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参禅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信佛诵经是为了死后的天堂门票,那么我们所信仰的主题便跟佛陀无关,因为佛陀不谈生之前、死之后,不谈世界之外所有不能实证的事物。当初佛陀说法时有十四个问题不谈:一、世间常吗?
2、人生,最快乐的那莫过于奋斗。不管昨天有多风光荣耀,抑或苦涩不齿,都过去了,无可更改,无法再来。唯有重拾心情,重新上路,才是我们今天唯一的抉择。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单的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
3、因为有你,我们更用心。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你的境界高远,你的心灯就会高悬起来。
6、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7、【佛心禅语】痛苦无法逃离,但可以转化,从痛苦中解脱并不是逃避,而是换一种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
8、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别人也许给得了你安慰,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
9、“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
10、有时生活却不尽人意,但是你要相信,所有的事都会有好结果。
11、⊙佛说:“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人性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如此。
12、自己生日快乐,希望自己能更加成熟自信,沉着冷静的面向明天,以后的日子更加坚强无畏、勇往直前。
13、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我对此绝口不提,你若有些回应,我会十分感激,你若无动于衷,我也不会灰头丧气,直到有一天我不愿如这般爱你,那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14、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
15、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6、惊鸿初见,若曾相识引思遐,无意重逢,揭一生波澜横划。
17、知苦无生,是名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名集圣谛。于毕竟灭法中,知无生无灭,是名灭圣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思益经》卷一
18、终于知道我的佛系蛙为什么不回家了
19、【人生感悟佛系语录】看完爱乐之城,觉得这特么的才能叫电影啊!如果今年只能在影院看一部电影的话,我会选择它。与之相比今年至少看得一半电影票钱都白花了。
20、一个人不管是春风得意,受人尊崇,还是默默无闻,宁静洒脱,都别太看重自己。平平淡淡,物我两忘,既是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21、总有一些深情无关春花秋月,总有一些遇见无关天涯零落,却是一场宿命的邀约。执手相望的岁月,在我写完的一首清韵里淡暖生香。若,遇见已无路可逃。那么,允我携一颗云水禅心,在一帧未打开的安宁里静静陪你。让爱,一直如影随形。让念,一直安然生长。
22、⊙怒不报怒,胜彼斗负。《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23、一切物象都在比赛着淡,明月淡,水中的月影更淡。
24、在这个世界永远都有一些会去伤害你的人,你要做的就是继续去信人和小心你下次相信的人。世间,若有人呵护你的痛楚,那就更疼。没有人,你欠矜贵,但是坚强争气。
25、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6、⊙人若执著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郑石岩
27、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28、被人误解很正常,哪怕是你最亲的人。不要总盼着别人跟你想到一起,毕竟心不同,想法就不一样。出现矛盾时,不妨一笑而过,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磨合剂。
29、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30、连挥挥手这个简单的动作,都是我们无法言说的疼。
31、无人为你挡枪口,那就做自己的英雄。酸甜苦辣我自己尝,喜怒哀乐我自己扛;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32、人生在世不容易,求佛祖保佑我们全家苦难不近身,远离小人讹诈,平安健康永相伴,一切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南无阿弥陀佛!
33、不再挣扎了,有许多人的陪伴,却都不是我心中的那个人。
34、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
35、情绪是一朵乌云,觉察它,觉知它,然后进入它。觉察与觉知就是一道光,照进去,乌云自然消散,消失。一起虚假与虚幻的都经不起觉察与觉知的观照!而头脑就是制造乌云的源头。正念正见是头脑的必修课。
3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7、每次想找个人陪的时候,就发现有的人不能找,有的人不该找,还有的人找不到,才明白,陪你最多的人还是你自己。
38、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39、不因自身的平凡
40、⊙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槃。《杂阿含经》卷五,第104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