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子百家的成语和故事:以羊替牛
2、经常一个人关住门不停读书。每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读书时间久了,累了他也不休息,疲倦的直打瞌睡。
3、孟子幼时背诵诗文,母亲正织布。
4、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第二年,张弘范率领元军与宋军在水上交战,强迫文天祥观战。文天祥在船上观看宋元两军交战,文天祥看着南宋的军队步步溃败,心知国家灭亡已成定局,心中的苦闷胜过死去。张弘范知道文天祥不会轻易投降,就将文天祥交给元朝皇帝处置。在去燕京的路上,文天祥绝食八天,没有死,于是进食。元朝政府多次劝降,文天祥都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政府担心文天祥的存在会影响江南民心,于是决定将其杀害。在刑场,文天祥面不改色,拒绝了元朝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求生的机会,只说了一句“我的使命完成了”,便凛然赴死。
6、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7、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
8、有关诸子百家的小故事:
9、故事: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10、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11、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12、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13、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14、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15、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16、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17、班超投笔从戎
18、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失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19、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20、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兴可,善於画竹子。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观察竹子的不同姿态与变化。因而对竹子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他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宋史·文同传》里说:”当时人们纷纷请他画竹子,送去的绢,堆了一大堆,他有时厌烦地把它们扔在地上。”
21、“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么有脸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肯罢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诗一首给他。
22、这样当他读书疲乏了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动头发引起头皮疼痛,而清醒。然后继续读书。
23、诸子百家庄子的故事如下。
24、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25、鲁哀公反问庄子:
26、韩非子的故事
27、胸有成竹
28、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29、墨子的故事
30、味如鸡肋
31、韩非见当时韩国势弱,曾数谏韩王,但韩王听。韩非痛恨治国不修明法治,不实行富国强兵,而重用那些没有实际经验好发空论的人。於是他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2、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33、但关羽面对这一切不为所动,一听到刘备的消息就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找寻他的大哥。
34、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35、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6、庄子的故事
37、南宋文天祥以身报国
38、孔子在旅行时,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装置可以打水。
39、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40、当时,文兴可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兆补之写了一首诗赞扬他的绘竹艺术,其中有两句:”兴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41、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
42、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43、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
44、书成后传至秦国,秦王读后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的著作得到了秦始皇的称赞。秦国攻韩,韩王本来不用韩非,待秦进攻甚急,韩王於是委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见到了韩非很为喜悦,但亦未信用。
45、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46、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47、孔子的故事
48、曹操以为通过收买就可以俘获关羽的心,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款待、馈赠关羽,还给他送了好多女人。
49、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50、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51、富贵不能淫,读作fùguìbùnéngyín。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52、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53、这个故事影响了几千年。特别是对知识分子。在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憧憬中,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独立特行的人格,美的内心的涵养,庄子居功至大。
54、诸子百家之孔子的故事
55、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於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
56、姜太公钓鱼
57、孟子少时诵
58、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59、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60、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61、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62、遂迁孟母三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63、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
64、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纭,故事濒多。其间意可会而不可说,如果硬要说的话,但看庄子。
65、孟母三迁
66、这都表明了关羽富贵不能淫的品格。
67、老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多好啊”
68、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抓住,文天祥不愿投降,吞龙脑自杀却没有成功。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给另一位抗元名臣张世杰劝降,文天祥被逼无奈,说道:
69、庄周梦蝶的故事最为有名。大意是:有一天,清贫的庄周在午昼时分,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翩翩然的蝴蝶,醒来后仍是自己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其间必有缘故。知其为物化。
70、“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71、文天祥死后几十年,朱明代元,人们在文天祥被害的地方建立祠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英雄。
72、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73、孟子年轻时,有一次他在母亲纺纱的时候朗诵诗歌。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背诵。他母亲知道他忘了,便拦住他,问:“为什么停在中间?”孟子回答说:“忘了,以后再记。”孟母拿起刀,割断了布料。她说:“这布料已经裁好了。是否可以再次连接?”从那时起,孟子就全神贯注于读书。
74、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
75、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76、李斯认为,韩非为韩国的公子,终为韩而不为秦,因此向秦王建议,既然不用韩非,不如诛之,以免后患。秦王以为然,下令治非。李斯则暗中差人送韩非毒药,使自杀。韩非怀才而不遇,终为自己的同学所杀。
77、关羽在土山约三誓后归顺了汉朝。
78、南宋文天祥以身报国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抓住,文天祥不愿投降,吞龙脑自杀却没有成功。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给另一位抗元名臣张世杰劝降,文天祥被逼无奈,说道:“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么有脸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肯罢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诗一首给他。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时,被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于是不再劝降。
79、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80、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81、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82、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是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到过,梁国,齐国,宋国,鲁国。
83、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84、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85、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86、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这时候,他感到进推两难: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吧,又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丢掉又舍不得。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麼?”他就随口回答”鸡肋。”
87、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想了个特殊办法,过去男子的头发都很长。
88、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89、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90、墨子劝说弟子学习说:“你赶快学习,如果达到我这样,就让你做官。”弟子学了几年,就找墨子要求做官。墨子说:“你听说过鲁国人的故事吗?有兄弟五人,父亲死了,老大嗜好喝酒不愿意参加丧事,他的四个弟弟说:‘哥哥如果你参加安葬,我们就给你买酒喝。’“
91、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时,被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于是不再劝降。
92、关于“富贵不能淫”事例如下:
93、答:东汉时有个人叫孙敬,开始因知识浅薄一直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
94、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95、孔子在旅行时,遇到一个老人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看起来非常辛苦的工作,就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你是一个老人,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
96、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97、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98、老子的故事
99、孟子突停背后再背诵下去。孟母知他因分心忘了书中的内容,问他:“为何停背?”孟子回答说:“有些地方忘记后又记起来了。”孟母即割断她织的布,用此来告戒他做事不可中途而废。请另可参阅“孟母三迁”的故事。
100、丧事完毕,老大就找四个弟弟要酒,弟弟们说:‘儿子安葬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只有我们有父亲吗?我们怕你被别人笑话,用这话骗你的!’如果你不学习,人家就会笑话你,所以我当初这么劝你。”墨子的徒弟就不再要求当官了。
10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2、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103、他找了根绳子把自己的的头发栓住,另一头牢牢地绑在梁上。
104、孟子的故事
105、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