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游春
1、生5: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更没有人类。
2、孔子巧借流水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
3、还有一些是孩子们暂时无法完全理解的,比如周游列国、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比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怀,比如杏坛讲学开创儒家学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不急,这些先不急着提。孩子们已经亲近了孔子,在他们精神生命成长的历程里,这些也迟早绕不过去。现在,只需要与司马迁一起,顿笔而叹就可以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4、师:好的,找到孔子课堂的举手示意一下。(指向学生)
5、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早生两千五百年,那样我就有希望能够成为孔子的学生。因为我是多么向往能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啊!看——
6、师:如诗如画。我多么向往能成为孔子一样的真君子啊(引读)
7、启迪是: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孔子竟然能从中发现如此深奥的道理,并巧借流水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不一般。
8、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9、窗外日光微斜,曹老师柔荑指向屏幕上的文字,说:
10、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11、孔子的目的是:让他的弟子们也努力学习水的这些美好品德,希望弟子们成为真正的君子.详解: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
12、这是孔子在这堂课里边用到的课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13、师: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吗?
14、《孔子游春》原文如上,主要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论水,一个是论志。事实上,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作者虚拟了游春这样一个情境,将两件事情很巧妙的放在了一起,很让人佩服,但从客观上讲,仍有饽与历史。论水,可以看出孔子充满智慧,善于观察也勤于思考,能从水中领悟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志,又可以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气度,品德高尚,关爱世人,上面的课文说掉了孔子的志向了,记不清楚了,大约有三点: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学生都有大志向。两个内容合起来,咱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善于施教,能寓教于乐,能因材施教,并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
15、生:(浏览课文并画线)
16、“该方则方,该长则长,该直则直,该曲则曲,这就是水的和顺、温柔,有情义。”
17、师:孔子的课堂,好的,课堂已经找到了,但是,要上课,光有课堂显然不够,还得有什么?(书写板书:课文)找一找,孔子的课文又在哪里?用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把孔子的课文找出来,用波浪线画下来。
18、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互相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19、孔子的出生地尼山自古以来为泗水属地,也就是说孔子实为泗水人。但是孔子是在曲阜出名的,曲阜作为鲁国首都名气也更大,所以就定义他为曲阜人,基于以上原因,后来尼山划给曲阜。
20、张桓瑞说:水有固态、液态还有气态,它好像善变化。
二、孔子游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生:水从不夸耀自己,总是处在最低点,它好像默默无闻
2、此段多用比喻、排比修辞,语言华美,节奏感很强。王崧舟老师犹如一位品尝语言的专家,他从段落、句子、词语中多次品咂,令人回味无穷。首先有意识地将本段语序重新排列成诗行,一下子就将在场的所有师生带进春暖花开、芳草萋萋、河水荡荡的诗境当中。啊,不,应该是把大家带入了仙境当中。当师生反复吟诵之后,王老师又用排比的句式问学生,孔子的课堂里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桌凳;然而他的课堂里却有我们现在课堂没有的东西,他的课堂有桃红有柳绿有春风有流水......这样顺着文章语言的肌理去说话,听着如沐春风。这一环节的教学显然体现了语用教学的柔性层次,准备之用——背诵、积累。
3、一年多来,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论语》,在儒学精华的滋养下,体验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成就孩子平和、沉稳的内心世界。时时感叹,如果有幸能做一名孔子的学生,在孔子的课堂里上课,那是怎样一种享受啊!在《孔子游春》这篇课文里,我们把万世师表孔子从神坛上请下来,回到杏坛,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为的是让孩子们走进这有情有趣的孔子课堂。
4、师: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我多么向往,多么向往——
5、师:好多了,再来一次,学习就是这样,学习就是成长,就是变化。再来,预备,齐。
6、生1:(读)孔子们不知老师……
7、生:齐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让心向往之。”
8、在系列的活动中突出重点写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玩,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但游春主要是春(看景),春游主要是游(游玩)。在这游赏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场景。
9、熊久久说:水可以变成各种颜色,各种味道,它好像有魔力。
10、师:这大自然啊,多像一位?
11、孔子游春》原文如上,主要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论水,一个是论志。事实上,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作者虚拟了游春这样一个情境,将两件事情很巧妙的放在了一起,很让人佩服,但从客观上讲,仍有饽与历史。论水,可以看出孔子充满智慧,善于观察也勤于思考,能从水中领悟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志,又可以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气度,品德高尚,关爱世人,上面的课文说掉了孔子的志向了,记不清楚了,大约有三点: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学生都有大志向。两个内容合起来,咱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善于施教,能寓教于乐,能因材施教,并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有是有不过不想打~~~~~~
12、师:就在这句诗中有哪个词告诉你此刻的水是方的?
13、师:谁来读一读你的作品
14、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前五字标红)
15、师:或高或矮,或高或低,也可以。好的,孩子们,说到水没有一定的形状,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诗很多文,都在写到水的这个特点,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句,谁来读?
1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7、生:我觉得孔子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
18、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19、师:原来啊,孔子游春不是孔子春游,他是在给学生们上课。他的课文就是,
20、师:能展开具体一点儿说吗?这个世界假如没有水的哺育将没有?
