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曹操的座右铭

1、【译解】: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就有德行。

2、【译解】:贤明的君主,不用没有功劳的臣子,不奖赏不作战的军士。

3、夫有其志必成其事。

4、二、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

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6、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7、曹操信奉的格言是:宁愿我负人不让人负我。

8、这是曹操在自家将领打了败仗之后激励的话语,促使曹操帐下越来越多人才文武者为之效力。

9、【译解】:有才能的那些人,即使有些短处,难道就因此而遗弃他,不用吗?原文后接:“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1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英雄垂暮,其志不减

12、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13、三、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14、我觉得曹操此人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综合体,不能一概而论。这体现在他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就人生信条而言不同时期也有不同侧重。

15、宁叫我负人不叫人负我

1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7、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18、曹操教育儿子目的明确,要培养治国平天下之才。在其心里孙权是儿子们的表率,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于激励!为激励儿子们曹操曾经颁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私。意思是说儿子在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儿子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取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做曹操的接班人!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2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2、选用执掌刑法的人至关重要。九智者之虑,虑于无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

2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曹操《短歌行二首》。

25、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26、一、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

27、b夫有其志必成其事。

28、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六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2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0、【注译】:对人礼一寸,受人敬一尺。

31、意为像陈平、苏秦这样被人四处宣扬有短处的人,都成就了大业,怎能因为有缺点就废而不用呢!五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3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3、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34、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35、有一个这么乌鸦嘴的主公,接连被坑,当时追随在曹操身边的诸将,就算忠心如许褚,估计也有暴揍曹操的冲动吧?

36、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咱可喜欢这句了

38、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39、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曹操却贯彻了,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再次跌倒——上一次大笑,引出赵云,损失了不少人马,他却没有吸取教训,行至葫芦口的时候,他再次大笑,并显摆自己的用兵能力,嘲笑诸葛亮和周瑜行事不周。结果再一次被迅速打脸,引来了曾吓得他策马狂奔的张飞。许褚、张辽、徐晃三人拦住张飞一时,才为曹操争取了逃亡的时间,真正逃脱的时候,“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40、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1、e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2、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43、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4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5、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46、意思是: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47、这句话是曹操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

48、原来,他在逃亡的途中,跑过乌林之西,宜都之北,见地形险峻,适合埋伏,于是仰天大笑,并在众人不解之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对诸葛亮和周瑜,进行了嘲讽。如果此处果然没有伏兵,那么他此言一出,便会起到鼓舞军心的作用,倒也算是妙招。可是,他刚刚说完,“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赵云率军而出,吓得曹操差点摔下马来。从之前赵云一对三,突破许褚、李典、乐进三人的包围,能在万余大军中七进七出等战绩,我们不难推断出,如果赵云全力出击,曹操定然凶多吉少。幸好诸葛亮给赵云的命令,仅是吓唬曹操,所以他才逃过了一劫。

49、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在作品的第一回,曹操就出现并一开始就表现出其“奸”的一面。

50、【译解】:为国献身,为大义牺牲,足以垂名后世。此为曹操扫平群雄时的志愿。

51、思贤若渴

5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53、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2、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3、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4、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5、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6、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7、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8、竖子不足与谋!  9、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10、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5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55、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56、十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57、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的儿子如猪狗,这是曹操在江东战败后发表的感慨,表达了对孙权的赞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也能像孙权学习,能够像孙权一样优秀,同时也表达了对刘表的儿子们的不屑之情,这是一代凫雄曹操对儿子的名言,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

58、【译解】:不能因追求虚名而招来灾祸。追逐名利,害人害己。

59、霸王之志

60、三国曹操名言名句

61、a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62、曹操信奉的格言是:

63、十一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64、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士人的“德行”与“有作为”之间的关系。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65、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66、【译解】:掌管关系人生命的刑法,是大事,要选精通法律的人来担当。“夫刑,百姓之命也。”

6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8、【译解】:国家安定时期施行教化,是把礼放在首位;平定乱世采取的政治措施,则是把刑罚放在第一位。

69、意思是:凡是成为英雄的人,都有伟大的志向,胸中蕴藏着精良计谋,他们都是具有能够容下宇宙的胸怀,吞吐天地的志气的人。

70、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性格高傲心狠手辣之人,他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是从来都不会承认的,宁可他错杀了人,也不会低头认错

71、失败乃兵家常事

72、失败也是件好事

73、七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74、曹操的名言:  ·“竖子不足与谋!”    ·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冲无名言记载。

75、【译解】:聪敏的人考虑问题,事前都有计划和打算;旷达的人谋划一些事情,都具有预见性。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远见才能成就大事。

76、史书记载曹操一生之中有25个儿子,其中得以长大成人的有16个,对于儿子的教育曹操堪称典范,文有曹植曹冲,武有黄曹彰,智略曹丕。

77、c宁使吾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吾。

78、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79、曹操信奉的格言只要熟读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那就是“宁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但曹操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出此话,那是离开董卓,误杀吕伯奢时说出的话。但个人认为不能作为曹操的人生格言。三国演义作者主旨美化了刘备,曹操自然落个奸雄的名声。但观历史看,曹操的崛起以及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看,这样说对曹操是不公平的。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来说,应该是英雄而非奸雄,毕竟历史人物和小说里面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应该公平,客观,历史的去评价曹操。

80、按理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可是曹操却完全没有这等意识,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用兵能力,比诸葛亮、周瑜等人要强,于是他再次遇到适合埋伏的地形时,依旧没有小心防备,而是继续大笑。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次他依旧没有逃脱被打脸的悲剧,“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着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81、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他们,对不起他们,但现在也挽回不了,没什么用。我现在走投无路,不知道怎么做,就只好是宁愿我对不起他们,我不能让让他们对不起我了。

82、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83、【译解】:没听说无才能的人及不作战的军士,都一样可以得到奖赏的,立功、兴国也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84、~

85、国家在太平时期崇尚的是德行,战乱时期奖赏的是那些有功劳、有才能的人。八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上一篇上一篇:搞笑的个性签名女孩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