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古风化描写桃源的句子

1、“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像陶渊明诗中所写的桃源到如今也未找到,还不如在自家门前种一棵桃树。意为追求宁静和祥的幸福生活,需要靠自己动手打造。

2、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王维在所有古代诗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位诗人,身兼大学仕,诗句中描写的是一番美好的景象,辞官归故里,无官一身轻!

3、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县名均为沅南。

4、“桃花源”的省称。南朝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唐杜甫《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5、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6、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7、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8、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9、比如说:桃绅 熙桃 桃佳 菡桃 卉桃 桃虔 桃姝 霄桃 琳桃 媛桃、博桃 寒桃 漪桃 凤桃 佩桃 桃云 桃昔 苓桃 皎桃 甯桃、霭桃 岱桃 桃珊 晶桃 桃爽 桃瑾 桃俏 桃头 桃伶 桃真、桃娇 桃湘 桃彨 桃书 环桃 嘉桃 桃婼 桃枝 桃贞 侗桃、婧桃 桃嫦 茵桃 桃芫 矫桃 嫣桃 嫚桃 桃英 葵桃 珧

10、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11、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12、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13、刘禹锡身居陋室一一绿苔青草映衬了他的淡雅之情。

14、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15、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16、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17、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18、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19、《桃源行》

20、东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乐土,生活在那里的人,其先辈是秦代躲避动乱迁入的,已繁衍了数代。他们生活富裕,安定,男耕女织,根本不知外界经历的朝代。

21、【唐代】王维

22、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3、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24、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25、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26、《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27、叫长寿桃树吧,,,,,,

28、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思想。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29、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30、《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1、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32、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33、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34、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35、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36、《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风中荷花的句子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