三、孔子游春或方或长的意思
1、师:是的,孔子就是一位真君子。
2、那日阳光清浅,半缕金色的光芒洒落窗间,冬日暖阳未能给人春的烂漫恣意,一袭明黄风衣的曹老师却仿佛春的使者,她声情并茂的讲述令我们心底迸发出潇潇仲春杏雨梨云般的暖绪。我们在曹老师引领下,品读着新编历史故事《孔子游春》。
3、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4、看到,想到宽广的胸怀;
5、师:是的,孩子们,孔子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啊!这样的老师,带着这样的学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给我们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
6、师:学习用品?比如说本子,比如说笔
7、如果说这些只是着眼文本字面传递的信息,紧接着“向孔子老师畅谈志向”就迈入了对话机制。名为“畅谈”,故须扣住对象,势必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孔子的主张;既名为“畅谈”,气氛该是宽松和谐,这正是孔夫子一贯倡导的师生观。水到渠成,当学生们感悟到“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他用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学生,他在政治上还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时,我们不由欣慰、感叹——这样的课堂充盈着睿智、洋溢着温情,当学生们的心头不断被埋下一些“种子”,他们的心间也会绽放思辨的花蕊。祝老师把握住了这种儿童的哲学火光,将其催生为动人的课堂论坛“遥想孔子当年——从《孔子游春》说起”。
8、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讲水的品性,黑板上是曹老师可以当作字帖的板书:“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水还有什么特点呢?”曹老师的话音未落,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小家伙们一脸的期待,都想在爸爸妈妈面前好好表现。“水有固态、有液态还有气态,它好像善变化。”“水没有颜色,遇天变蓝,遇花变红,它好像善接纳。”……当我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想法像喷涌的泉水,汩汩而出,让我赞叹不已。
9、——观摩王崧舟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有感
10、师:你是从哪个词当中体会到这一点的?
11、曹老师淡眉微扬,继续循循善诱:
12、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13、师:诶哟,太好了。是的,那是因为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所以它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你还有?来,你说(把话筒给举手的同学)
14、生1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5、(师生再次动情合作共读描写“课堂”的段落)。
16、师:这是子路的志向,你们有没有在子路的志向当中看到水的影子?
17、师:是的,我们快乐,我们开心,我们兴奋。孩子们,你得兴奋起来,你得高兴起来,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受走进孔子的课堂。(配乐诵读)(出示PPT)
18、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19、(出示PPT: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看大屏幕,谁来读?
20、师:还是不行,读课题不要拖,听老师再读(示范读)预备,齐。
四、孔子游春受到的启迪
1、回顾课文,崇敬孔子
2、(4)能背诵课文第8两个自然段。
3、Confuciusspringouting
4、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5、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句
6、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前五字标红)
7、生:我觉得孔子是一位知识丰富的老师。
8、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9、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10、快听,古朴的琴箫声又响起来了,隐隐送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分明是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传来的天籁之音,那是天人的合那是对知识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那是孔子的课堂,也是王崧舟老师的课堂!
11、生1: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宽广的胸怀
12、开课了,在曹老师洪亮清晰而又亲切动听的语音带领下,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开启了课堂体验活动。当讲到“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时,曹老师说:“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哪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首首古诗词在曹老师的引导下信手拈出。在那一刻,暑假孩子们背诵的古诗词就像散落在海滩上的珍珠,曹老师好像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这些珍珠串起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闪亮的珍珠项链。
13、生:(齐声)宽广的胸怀
14、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15、李锦嘉说:水没有颜色,越天变蓝,遇花变红,它好像善接纳。
16、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7、生8:我认为水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不会让环境去适应自己
18、生1: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优美的琴声
19、生:德高望重、善施教化、有胸怀
20、师:请你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
五、孔子游春阅读理解答案
1、《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课文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碧波,孔子竟然能从中发现如此深奥的道理,并巧借流水教导弟子,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要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2、生: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3、生:(读)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4、生:老师(两个学生一样的回答)
5、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6、泗水河畔,孔子凝望眼前波澜起伏的流水,沉吟良久后感慨着水哺育万物的胸怀、流必向下的情义、穿山凿壁的志向、荡涤污垢的善良,旁侧弟子纷纷受教,一言一瞥的师生情谊融进春的温暖。
7、生7:有青色的草,还有习习的春风
8、有幸在上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中,和女儿一起聆听了一堂原滋原味的语文课——班主任曹革非老师的《孔子游春》。
9、生:(齐读)或方或长(读了两遍)
10、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互相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11、师:是啊,像水一样懂谦让的人,就是真君子。我们再来找,找到孔子的志向,你来读一读。
12、一个文本固然具有内在的客观规约性,但仍给读者留存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这使得阅读不仅表现为再现作者彼时彼景心境的过程,更可以赋予读者主观的情怀与视野,获得再创造的快乐。读者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完善“自我”。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读者,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除却一般阅读意义的寻求,还有教与学层面的个性价值。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囿于狭小的教育空间,寻求道德教化与工具训练,忽略了阅读的本体,使得阅读教学异化,本应流淌其间的美好因子被挥发筛滤。在这样的背景下,祝老师提出“文化语文”的主张,颇具眼见。每一个教学文本就是一个文化载体,每一个阅读课堂就是一次文化跋涉,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
13、这是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的名句。
14、师:就是你刚才读的这句里面有两个字要特别注意,是哪两个字?
15、在《孔子游春》的教学中,祝老师带领学生用心地走进又走出文本,进行了颇具创意又极为有效的重组与增容。
16、师:(解释一句,生读一句。)
17、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标红)
18、第三自然段是第10~17小节,写孔子和弟子们娱乐及他与弟子们各言其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的情义相互交融,互相烘托,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中括号中的是最后一小节的理解)
19、这是课文当中的第一句话,写到了水的第一个特点,谁来读一读?
20、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