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
6、可以用拟人:天空中的礼花满天飞舞就像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7、此例是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要把“不是......吗”去掉,不改变原来的意思。答案是: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
8、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使事物的性质、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9、答案是: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
10、【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1、(5)令人捧腹。
12、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13、(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14、(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15、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6、【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7、(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18、还有一种就是肯定句变成否定句。比如,“敌人打败了这场战役”,可以说成“敌人没有赢得这场战役”。
19、(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0、可以用夸张:大年三十响炮的人非常多,当千家万户的礼炮不约而同的响起时,那声音简直就像又一场地震爆发了
21、看窗外,树上的鸟儿仿佛也穿上了新衣,唱起了欢乐的歌.(拟人)屋外寒冷的风吹动着落叶,之间还夹杂着鞭炮的碎屑.而屋里则温暖如春,一家人在一起,气氛实在热烈.(对比)有诗曰“鞭炮声声除旧岁”,大人和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忙里忙外,迎接新年.(引用)回想这一年,正所谓:喜爱春,因为她的生机;喜爱夏,因为她的激情;喜爱秋,因为她的成熟;喜爱冬,因为她的纯洁.(排比)我喜爱这一年的四季,我喜爱春节,它标志着一个新年的开始.
22、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23、对偶: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24、常见比喻词
25、(5)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26、(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27、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28、二、改变叙述人称
29、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0、例3: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改为比喻句)
31、(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32、比喻
33、【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34、【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35、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36、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7、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38、【例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39、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
40、(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1、(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42、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43、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44、十大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复、比拟,作用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45、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6、设问
47、【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8、(3)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49、例如:哗哗的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50、例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51、对偶
52、(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53、(1)露似珍珠月似弓。
54、作用:
55、(5)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6、(5)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会做吗?
57、(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58、(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59、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60、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61、(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62、【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63、改变句子的说法
64、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65、【例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66、反问
67、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间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68、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69、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70、排比: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1、(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72、(4)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73、夸张
74、【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75、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76、(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77、(2)旌旗十万斩阎罗。
78、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79、我知道的有,把字句变成被动句。比如,“愚公把门前的两座大山给移走了”,“可以说成门前的两座大山被愚公给移走了”。
80、战士们的衣服被哗哗的雨水淋湿了。
81、还有一种是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比如,“我信任他”,可以说成“我不能不信任他”。以上这些句子句式虽然变了,但是意思没变。
82、(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83、拟人
84、答案是: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85、(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86、(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87、【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88、(4)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
89、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9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91、【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92、可以用感叹:啊,这样热闹的场面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必不可少的一幕
93、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其中大类修辞手法包括:比喻,白描,比拟,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托,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跳脱,转文,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对比,对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共计63种。
94、从小我就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的时候,压岁钱多得好像一座小山.(夸张、比喻)
95、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
96、(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97、叫夸张。
98、【作用分析】: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
99、(5)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100、(3)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01、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102、【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103、排比
104、三、改变语法结构
10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
106、(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07、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108、例如:深圳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吗?(改为陈述句)
109、【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110、【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111、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112、【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113、(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114、四、改变修辞手法
115、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116、此例是将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第一人称叙述,也就是要将“他”换成“我”,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答案是:“我叫李明,是从北京来的。”
117、(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118、(2)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19、典型例句
120、【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121、此例是在原句上分别加上“把”和“被”字,不改变原来的句意。答案是:哗哗的雨水把战士们的衣服淋湿了。
122、(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123、定义
124、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125、【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
126、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127、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28、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29、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130、(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131、(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13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133、(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134、【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35、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
136、【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137、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138、(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139、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140、作用:①感情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③表意更加丰富。
141、(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142、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143、(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144、借代
145、(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146、例如:李明告诉老师,他叫李明,是从北京来的。(改用第一人称叙述)
147、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148、(4)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149、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150、表达效果
151、(4)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152、可以用反问:春节敲锣打鼓的气氛难道还不能使你感受喜庆吗?
153、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154、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55、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56、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强烈情感,
157、可以用比喻:过春节就像放花炮一样红火热闹。
158、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159、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
160、(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161、例2:下了一场大雪,到处都变白了。(改为排比句)
162、三个要素
163、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164、(3)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165、(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66、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167、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168、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
169、(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0、(2)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71、(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172、(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173、【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174、(5)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
175、【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176、可以用排比:过春节人们穿的衣服五颜六色就像礼花飞舞的颜色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有紫色、有粉色……太美了
177、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178、【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179、【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180、答案是:老师不辞辛苦,像慈母一样,用心血培养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