的丝路在北宋的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北宋与外界联系、交流的纽带。由于这条路的重要性,直到清初还在沿线设置卡伦哨所、台站,用于控制往来青海和新疆的交通。

33、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34、丝绸贸易成为古代世界运输最远、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活动。以丝绸交易为主的商道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发展关系的桥梁,同时也影响和推动了古代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35、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应吐蕃要求,唐派大理卿刘元鼎入藏,与吐蕃君臣会盟于拉萨。刘元鼎由西藏返回长安时,经过吐蕃东部重镇大夏川(即唐大夏县境内)。

36、译文:盛泽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里,丝绸织衣物出口中原地区。

37、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8、“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贸易,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也使中国人的视野从“中原之国”开阔了数千里乃至上万里。由于丝路贸易的繁荣,沿着这条路形成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城镇,广河就是其中的一个。“丝绸之路”的存在,促进了沿线城镇的繁荣发展,造就了广河辉煌的过去。

39、译文: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40、“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出自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

41、这句诗出自宋代李邴在《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有一联写到“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李邴是宋代诗人,字汉老,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人。“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是泉州曾经真实的写照。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城的经济非常发达。改革开放以后,泉州成为举国闻名的“品牌之都”。

42、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43、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44、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5、《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

46、凤翔:古道纵横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47、《缭绫》——唐代白居易

48、北魏孝文帝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宋云、惠生等奉命到西域取经,由洛阳西行进入青海的路程,走的就是秦汉以来的陇西古道,是由临洮经广河、临夏入青海的。

49、这条著名的商贸通道被19世纪8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之为“丝绸之路”。

50、“丝绸之路”既有陆上“丝绸之路”,也有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广河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从我国的长安或洛阳起行,经过河西走廊、西域,至西亚、非洲和欧洲。

51、扶风:法门瑰宝见证多元文化交融

52、北宋时期,“丝绸之路”虽以海上丝路为主,但陆上丝路也仍然畅通,以宋都洛阳为中心。这时的陆上丝路共有夏州道、灵州道、泾原道、青唐道等四条主要通道。

53、四大驿站

54、“丝绸之路”的中路,是由长安,经平凉过六盘山,再从华家岭、定西、榆中至兰州,入河西大道,出玉门关向西。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碧桃的诗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