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驾崩。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成为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嬴政叫自己始皇帝,又叫儿子做二世皇帝,还幻想着秦朝的帝位能够传到万万世。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王朝传到二世,就到头了……
那么,秦朝的灭亡,秦二世该负多大的责任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从上位开始,胡亥就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震慑百官和自己的兄弟们,就向赵高问计。
赵高说:“现在朝中大官,都是先皇留下来的老臣。我是个卑贱之人,承蒙陛下错爱,高官厚禄。这些大臣不仅不服您,也不服我啊!陛下不如趁出巡的机会,将一些有错的郡县长官诛杀,上可以震慑百官,下可以铲除异己,一举两得。这个时代,不崇尚温文尔雅,事事都要凭武力说话,希望陛下当机立断,迅速行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胡亥听说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开始大肆诛杀百官和自己的兄弟。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全都被安上了诽谤朝廷的罪名。最后朝中剩下的,普遍都是阿谀奉承之徒了。
赵高嘴上说自己已经高官厚禄,其实内心还是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大的权力。于是,他又找到胡亥,诓骗他说:“先皇在位时间久,百官都服从他的威严,所以没人敢进谗言。陛下您刚刚登基,怎么能和这些官员讨论国事呢?万一出错了,岂不是显得您不英明?”
胡亥觉得有道理,就问赵高:“那我该怎么办呢?”
赵高说:“您别直接和他们讨论,可以通过我和他们交流。出了问题,往我身上推就行了;事办好了,就显得您英明神武。皇帝自称为‘朕’,‘朕’是什么意思?预兆的意思,预兆就是不直接表现出来,让人听不到啊!”
这一番话,说得胡亥迷迷糊糊地就信了。从此以后,秦二世胡亥深居简出,除了一些地位崇高的官员,其他人一律不见,权力也逐渐落到了赵高的手上。后来,赵高甚至连李斯都给杀了,取而代之,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赵高还鼓动秦二世穷奢极欲,修建阿房宫,征民夫15万拱卫首都咸阳。再加上秦朝法律本来就十分苛刻,最终在秦二世元年就激起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就像是扔到平静湖水中的一块石头,一下子激起了无数的波澜。越来越多的叛军出现,关东地区一点点沦陷。赵高知道,这回祸事大了。他害怕秦二世知道之后会杀掉自己,竟然决定先下手为强,让自己的女婿阎乐带兵去杀秦二世。
虽然皇宫也有一些守卫,但终究是寡不敌众,很快就被阎乐逼到了绝路。
眼看着已经没有机会活命了,胡亥仍然不肯放弃最后一点点希望,央求阎乐说:“饶了我吧,我不当这皇帝了,情愿只是在一个郡里当诸侯王。”
不用想也知道,心狠手辣的赵高怎么可能放过他呢?我相信,胡亥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样的哀求无济于事。可是,大部分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都会被恐惧冲昏头脑,明知不可能还要拼命挣扎。他又说:“诸侯王不行,那就只做个万户侯吧。”
阎乐还是不同意。
胡亥的内心已经崩溃了,他说:“我只希望和我的老婆孩子做普通老百姓,和其他几位公子一样。”
阎乐也终于交了底:“臣是奉丞相的命令来的,是为了天下杀你的,你就算再哀求,臣也不敢同意。”说完,就让士兵去抓胡亥。
胡亥终于接受了现实,咬咬牙自杀了。
后来继位的公子婴,在位时间非常短,而且出于对反秦义军的恐惧,主动撤销皇帝的称号,将自己降为秦王。因此,后世在介绍秦朝的时候,通常都是说它二世而亡,灭亡的锅也更多地甩在了秦二世胡亥的身上。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来看待这段历史,就会发现,秦二世虽然不是什么好皇帝,但和那些出了名的昏君相比,还是差了一些的,这可能也是因为他在位时间短,没来得及作恶的原因吧。
要知道,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夏天,而陈胜吴广的起义是在公元前209年的夏天。仅仅一年的时间,秦二世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就引得全国叛军四起。
而且,再看看秦二世的各种举措,基本上都是对秦始皇时期政策,或者说更早几朝秦王的政策的延续。虽说修阿房宫这样的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这个项目也是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的。还有他为了专权杀自己的兄弟,这件事在今天看来确实不人道,但古代君王干这种事的不在少数,甚至李世民也杀过,不能用来作为他是昏君还是明君的评判标准。
还有各路叛军反叛的理由,要么是受不了秦朝的严刑峻法,要么是号称要恢复战国时的东方六国,这些事也都不是秦二世挑起的。也就是说,秦朝灭亡的祸根,早在秦二世上位之前就已经埋下了。
当然,秦二世自己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信任赵高,以至于最终完全被赵高所蒙蔽。后来诸葛亮说的“亲小人,远贤臣”,秦二世就是个模范典型。尤其赵高凭借一番花言巧语,就把秦二世骗回了深宫,把权力全都拱手送给了这个奸臣,可见秦二世的脑子也不怎么好使。
总之,秦二世本身没什么能力,又不是那种宅心仁厚的君主,又赶上赵高这样的奸臣,他的命运自然好不了。
不过话说回来,秦始皇本来也没想让胡亥继位,而是要传位于扶苏的。但生前牢牢抓住天下权柄的秦始皇,死后连自己的尸体都维护不好,这又能怪谁呢?还不是赵高窃弄权柄?归根结底,还不是利用了秦始皇的信任?
秦朝的灭亡,亡于制度,但秦始皇父子都被赵高蒙蔽,催化了这个进程。如果没有赵高,公子扶苏就能继位,或许秦朝就是不一样的面貌。如果没有赵高,秦二世大概也只是一个庸主,秦朝的灭亡也会慢一点。
但是这个灭亡是难以避免的,还是那句话,问题不在于秦二世本人,而是在于秦朝的制度,这是极其难以改变的。至于秦二世,不过是秦朝灭亡时,一同覆灭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