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回信的张家人醒悟了,主动让出三尺地。而吴家人也被张家人的做法感动了,也主动让出三尺地。两家人因此冰释前嫌,还一不小心造出一条著名的六尺巷。后人经常用六尺巷来形容待人宽容以及和谐相处之道。
2、文学赏析:
3、创作背景: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5、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6、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7、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8、原诗:
9、这位知县看罢来信,提笔回复一封家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0、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11、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做了知县,在外地当官的时候,收到了家里的一封家书,书信内容是自己家里和邻居因为围墙在哪一边闹得很不愉快,给他写信,让他以官压人。
12、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13、白话译文:
14、家人收到这封书信后,羞愧难当,主动把自家围墙往后移了三尺,缩小了自家范围给邻居,从而流传千古,成了一个历史典故。
15、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6、“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清朝康熙年间,有账、吴两家邻居,他们之间的院子有一条供大家出行的小路。有一天,吴家想修房子,占用这条路,但张家人却不同意。两家人因为一条路翻了脸,还闹到县衙去了。
17、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18、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19、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20、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21、张廷玉在朝廷的地位很高,可他却从未居功自傲,权倾朝野,而是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因此张廷玉成为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22、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这句诗句是出自六尺巷的传说。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2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4、清·郑燮
25、可县衙忌惮两家人的身份,不敢妄下定论。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信给张家主人张英,要他来主持公道。张英是当时朝廷的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因政务繁忙常年不在家。看到家书本来很开心,却没想到妻子的家书竟是因为那条巷子,于是他便给妻子回信一封。
26、扩展资料:
27、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
28、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29、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30、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代表性人物。他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在山东任知县时,他的上司包括听闻他的名声,便向他索求字画。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图,并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赠之。
31、张英是清朝的一代贤臣,而他的儿子更是清朝中期非常著名的汉人大臣——张廷玉。康熙年间踏入仕途,后又辅佐了雍正皇帝。先后担任过礼部、吏部、户部尚书、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要职,为清朝的统治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