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2、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3、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4、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5、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6.《晨兴书所见》宋 葛绍体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7.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8、《银杏心语》
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
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9、《银杏歌》清 李善济
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10、《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一
经霜草木悲,银杏独芳菲。
不与狂蜂舞,闲观倦鸟归。
吟风蝶展翅,弄月画凝辉。
绝色枝头老,含香梦里飞。
二(新韵)
经霜杏叶葳,脉脉对晨晖。
林鸟枝头闹,佳人陌上追。
西风结伴舞,蝶梦自由飞。
遗恨夕阳晚,依依戴月归。
三
绝色琉璃淡淡黄,翩跹若蝶闪金光。
知君不是凡尘客,怎会随风上下狂。
四
西风过尽露成霜,银杏无言紫陌旁。
笑看红尘烟雨路,独怜幽草失芬芳。
五(新韵)
杏叶微黄子满枝,佳人对影弄纤姿。
惹得多少迷魂乱,敢问西风知不知?
六
风中杏叶舞琉璃,紫陌红裙又犯痴。
妄想纤姿如羽翼,定能飞上最高枝。
七
枝头杏叶似哀翁,已是不禁寒夜风。
可否玉章呈玉帝,明朝依旧照晴空?
八
银杏何曾似老翁,琉璃依旧照晴空。
世间无限丹青手,只盼仙姿入画中。
九
翩跹似蝶舞芳华,胜却人间二月花。
纵是寒枝留不住,莫随冷雨委尘沙。
十
冷雨欺花寂寞长,独留银杏焕荣光。
攝魂若有菩提味,夺魄何须琥珀香。
易对柳花思谢女,难朝落叶著华章。
阳春纵有千寻色,不及寒枝一抹黄。
1.《瑞鹧鸪·双银杏》宋朝·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2.《雨后灵淀寺观梅寺乃梁时古刹有银杏二株岁久合抱矣》明朝·皇甫汸
梁代丛林敞,齐关淀水赊。观梅乘雨霁,问树识年华。佛供移香净,僧窗影月斜。夜深钟梵起,飘处即灵花。
3.《谢济之送银杏》明朝·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4.《忆家园廿六首·其九·银杏》明朝·顾清
鸭脚当年自一时,瓦盆雕砌影毰毸。黄封不遇头纲使,争得淩云百尺姿。
5.《某得银杏不食种之庵前见者曰是三十年乃生公》宋朝·释慧空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阶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携篮走僮仆。伴我东园看菜归,与汝煎茶...
6.《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宋朝·杨万里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7.《题银杏双鸠图》明朝·胡奎
鸭脚叶青银杏肥,双鸠和梦立多时。日长庭院无人到,呼雨呼晴总不知。
8.《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宋朝·梅尧臣
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
9.《南吕·一枝花·丽情·银杏叶凋零》明朝·詹时雨
银杏叶凋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红豆冠啄残鹦鹉粒,碧梧桐栖老凤凰枝。对景嗟咨,楚江风霜剪鸳鸯翅,渭城柳烟笼翡翠丝。缀黄金菊露,碎绿锦荷花瑟瑟。
10.《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宋朝·胡铨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敢说麕书讥聂北,
1.宋 王维《辋川二十泳.文杏馆》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2.宋欧阳修《鸭脚》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3.清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4.清梅尧臣《答友人》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5.清李善济《银杏歌》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6.清乾隆《银杏王》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7.清葛绍体《晨兴书所见》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8.清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9.清佚名《天师洞古银杏咏》状如虬怒,势如蠖曲。姿如凤舞,气如龙蟠。垂乳欲滴,状若玉笋。苍翠四荫,雅若图卷。10,清吴宽《七言律诗》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1、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2、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3、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1、杜宇花残银杏过
[宋] 吴泳 《贺新凉/贺新郎》
2、银杏低垂颗颗圆
[宋] 吴芾 《再和四首》
