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望古诗
1、——元代:凌云翰《春望》
2、情思恹恹,纵写遍新诗,难寄归鸿双翼。玉簪恩,金钿约,竟无消息。但蒙天卷地是杨花,不辨江南北。
3、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5、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6、“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7、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8、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9、此诗作于至德二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此时安禄山叛军占领长安,杜甫身陷贼中,国破家亡,内心极其痛苦。
10、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
11、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2、生活在沦陷下的长安,真是度日如年啊。他为百姓担忧,为自己流落在他方的妻子儿女担忧,为远在延州以北的芦子关担忧。可是这三月是长安,却异常安详,春光明媚百花繁盛,鸟儿在枝头啼叫,跟这连绵的战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唐代:唐彦谦《曲江春望》
14、近代·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15、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
16、满地芳菲可掬。满眼乾坤谁属。陌上春风人共逐。倚筇湘水曲。
17、黍离之悲(shǔlízhībēi):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1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19、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20、(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二、春望古诗原文
1、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gāi,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浑欲不胜簪 古义:简直 今义:浑浊;糊涂
3、最后两句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感情。
4、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汉苑花。
5、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6、南北东西各自去,年年依旧物华新。
7、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
8、一首名作能传诵千古,必定是因为它能高度概括时人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感受和体会。《春望》就是如此。
9、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
10、《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不是李白的。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12、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13、颈联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尾联描写了诗人的“愁”,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塑造出诗人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14、3:二十四节气中,惊蛰这天都需要做什么,惊蛰的小常识都知道哪些?
15、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6、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7、沦陷(lúnxiàn)(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区。国土~。淹没。
18、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
19、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20、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三、春望古诗配图
1、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
2、——宋代:吴锡畴《春望》
3、此诗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4、最是晚来凝望处,曲堤烟柳似皇州。
5、西望北高峰,南瞻东海水。
6、拾翠车閒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元代:萨都剌《春望》
9、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
10、花萼相辉银榜丽,水光山色绿差差。
11、《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2、——唐代:卓英英《锦城春望》
13、——明代:李先芳《春望》
14、蕴籍(yùnjí):(语言、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15、和风醉里承恩客,芳草归时失意人。
1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páihuái),意志踌躇(chóuchú),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zān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17、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18、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
19、凭仗东风须耐久,莫教容易堕尘埃。
20、这个句子是首联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开篇即点出本诗之写作背景,是于安史之乱后,国破城摧、社稷倾颓之时,与随后而来的“山河在”两相呼应,山河犹在,家国已破,更显悲凉之意。另外“破”字还有凌乱萧索之意,放于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四、春望古诗原文翻译
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2、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铜雀台王建春来游子傍归路,时有白云遮独行。春日道中寄孟侍御张南史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送韦员外还京崔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孟浩然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谢灵运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李白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春夜王安石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苏轼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好事近秦观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韵寄子由黄庭坚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送你:。
3、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愁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操。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5、城春草木深,恨别鸟惊心,浑欲不胜簪,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白头搔更短。烽火连三月国破山河在
6、“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7、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8、为了方便妈妈们集中性地听咱们的古诗词音频,我在咱们的(OK之选)小程序中专门开设了一个古诗词页面。
9、只身(zhīshēn):单独一个人:~独往。~在外。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律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的春望古诗
11、(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12、答:杜甫的春望古诗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古诗的具体意思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春望古诗写作特点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3、②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14、翠幕高张公子燕,锦衣齐集内官仪。
15、为我国民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6、⑤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17、chūnwàng春望dùfǔ杜甫guópòshānhézài,chéngchūncǎomùshēn。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gǎnshíhuājiànlèi,hènbiéniǎojīngxī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fēnghuǒliánsānyuè,jiāshūdǐwànjīn。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áitóusāogēngduǎn,húnyùbùshèngzān。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8、春望古诗的具体意思
19、“深”字乍看仿佛直写草木,无关情感,其实不然。春已来临,若当盛世,城中本应熙熙攘攘,行人接踵,而今呢?作者没有明写萧瑟颓败,只用了三字“草木深”,深深草木,掩人行迹,城池之内,荒草丛生,着一“深”字,悲意全出。
20、沦陷区(lúnxiànqū):沦陷的地区。在中国特指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地区。
五、春望古诗配乐朗诵的音乐
1、每日为您诵读诗词、美文!
2、楼台影出青天近,弦管声回白日迟。
3、解送(jièsòng):押送(财物或犯人等)。
4、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6、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7、guó pò shān hé zài,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8、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
9、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10、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由于心里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11、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
12、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13、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14、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15、chūn wàng
16、草色迷幽迳,禽声出晚山。
17、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18、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19、城南春色浓于酒,醉杀千林桃杏花。
20、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