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陋室铭》原文:
2、第二大层:1环境清幽(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5、虚实相映,足见高雅
6、陋室铭
7、唐代·刘禹锡
8、。表明态度:“爱莲”,即爱君子之德————本文主旨
9、第一大层:1。爱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在;予独爱莲之出。。。→道出作者心意】烘托莲
10、第二大层:1。点出喻意【菊,花之隐逸;牡丹,花之富贵;莲,花之君子】→(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3、《爱莲说》原文:
1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总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洁净,单纯,雅致
15、《爱莲说》中没有以古代明名贤自况的。《陋室铭》中表明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6、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呢。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17、【译文】: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18、第三大层:举例自况(对偶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得出“何陋之有”『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1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绘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1、第一大层:用类比(对偶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的馨】
2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虚写】
2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2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7、情趣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实写】
2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9、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1、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2、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