3、借骑银杏叶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
4、何人栽银杏
[宋] 张舜民 《句》
5、银杏贵中州
[宋] 欧阳修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6、红花木瓜银杏园
[宋] 方回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7、李枣栗银杏
[宋] 张镃 《珍林》
8、银杏绿匀肤
[宋] 朱翌 《宣城书怀》
1、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出处:《瑞鹧鸪.双银杏》
作者:李清照
创作年代:宋
翻译:银杏典雅大方的风度韵致,银杏外表朴实,品质高雅,连果中佳品甘桔也逊色三分。银杏的坚贞高洁,虽流落江湖,但仍保持着玉骨冰肌的神韵。
2、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出处:《晨兴书所见》
作者:葛绍体
创作年代:宋
翻译:等闲的日子随着大风东西摇曳,不管风霜多大多冷。等到满地都是金黄色的银杏叶,忽然惊天动地一般宣告自己的成功。
夜宿七盘岭》
初唐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平仲即银杏。沈佺期历任武则天朝的通事舍人、给事中,官至太子少詹事,后因党争失败,被朝廷流放,这首诗就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七盘岭,位于陕西汉中县褒城北面。诗人以异乡的平仲入诗,是欲以银杏的高洁寄托自己的清白。首句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点出住宿高山,更显“独游”的失意。次句则写夜宿所见的远景。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仿佛要流进房门那样低。第三句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时节,鸣声悲哀,其叹仿佛“不如归去”,多用作离愁的寄托。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油然弥漫。末句承“子规啼”,写自己正沉浸在杜鹃悲啼声中,鸡叫了,快要上路了。七盘岭上这不眠的一夜,更加引起诗人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听见褒城的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唐代伟大的诗人、画家王维,晚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这里山青水秀,原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天宝三载后,王维因在政治上不得意,便买下此处,修葺改造成草堂精舍,作为隐居之所。现在辋川有一株高20余米、胸径近2米的古银杏,相传为王维手植。王维在《文杏馆》该诗中紧扣馆名“文杏”二字,略带夸饰地写出山馆结构的精致:
辋川二十咏·文杏馆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前两句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和左思《吴都赋》“食葛香茅”的典故,写栋梁屋宇的精美,是实中有虚之笔;接着又由此生发出栋里彩云飞到人间化而为雨的优美遐想,则纯以虚笔写山馆的高峻和境地的幽静。这样写,不但使这所依山傍水的文杏馆幻化出无法言传的神秘意境,而且将本因高远而与山外阻隔的文杏馆与人间联系起来,令人联想到诗人洁身自好却又不愿意高蹈出世的精神境界。文杏即银杏。
宋代时,银杏大批移植到长江以北,直至黄河流域各地。因其形状似鸭子的脚,故又名“鸭脚”。
北宋诗人梅尧臣,字圣俞,曾写诗《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描述中原人民认识和栽植银杏的经过: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褎。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赋诗《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详述银杏被引种到京都(今河南省开封市)时的情况: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致远有余力,好奇自贤侯。
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
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
公卿不及议,天子百金酬。
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
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
今已遍中国,篱根及墙头。
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
惟当记其始,后世知来由。
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
欧阳修曾得诗友梅尧臣寄赠“鸭脚百个”,如获至宝,思绪万千,欣然提笔写诗《梅圣俞寄银杏》相赠,抒发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君子之交的诚挚情谊:
梅圣俞寄银杏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梅尧臣收到好友赠诗,依相同韵脚作诗《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答谢: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
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
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
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
