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他首创“皇帝”制度,在此之下又创立三公九卿的中央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代表的相权,与秦始皇代表的皇权,自此开始长达两千多年的较量。整体来说,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是中国专制主义的必然,也是皇帝个人独裁的趋势。
一、助手变仇敌,复杂的情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设立宰相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幅员辽阔、事务繁多,每天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再强大的个人也需要一套高效运转的行政机构,丞相们也就应运而生。而为了避免一家独大,皇帝们又会分权制衡,相权就这样被人为地进行分割。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从秦代先祖手中接过基业的嬴政,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为了彪炳史册,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自称“皇帝”,他自己就是“始皇帝”,秦朝要传二世、三世乃至更多。创立新词后,秦始皇又把“制”和“诏”作为专用,其他平民百姓不得擅用。
只有皇帝能够自称“朕”,皇帝的“命曰制,令曰诏”,纵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他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然而,无论如何设置,最终的决断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从秦朝开始,历代的丞相职位无论如何变动,基本上沿袭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与丞相,皇权与相权,本该是统治阶级的他们,因为至高无上的权位,开始了一段暗流涌动的争夺。丞相们从皇帝的助手,转变成皇权的潜在威胁者;皇帝则从知人善任的最高领导,成为让人忌惮的“伴君如伴虎”。
二、高效运转,分权制衡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本该是高高在上的荣耀,却在与皇帝相处的历史长河中,渐渐失去了本来的权位。在皇帝面前,宰相们从坐而论道到恭敬站立,再到最后的跪拜。从提出建设性意见,与皇帝共同议政,到“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一切的背后,是皇权与相权的较量。
汉承秦制,萧规曹随,在继承秦朝一系列制度的同时,又创造性地设立了刺史制度。虽然有汉初的封国问题,严重威胁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但是经过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和汉武帝时期的推恩、酌金,又一次加强皇权。等到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政治上没有大的改变,直至再一次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次飞跃,仅仅从政治制度层面,就有三省六部制的重大变革。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司其职,互相制约,统一于皇帝的掌控之下。而作为执行机构的六部,更是将行政效率直达每一个部门,责任到人。国家机器高速运转,皇帝居中指挥,一切井然有序。
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自曹丕始设,到了隋唐时期,功能是总揽行政大权,帮助皇帝处理政务;门下省从皇帝的侍从机构,逐渐演变为权力的中枢机构。它的职能类似于御史大夫,负责审核诏令,有封驳之权。而尚书省则负责具体实施,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相权由三省分割,相互制约,又互为掣肘。
三、从平等以待,到君臣之礼
纵观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相权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倒是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成为困扰唐朝的两大毒瘤。为了遏制地方军事长官的权利,宋代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但是对于文人们,宋代的皇帝们依旧不放心,这才有了宰相之外,又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机构。
把相权一分为四,处处防备设界。参知政事,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宰相的军事权;三司,分管财政大权;御史台又负责监察驳回。尽管如此,宋代还是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宰相。如寇准、赵普、王安石、韩琦、司马光等人。同时,以宰相为首的外朝,也制约着皇权,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因此,整个宋朝尽管给人留下“积贫积弱”、处处挨打的印象,但是几乎没有出现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乱象。这与高超的制度建设密不可分。明清时期,皇权与相权的较量,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皇帝专制独裁到达最顶峰,甚至连丞相的职位都被取消,相权完全成为皇权的附庸。
从元末农民起义中走来的朱元璋,甚至元朝丞相乱政的祸害,正是由于相权过大,导致皇权不稳,内乱丛生。因此,等到1380年的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除了自秦始皇以来的丞相,以六部统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虽说此后又出现了权威更高的内阁,但是大权还是在皇帝手中。等到清朝时期,就只剩跪着听旨,传抄圣意的军机大臣了。
后记
在封建王朝中,相权与皇权的大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以丞相为代表的权臣,则经历了坐而论政——站立议政——跪受笔录的过程,皇帝越来越高高在上,权利也越集中于一人之手。这样的情形下,封建社会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