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
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懃。
宋代诗人张商英(又名张无尽)也曾作诗描述银杏: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河南光山县净居寺有一株银杏树,传为唐朝道岸、定易二僧合栽,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此树下读书,与银杏结下不解之缘,他在银杏盛果时欣然命笔:
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
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喻累累银杏果实为奇妙文章,表达了对银杏树的敬慕之情。现在该银杏树干需两人合围,树高20余米,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宋代大诗人陆游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他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赞美银杏之珍贵:“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瑞鹧鸪·双银杏》词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赋予银杏以人的品格,以双银杏比喻自己和丈夫:
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以妙趣横生的语言作诗描述了银杏炭烤食用的情景: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明清时期,农家盛行栽植银杏,既获丰饶物产,又达观赏目的。古诗《仲秋既望观园》中描述了沂、武两河沿岸的银杏园景观。诗曰:
仲秋既望观园
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
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
根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
干粗几合抱。猿揉愁援攀。
下流遮高树,林荫苔成斑。
蹼叶和风舞,累籽压枝弯。
虫穿怯神奇,蝮螺岂敢沾。
沧海时多易,古木麻彭年。
天物假造化,沂埃有奇观。
明代诗人吴宽在收到朋友赠送的银杏后,写诗答谢。诗云: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风景区内,山中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天师洞殿前有一株古银杏树,传乃张道陵手植。清人李善济曾作《银杏歌》赞颂:
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
诗人对银杏的描写细致入微,同时又勾勒了银杏的雄姿和气势,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民国年间,该地有别名“老鹤”者也写下了一首“银杏歌”,其中称:
“天师洞前多老林,中有银杏气箫森,
大逾十围高百尺,孤根下蟠九渊深,
拔地参天形古性,神物不知始何代,
道士但云已千年,苍苍独余古时黛。
奇倔直似六朝松,枝头常有白云封,
凡鸟恶禽不敢巢,夜深往往鸣天风。
独恨游人少题咏,肉眼不识孤高性。
……
年年洞口饱霜雪,生有奇骨那能折。
地老天荒不改柯,鬼神呵护皆臆说。
世人但知泰岱松,此物灵异将毋同,
歌罢绕树三太息,如此婆娑老树无人识。”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银杏的热爱和赞颂,似乎也隐喻自己“有志不获骋”的感慨。
1977年12月,茅盾先生回故乡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访问,得知乌镇古银杏在“文革”之后仍大难不毁,欣喜地挥毫写下《西江月》词,其中称: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
往昔风流嗟式微,历史经验记取。”
词中唐代银杏、昭明太子读书室,皆茅盾先生故乡乌镇的古迹。唐代银杏在茅盾故居不远处,茎干粗壮,直插云天,冠盖浓密,荫蔽四周。当地人称之为“乌将军”,传说中唐时期,藩镇叛乱,一位姓乌的将军英勇地率领部下平叛,不幸战死,后来在其战死处生发出一株银杏。茅盾少年时常在此处游玩,所以对这株古银杏感情很深。在乌镇茅盾纪念馆里,悬挂着放大了的茅盾先生所写《西江月》的手迹,作品结体匀称,气韵流畅,柔中有刚,俊逸飘洒,可谓晚年茅盾先生书法的代表作。
上海市嘉定区有一株树龄达1200多年的古银杏。1983年4月4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游览后,题诗赞曰:
六朝古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
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
经济学家厉以宁性格开朗、思维敏捷,他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和博大胸襟接纳生活,在艰难的环境里,诗词与他相伴,记载着他所见所闻的多姿山河、多艰人生,以及他所经历的寒窗生涯斗室岁月,充溢着他的志向操守和经世理念。他曾作《鹧鸪天》与友人共勉,词中写道:
鹧鸪天
莫道红湖巧遇迟,萍踪难得两心知,
青莲自幸身无染,银杏何愁鬓有丝。
堤上路,画中词,升潮也有落潮时,
江风吹尽三秋雾,笑待来年绿满枝。
以此表露自己敢于直面人生、乐观向上的明朗心境。
现代作家王希坚也曾作《浮丘留字》二首,咏赞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
矗立浮来银杏王,人寰百代历沧桑,
鲁侯莒子今安在?树更葱茏花更香。
山林幽静脱俗尘,义理穷究识见真。
面壁校经甘寂寞,文章千载有知音。
凭树吊古,阐发佛意,寻觅知音,颇能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